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59867531 上传时间:2021-01-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暑期教学社会实践报告实践单位:朗朗青少儿教育实践时间:x月1日一一x月2x日实践内容:辅导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语文为了丰富自己的暑假生活,增加社会实践经验,增加自 己的耐心和责任感,更多的将自己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并通过自己努力和劳动为家庭减轻一定的负担,所以我决定 让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而乂丰富多彩。来到的第一天见到冯校长,他把教课的情况给我慎重的 说一下,说这即是对我们大学生一次锻炼,也是对我们即将 步入社会的一次考验,听后我满怀信心的答应下来了,我相 信我一定会善始善终。1开学第一天按照事先分好的任务给学生安排就座。2与学生相互认识。3给学生详细介绍下以后的学习流程,以及对大家的要

2、求。此学习流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x月5日至x月1x日为作业阶段,这阶段要求学生把暑假作业及老师布置的作 业认真完成,之后再有老师一一讲解, 更进一步的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x月1x日至x月x日为复习阶段,这阶段让学生 再熟悉下学过的知识,再加上每天一练一总结,然后每周一 大考,更进一步巩固旧知识。第三阶段x月9日至x月26 日为预习阶段,这阶段让学生提前熟悉下要学的内容,回到 学校再学时就得心应于了。正式开始此次暑假课程辅导,让学生能够劳逸结合,适 当合理的安排课程的种类、顺序、数虽,努力做到使学生在 快乐中探求真知,能够巩固旧知识乂能学到新知识,对一位 求知者多好啊!在辅导接近尾声的阶段,对

3、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 了解学生在整个暑假辅导过程中的收获所得,并将真实情况 适当的反映给学生家长,以帮助孩子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取 得进步。应该对此暑假培训进行总结,并让学生们自我思考从中 学到什么?收获了多少?并鼓励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 努力。实践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自己处世的耐心,对于 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想要让他们学有所得、服从管理,就 更加需要耐心和技巧;还有做任何事情,对待任何人都应该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随便的发脾气,尤其对于一些小 孩子的问题更应该注重引导和鼓励,而不是采取强硕的态度 和措施实践结果:此次暑假辅导班“小小老师”的实践使自己 的生活非常充实,丰富多彩,

4、没有虚度光阴。经过这短暂的二个月,学到了不少东西,像市场许多潜规则,经过社会的洗礼以后,慢慢从稚嫩走向成熟,慢慢的蜕变,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幼稚,有时候也就是另一种形式 的无知。范文二这是迈入大学校门后的第二个暑假,为了使这个漫长的 暑假过得充实,为了对这两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 作一个除期末考试以外的另一个侧面的检验,所以作为一名 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我,在这个暑期中进行了一次家教实践活 动。现将该次实践报告的具体情况作如下报告:实践对象:川师大附属实验学校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 (学习成绩较差);实践目的:对该生一年级所学知识作全面复习、巩固、提高,使其对即将学习的二年级的知识作初步了解;实践

5、过程:在整个过程的起初的两三天里,我并未贸然进行实质性 的教学活动。我首先翻阅了该生一学期的作业及考试试卷, 乂向其家长了解了一些情况,我对该生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 掌握:由于该生一直住校,家长管理较少,造成学习上的长 期松懈,基础较差,具体表现有:2以内的加减法不能准确而迅速的算出;对拼音字母的识记和正确拼写有困难;针对上述情况,我为该生制定了一个“夯实基础一逐步 提高一超前学习”分三步走的辅导计划:第一阶段“夯实基础”:2以内的加减运算我出了几组专题训练让其练习:例:相同的和:1+4=1+5=1+19=2+3=2+4=2+1x=4+1=3+3=3+1x=3+2=4+2=4+16=相同的差:(

6、略)加减并行:1+2=x+x=3-1=15-x=3-2=15-x=通过大概一周(一周五天,每天两小时。下同)的练习后, 该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我认为 这一阶段的教学没有多少方法和技巧的讲究,关键在于熟练 程度,即所谓“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两周时间里,我保证 每天都有足虽的书面习题让其练习,并随时以口算的方式进 行考察来加深印象、巩固效果。而在“拼音”方面,对于“字母的识记”,据我观察,该生属于“场依存型”一一借用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在课本 所列出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音节表中,按照顺序让其认 读能够基本正确,然而一旦将顺序或单个提取,该生就很容 易出现混淆和错误,甚至不能

7、认读。这种情况在识记复韵母时表现得犹为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逐渐缩小其所依存的场”和“变换依存的场”, 我按照“形相近”和“易混淆”的原则对复韵母乂作了划分: aiaoanangenengeiieiuuiining aiaoanangeierenengiuieininguiun 在教其在这种方式下反复认读后,乂对其进行听写,逐 渐开始打乱顺序和单个提取,出现混淆和错误的现象大大的 减少了。1?2?上述两者同步进行,耗时看起来长了一些,但我认为“磨 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将后面的教学顺利的 进行下去。第二阶段为“逐步提高”阶段 (耗时约三周):由于第一阶段的功夫下得扎

8、实,在“计算”方面,2 1的运算在教其运算规则及少虽练习后,5以内的加减法无论口算、笔算都显得较为轻松;5 1的加减法口算略显吃力, 而笔算则没有什么问题。唯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在计算中 由于粗心而忽略进位、退位。单纯的计算题对于该生来说已 经不存在什么知识性的障碍了。然而,该生却在“实际应用题”方面存在极大的困难, 对其应用题的辅导是整个过程中费时费力最多的一个环节。 该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主要障碍是: 对语言文字的表达理解不足 对数虽关系分析不准确; 迁移能力较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仍然本着“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为其编写应用题的开初阶段:语言叙述尽虽直白,数虽关系尽虽简单,涉及数值

9、在2以内;等到这一关过了以后, 我便逐渐加大难度,语言叙述, 数虽关系略显复杂,涉及数值扩大至1以内。与此同时,为培养该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将供其练习过的应 用题变换主题后抽取“条件”或“问题”让其补充完整再解 答。经过这番辅导后,该生解答应用题的障碍基本得以扫除。在“拼音的正确的拼写和拼读”这个问题上:我首先让 其明确了拼首拼写拼读的基本规则,然后在其课本生字表内 找出易错读、易混淆的音节为其特别指出,帮其加以辨认、 辨读。接下来,我将生字表按“同韵、同音”的原则分类后, 让其注音;还将生词的拼音写出,让其写出汉字。以此来加 深其对字形与读音、拼写方式的印象。这样的练习完成一遍 后

10、,我乂将在练习中出现错误的整理出来,先提供正确答案 让其辨认、朗读,再为其听写。这样反复几遍,“逐渐缩小包围圈”,扫除“死角”。最终,该生在做“为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这类型习题是都有了很高的正确率。第三阶段,“超前学习”阶段(耗时二周):即对第三册 内容作一些。在这个阶段,我并未对该生作过于严格的 要求和施加太大的压力。因为该生下二年级即将接触乘法,所以我初步向其讲解了乘法的意义与运算方法,并让其背诵乘法口 诀表。语文方面,主要让他自己通过拼音来识记一些生字。实践结果:最后让该生做模拟考卷, 语文、数学均能达到9分以上; 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的运算方法,完成了乘法口 诀表的背诵;

11、语文第三册生字识记过半,新课文朗诵流利。基本达到了预想效果。实践体会: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 (钻)心”:我为这次实践 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虽的精力准备。虽然说对于一年级 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 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 ;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 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法等专业书籍,上网 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 下开展教学活动。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一个年仅 x岁的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

12、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 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 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第三,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与人“交心”:在教学中不能够“闭门造车”、“一叶障目,不视 泰山”,要多与外界交流,掌握更多的信息,丰富自己的教 育背景。我注意了与家长的交流,一方面更深入了解学生的 情况,有利于我“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及时将教学进展及时反馈给家长,有利于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我还向 多位我以前的老师请教,他们的经验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我通过这次为时一个半月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 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同时也发现一些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以后的学 习中不断的弥补和提高。可以说,这次实践让我是“受益匪 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