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59958887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保障情况调研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 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 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 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 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是我们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党的宗旨的 要求。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 促进的,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 发展的最终目的,反过来,民生的改善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 境,乂会对经济发展以有效推动。长阳县委、县政府深知这 一发展要义,自以来,就始终坚持

2、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 大力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 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加大投入,扎扎实实为 人民群众办实事,创造性地启动实施了社会领域“五大工程 一项计划”,让全县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一、取得的主要成就扶贫工作成效显著贫困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要消 除贫困,必须有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长阳县委、县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 扶贫开发“一体两翼”工作,以扶贫到户为抓手,创新工作 方式方法,有力的促进了贫困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减少绝对 贫困人口 3

3、000人,全县绝对贫困人口降到万人,使6000名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全县低收入人口减少到万人,分 别占农业总人口的 嘛口争取扶贫资金950万元,比上年增 长争取中央、省直6个单位落实社会帮扶资金 200万元, 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增收达到 100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一是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新修和改造村级公路 1125公里,完成通村公路硕化1000多公里。黄陵洞特大桥建成通车,宜长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白氏坪至流溪段全线通 车,县城至高速公路接线路正在加紧建设,“庄麻”、“资 黄”公路硕化全面竣工,县内国家二级路改造全面完成,乡 乡通油路的目标基本实现。二是“电力瓶颈”有效缓解。全 面完成了城

4、区电网改造, 完成了 110kv板桥铺、35kv王家棚 变电站建设和 35kv火烧坪、榔坪输变电改造工程,启动了 110kv津变增容和长津输电线路改造等工程建设,城乡输配 电网络进一步健全。三是信息通讯网络进一步健全。乡镇互 联网业务全部开通,电信、移动、联通三大网络实现了全境 覆盖。四是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农村能源、水土保 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有效保护了全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全县上下始终把“普九”工作当作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 之重,通过理顺管理体制,落实各级政府的教育职责,着力 解决“普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了全县“普九”成果 的稳

5、固提高。1999年6月,县“普九”工作通过省人民政府 验收,、和乂先后三次通过省政府组织的“普九”复查,顺 利通过了国家验收。,7-12周岁正常适龄儿童 20419人, 己入学2041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适龄女童入学率 100%小学无辍学现象。同时,以“普九”为契机,围绕“高 中进城,初中进镇,联村办小学”的目标,依照“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统筹规划、稳步实施”的原则,大力调整学校布 局,学校数虽逐年减少,学校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全县中小 学校总数已由的 369所调减到99所,基本实现了布局调整 规划目标,极大地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在调整布局的同时,为解决边远山区学生的入学困难,最大

6、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 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努力探索适合山区教育特点的办学 新模式,积极创建农村寄宿保育制小学,共创建寄宿制高中 4所、初中16所、小学69所;创建寄宿保育制小学 55所, 其中31所被宜昌市教育局授予“寄宿保育制示范学校”称 号。人才培养不拘一格以“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为载体,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将能够带动一片、示范一方的致富能手和“土 专家” “田秀才”,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重点,出台关 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乡土实用 人才培养、选拔、管理机制,采取与三峡大学联办、县内设 点的方式,在宜昌市率先启动了 “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 程。同时,以“民

7、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为载体,加大民族 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并建立了文化人才奖扶制度,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设立“高 龄民间艺人生活补贴基金”,对年满 70周岁、从艺40年以 上的优秀民间老艺人发放了定额津贴。大力培育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采取“结对传授”和“分片传授”的形式,通过选 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人才到高等艺术院校深造,定期将县外 创作者“请进来”,组织开展“民间艺人师徒大赛”等活动, 培养了 一批年轻的土家民族文艺传承人。截止底,全县人才总虽达到13083人,占总人口的 其中党政管理人才1416人,少数民族984人,占;女性268 人,占;本科以上学历有 455

8、人,占%;35岁以下有303人, 占国有事业单位管理人才 579人,其中少数民族 420人, 占;女性134人 占;专业技术人才4596人,其中少数民族 3493人,占;女性1920人,占;本科以上学历 1264人, 占%;35岁以下有1696人,占;具有高级职务279人,占; 中级职务2731人,占;初级以下职务1586人 占享受国 务院特殊津贴3名。另有集体事业单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 人才126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121人,农村实用人才1194 名,民族民间文化人才 2926名,有专兼职社会工作人才 1125 名。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实施了 “五大工程一项计划”, 促进

9、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工程。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万人,基金征缴率达到 100%;截至底,共有万人次受益,补助基金2814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被国家卫生部等八部委表彰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二是实施助学启智 工程。自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助学启智工程以来,三年共 筹措资金11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万人次,确保了特困 生不因贫困而失学。三是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 程。在全国县一级率先颁布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建立 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数据库和生态保护区,出台了优秀民间 艺人奖扶政策,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与传承, 撒叶儿

10、荷被纳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四是实 施计划生育“民福”工程。全县每年有2万多人享受计划生育基本免费服务,有 1800多人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奖励 扶持政策,有650个计生困难家庭被纳入农村特困救助对象,民福工程被国家计生委命名为中西部地区的“好典型”、“好样板”。五是实施城乡贫困救助工程。对城市低保户、农村 重灾户等特殊困难群体进行大力救助和帮扶,基本解决了城 乡弱势群体生产生活难的问题。自城乡贫困救助工程实施以 来,10811名农村特困对象得到了救助,5624名城镇居民享受了低保,18690人享受了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80%勺五保对象得到集中供养,近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六是实

11、施“科技富民计划”。培育了一批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培养了 一大批农业科技带头人队伍,应用和转化了一批重大科技成 果,打造了一批区域优势品牌,增强了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 能力,科技与经济的藕合度不断增强。几年来共争取国家、 省、市科技项目36个,引进新品种46个,开展各类技术培 训万人次,培养科技文化中心户793户,科技对工业的贡献率达到提高了 11个白分点,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 提高了 2个白分点。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全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优良发展环境的决定、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长阳无公害

12、农产 品加工园区的优惠政策,建立了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 执法行为管理制度、发展环境评议制度、投诉查处和责任追 究制度、发展环境联席会议制度等五项制度,开展了 “以诚 信为本、以信用立县”和“为谁发展、谁来发展”的宣传讨 论,建立金融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支持金融机构进行各项改 革,深入开展“信用长阳”创建活动,全县信用环境进一步 好转,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诚 实守信、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新型银企、银地关系逐步建 立。执政能力日渐增强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做到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科学 行政。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 作为工作的重点,全面推行首问负责、政务

13、公开、绿色通道 等制度,实行“五个一”的项目协调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 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构建三级便民服务 网络,在全县建立了方便、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务体系。截 止目前,三级便民服务中心累计受理服务事项件万件,已办 结万件,办结率达到 99加上。规范招投标行为,净化交易 市场,共组织招投标 403次,节约增资1500多万元。出台 了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推行关于加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的八条规定、关于厉行节约、规范公务接待的 八条规定、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 险的八条规定、关于加强全县资源管理的八条规定、关于严格国有资产处置程序的八条规定和关于加强县 属国有

14、企业管理的八条规定等管理规定,完善乡镇人民政 府和县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以及各项管理制度,健 全约束、督查机制,规范了行政行为,提高了行政效率,强 化了政府管理,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二、主要做法及经验追求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坚持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 进步两手抓,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社会发展领域,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 题,努力追求社会公平,在全国率先实施社会五大工程一项 计划,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了改变农村“小病拖、大 病磨、实在不行请巫婆”的现状,缩小农民在医疗待遇上与 城镇居民的差别,作为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发源地、首批全 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于率

15、先启动并实施了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基本解决了农民“看 病难”的问题,农民的生存、生活质n开始得到提高,劳动 力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民族贫困地区困难 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于启动了 “助学启智”工程,建立起 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贫困学生救助长效机制。为了解决育龄群 众享受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难、农村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开展难 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难的问题,还实施了 “民福”工程和民 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国家计生委专家在长阳检查后 指出:“这是全国中西部地区的好范例、好样板。”每年筹 资100多万元用于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在全国率先建 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族

16、民间文化资源库,重奖民 间文化优秀传承人,举办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巴土文化已 经成为全国驰名的一个重要区域品牌。此外,还筹资 1200 万元实施了 “城乡贫困群体救助工程”,对城镇低保户、城 镇“三无”人员、流浪乞讨人员、农村重灾户、农村五保户、 特困户、特困优抚人员以及政府认为必须救助的其他特殊困 难群体进行大力救助和帮扶,基本解决了城乡弱势群体生产 生活难的问题。追求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坚持激发活力与加强管理两手 抓,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活而有序,是活力与有序的 统一。社会活力系统构成复杂,既包括人的要素的活力,也 包括自然、环境的控制改善的活力以及机制的活力。近年来,长阳县始终坚持把体制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动 力,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