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59927978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周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得到提高许多自考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她们中一些人就职于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就业与职务晋升有明显作用,自考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自考毕业生社会地位明显提高绝大多数自学考试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超过三分之二的自考毕业生就职于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就业与职称 (职务)晋升的作用明显,自考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这是福建省最近对全省两万多名自考毕业生进行的一次大型调查得出的结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高等教育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

2、高等教育形式,是中国上世纪80年代自主创立的一种最开放、最灵活和最受欢迎的国家高等教育形式之一,该制度自1981年试行以来,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重大成效。经过自学考试所取得的合格证书、毕业文凭和学位资格,为国家所承认,也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福建省从1984年实施自学考试制度以来,自学考试从单一的学历考试模式发展成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多功能的教育考试制度与人才培养体系,成为高等教育、终身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3年来,该省共培养了 18.25万名自学考试本专科优秀毕业生,她们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

3、,该省还有78万多人获得各类非学历社会考试证书,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人才资源。自学考试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 转变,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实呼唤自考调查为了对自学考试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战略性决策参考,进一步为改进和完善自学考试工作机制提供 依据,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委托该省统计局下属的福建省统计信息服务中心和福建省社 情民意调查中心两家机构具体承办,对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工作收入、所学专业对个人工作升迁的 影响以及就业前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调查。这次调查以福建省 的1名自考毕业生为对象,调查内容包括:1.自考毕业生就业率;2.自学考试毕业

4、生毕业前后的工作、收入变动情况;3.自学考试文凭的社会效用;4.自学考试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5.自学考试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等等。本次调查的目的是想经过对福建省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工作收入、所学专业对个人工作升迁的影响以及就业前景进行调查摸底,以进一步了解自考毕业生在 当今社会的地位,与其它高等教育形式毕业生在这些方面的差距,为自学考试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 依据。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方式 (简称CATI)。具体方法为:将 福建省自学考试1个毕业生资料,按学习形式、地区及专业的不同进行分层不重复随机抽样,把调查问卷输入电脑,访问员经过计算机与电 话进行调查,整个调查过程

5、包括电话询问、调查记录、数据处理等环节。本次调查从方案设计到撰写调查报告,前后共计42个工作日。调查人员由统计专业人员组成,包括督导员、审核员和访问员。抽样方式是在要求可信度达95%以上、最大误差不超过5%的情况下,按不可重复的样本量计算公式测算。 自考地位逐步提高 在职自考生的调查结果表明: 自学考试提高了在职自考生进入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的比例。毕业之前,59.9%的被调查者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35.3%在国企、私企和外企工作。毕业之后,60.3%的被调查者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34%在国企、私企和外企工作。其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比例从毕业前的11.8%提高到毕业后的 13.1%

6、。自学考试对提升自考生专业职称的作用明显。调查结果显示,拥有高级职称的被调查者的比例由毕业前的1.2%上升到3.5%,拥有中级职称的比例从毕业前的13.5%上升到了毕业后的34.4%。相应地,拥有初级职称的比例从毕业前的 47.2%下降为毕业后的30.2%,无职称者的比例也从 38%下降为32%。这说明自 学考试对提升在职自考生的专业职称发挥了明显作用。自学考试对提升自考生的工作职务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调查数据显示,18.3%的被调查者在毕业后的工作职务有了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比例由毕业前的0.7%上升到1.9% ,中级管理人员所占比例由毕业前的14%提高到毕业后的22.3%,而一般员工由毕业前

7、的 79.1%下降为69.6%。被调查者普遍认为自学考试所学专业在个人的就业与职称(职务)晋升中具有明显作用。数据显示,66.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考所学专业在个人的就业与职称(职务)升迁中产生作用,其中31.7%的被调查者认为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多数自考毕业生的工作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调查显示,40%的被调查者的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46.44%的自考毕业生月收入在 1000元至1500元之间,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仅占13.7%。另外,52.5%的被调查者表示今后还会选择经过自考继续深造。50.4%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仅有 13.2%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生的

8、前景悲观。44.4%的被调查者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数据显示,95.2%被调查者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3.3%于 就业,还有1.5%于 实现了就业。这充分说明该省自考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好 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大多数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调查结果表明,56%的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35.7%在国企、私企和外企工作。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就业与职称(职务)晋升的作用明显。63.5%的被调查者表示所学专业在就业或职 务(职称)升迁中起一定作用,其中22.7%的被调查

9、者认为所起的作用非常明显。3.1%的被调查者为高级管理人员,24.2%的被调查者为中层管理人员。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自考生的就业情况较为乐观。58.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差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其中13.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生的就业有自身优势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的月收入情况要比在职自考毕业生更好。数据显示,18.5%被调查的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的月收入在 3000元以上,月收入 元以上的占34.8% , 56.17%的被调查者的月收入 在1000至 元之间,而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仅占9% o另外,调查结果显示,44.7%的被调查者表示今后还会选择经过自考继续深造,17.4

10、%的被调查者选择 尚未决定”。47.2%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生今后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仅有 16.5%认为 将会越来越 困难56.2%的被调查者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表示满意。为改革提供决策依据经过这次大型调查统计,能够得出以下结论:(一)从自考生的就业率看,该省自学考试毕业生就业率相当高,绝大多数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就业现状总体良好,前景广阔。95.2%自考前未就业的自考毕业生在毕业当年()就实现了就业,3.3%于 就业。因此,能够说,自学考试毕业生在毕业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二) 从自考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来看,超过三分之二的自考毕业生就职于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60%左右的自考毕业生在企

11、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工作,自学考试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培养了大量基础扎实、能力过硬、奋发上进”的优秀人才,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4%的自考毕业生在国企、私企、外企工作。从产业结构看,这也说明该省自学考试事业在企业和农村大有可为。(三) 从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工作升迁的作用看,自考所学专业对个人的就业或职务(职称)升迁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毕业后拥有高、中级职称的人数比例比毕业前提高了一倍以上,同时毕业之后走上了高级与中 级管理职务的人数比例也增加了 50%以上。这些事实表明,该省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基本上还是切合社会 实际的,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为此,今后要在专科层次上加大以

12、就业为导向的自学考 试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步伐,促进自学考试面向市场办考,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自学考试发展和改进的 方向。(四)从自学考试的发展前景来看,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入学途径多样化的背景下,依然有50%的自考毕业生表示将来还会选择经过自考继续深造,同时也有50%的被调查者对自考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自学考试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和强大吸引力。(五) 从调查统计结果看,该省自学考试制度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依然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考毕业生的当前社会地位和受重视程 度不如全日制重点大学。另外,一些自考专业的社会需求较为冷淡,这说明自学考试今后还要不断调整专 业结构,学历与非学历并重,适应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总之,自学考试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搭建了平台,在新时期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依然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将为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