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59958955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XX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小学五年发展规划(20202025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5年)及教育督导条例,结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关于教育工作的要求,现制定我校20202025年发展规划如下:一、学校发展背景(一)外部环境分析1、学校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几年,市民教育观念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发展日益关注,尊师重教风气日趋浓厚,广大家长对教育期望值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这一切,既是我校发展的新机遇,更是新形势下对我校发展的新挑战。2、学校发展的不利条件我校地处闹市:西临早场,东临南京路,北临威海路,游商、摊贩、来往车辆一直不断。汽笛声、叫卖声经常不绝于耳,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对

2、学生上、下学安全形成一定安全隐患。(二)内部环境分析1、学校内部发展优势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按高标准配备了微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专用室;新建了200米跑道塑胶操场和标准篮排球场。目前,学校环境幽雅,设施完善,装备先进,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是一所政府肯定、社会推崇、家长赞誉、学生喜欢的省级规范化学校。近年来,学校秉承“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的办学宗旨,遵循“爱立教、严立校”的管理理念,以“打牢文化基础,养成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为目标,以高效课堂研究为载体,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坚持从细

3、节处践行“厚德、包容、博学、善思”的良好校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市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市特色示范校创建先进单位、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优秀家长学校、青岛市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现代化学校、山东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建设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以上成果,标志着学校前三年办学目标基本实现,并且有进一步的发展,为新的五年规划打下坚实基础。2、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校舍不足。学生数量逐年增多,目前校舍已全部占用,校舍面积不足。二是学生体育

4、活动场地有待改善。目前学校尽管有塑胶操场,但面积不达标,存在场中场问题,学生活动受限。三是教师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高效课堂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滞后,缺少创新意识、开拓意识,满足于传授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二、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及目标指导思想根据党的教育方针,继承和发扬我校的优良传统,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丰富、品德高尚、习惯良好、自主创新的优秀人才。发展目标继续按照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在规范中不断超越,力争在五年内,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1.办学条件方面。继续增加投入,努力实现多媒体信

5、息化,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学校办学水平;积极协调政府和教育部门,争取进一步改造校舍和活动场地,实现办学条件的更高标准。2.进一步向特色化迈进。教师方面,以“三能两心”为主题,以高效课堂研究为载体,促进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发展特色化;学生方面,继续以习惯培养为核心,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形成学生成长特色化。三、学校发展的策略确立“爱立教,严立校”的管理理念,形成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激励和培养全体教职工参政议政的意识和积极性,鼓励教职工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确立“习惯修身,细节立人”的文化品牌,强化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行习惯的养成教育。实施“科研兴校”的战略,以科研促质量、出人才;完善学校的课程

6、体系。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为本,构建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课程体系,使课程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构建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个人自学、学校培训和专家培训相结合的校本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四、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一)学生发展指导思想坚持“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处事。工作目标1.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有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学会基本的锻炼方法,身体素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近视新发病率、超重检出率

7、、常见病发病率等各项指标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喜欢学校生活,有集体意识,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自主参与活动;逐步形成开朗、合群、乐学、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能正确对待学习成绩,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初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初步树立守法意识和正确的是非观念;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向上的性格。熟悉并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3.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符合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8、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主动学习;能初步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艺术活动,发展艺术特长;初步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和实践能力。学生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掌握基本的生活和劳动技能;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项目;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积极参加社会课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义工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纲要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总目标,以学生为本,落实学生的主体

9、地位,通过德育渠道的拓宽、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工作目标1.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2.坚持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3.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

10、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5.坚持开足开齐课程,规范教学行为。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课程政策,调整和改革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小学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三个面向”,在教体局“四位一体”的师训框架指导下,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11、以适应课改和创新的需要,适应教育的持续发展的需要,真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念。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个人、学校、教体局三级序列的师训格局,在教体局的统一布置、学校统一组织下,开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学习形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布局合理、富有创业精神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四)领导与管理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在规范中优化各类制度,努力创设科学、人文相结合的管理平台,为教师自主发展、提升专业素养创造条件。工作目标1.以“人品正、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强”为目标,加强班子建设,形成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2.依法办学,在

12、招生、考试、编班、收费、学生课业负担、作息时间、学籍管理等方面符合相关规定;逐步消除大班额。3.构建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完善事故预防措施,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4.加强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校园。积极创设洁净、安全适用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净化、绿化、美化、信息化的校园。5.建立家长委员会制度,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形成育人合力。6.建立健全自评制度和体系。(五)家校沟通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家长教育优势,加强家校沟通,提升全员育人的效果。工作目标1.完善家长学校及家校沟通制度,制定每学期家校工作计划。2.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大型家长会,举行一次家庭教育讲座。3.组建校班两级家长委员会,设立驻校办公室。4.多形式开展家校活动活动,构建家校联教平台。5.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形成育人合力。6.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和体系。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