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59827614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横店集团子公司考核与薪酬管理模式设计报告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目录第一篇子公司经营者考核 2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子公司分类 2第三章业绩合同 4第四章 子公司经营者考核内容 4第五章考核程序及方法 5第六章业绩后续管理 7第二篇子公司经营者薪酬 9第三篇工资总额管理 16第七章原则 16第八章子公司工资总额的结构及计算方法 16第四篇附则 16第五篇附表 20附录一:子公司分类列表 20附录二:各类子公司考核指标及权重 21附录三:子公司业绩合同 22附录四:业绩合同签订流程 24附录五:子公司经营者能力和素质评价表 25附录六:年终业绩考核流程 26附录

2、七:员工满意度调查表 27第一篇子公司经营者考核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加快横店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建立 集团内部管理控制体系 ,建立经营者的考核激励机制 ,特制定本办 法。第二条本办法是依据集团化管理要求,兼顾集团及下属各公司 的发展势头、发展潜力和战略定位而制定。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下属各子公司经营者。第四条集团考核与薪酬委员会是对下属公司经营者考核与收入分配的决策部门,负责对集团下属公司及经营者行使考核与收入分 配决定权。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是其日常执行机构。第五条考核坚持以下原则:(一)责权一致原则。体现责任和权力的统一,确保经营人员业绩目标的实现。(二)客观公正原

3、则。考核指标要客观、科学、规范 ;考核方法要符合实际,简便易行,操作性强;考核内容、标准、方法和结果公开,做到考核过程透明,考核结论公正。(三)严格兑现原则。要严格按业绩合同进行考核,并把工作业绩作为经营管理人员兑现薪酬、奖惩和任用的主要依据,使业绩与个人利益紧密挂钩。第二章子公司分类第六条子公司分类的意义横店集团子公司涉足多个产业 ,下属各子公司在集团战略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根据子公司业务在横店集团战略中的定位,以及各业务运营的具体特点,将子公司进行分类,分别选择不同的管理控制重 点与方式,这是对子公司进行绩效管理的前提。第七条子公司分类的方法一般而言,根据可将子公司分为三类:(一)效益型企业

4、。对该类子公司重点关注业务的收益情况,关注企业经营产生的效益 ,主要考察以利润为代表的效益指标。该类企业主要是横店集团的成熟业务 ,这些业务增长相对稳定,能够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并支撑着企业的生存与发O(二)增长型企业,对该业务运作企业重点关注销售量的增长、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等。该类业务主要为尝试性业务 ,此类 业务往往可能存在很大的市场商机 ,企业要积极尝试,对该业务 重点关注能力的培养与机会的把握。(三)服务型企业。业介入该业务时间一般并不很长,业务运作能力与运作经验相对缺乏,需该类业务主要为集团整体运 作提供服务与支持,在集团的整体战略布局上 ,近期内主要关注、控制该类企业的成本与费用

5、。第八条子公司分类的用途(一)根据子公司分类确定相应的责任中心,从而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二)针对不同类型的子公司,确定其业务发展目标体系 与关键考核监控指标体系。(三)根据子公司的不同类型,结合子公司业务发展目标 合理设定子公司的绩效考核标准,进而经过合理的管理控制模式 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监控。第三章业绩合同第九条业绩合同是控股公司授权的特定人员作为发约人,本办法规定的适用对象作为受约人 ,经契约的形式,双方对应实现的工作 业绩所订立的协议。第十条 指标及权重的确定按照各子公司在集团中的战略地位、公司的功能将所有子公司分为三类:重点关注效益的公司、重点关注发展的公司和重点关注成

6、本的公司。根据各类公司应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设定指标及权重(见附表二)。第十一条考核指标每年核定一次,当年指标一月份完成核定。指标一经确定,一般不作调整。如遇重大白然灾害等不可抗拒 因素确需调整,由受约人向发约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规定程序审批。未获批准的,仍以原指标为准。第十二条业绩合同的签订,原则上集团下属子公司正职与控股公司总裁(或总裁授权的副总裁、总裁助理)签订;副职与同级正职签订;同时报控股公司人力资源委员会备案。第十三条年度考核目标值的确定原则根据历史情况及子公司预算设定考核目标,并同子公司经营者签订业绩合同。(一)足够的挑战性,只有少数人能全部达标,大多数人只能重点实现其中部分指标;(

7、二)上下级目标的一致性,发约人和受约人共同商讨而最终决定,当双方对目标设定无法达成一致时,发约人具有最终的决定权;(三)保证客观公正,综合考察多方面的信息依据 ,如历史 业绩、对未来发展的预测、对下属业务单元的控制要求 ,同行业 竞争对手的业绩等;(四)一经设定,原则上不再轻易改变。第四章 子公司经营者考核内容第十四条对下属公司的经营者从业绩和个人能力素质两方面进行考核(一)绩效考核按照业绩合同的规定执行,经营者的业绩得分作为年终效益年薪发放的依据 ;(二)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考核;对经营者从凝聚力与鼓舞 士气的能力、正确适度授权的能力、协作能力、管理水平、战 略规划能力、工作创新能力、培养后备人

8、才的能力等方面进行 考核。(见附表)对经营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考核不作为经营者年终效益 年薪发放的依据,只作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人员变动的依据。第五章考核程序及方法第十五条年度各公司的考核过程对经营者的考核包括年初的考核指标、权重、指标值的确定,年中的中期考核,以及年末的终结考核三个环节构成。(一)年初:在关键业绩指标、指标值及其权重确定之后,集团同经营者签订”业绩合同”,作为该年度考核和兑现经营者收入分配的依据。(二)年中:在每个会计年度中期的一个工作周内 (6月30 日至7月5日),集团对经营者进行中期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 检查上半年指标的完成情况;考核结果由经济发展委员会记录在 案。(三

9、)年末:年末考核在每年财务决算之后的30日内完成。在此期间,经营者须先撰写年度述职报告。述职报告的内容包括对该年度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特别是对那些无法量化的 评价指标)的总结,以及对集团制定下一年度该公司的战略目标 及考核指标、指标值与权重提出的建议。由集团对经营者进行 考核。第十六条对不可量化指标的考核,由考核与薪酬决策委员会根据被考核者的述职报告,经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按照 A、B、G P E 五个等级给出考核结果。第十七条年末考核程序(一)年度考核工作基准日为年度财务决算完成后首日;(二)各公司在年度考核工作开始后的7日内提交本公司有关财务分析报表报集团财经管理委员会 ;(三)经营者根据本

10、公司年度经营完成情况在年度考核工作开始后的10日内提交述职报告报集团经济发展管理委员会;(四)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按上述时间要求收集、整理有 关财务分析报表及经营者述职报告;并按照经营者年度”经营目标责任书”的考核要求,对经营者经营完成情况及述职报告,进行分析评价,在考核工作日开始后15日内确定考核结果(五)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按照初评结果拟订该年度的考核与收入分配方案,并提交集团考核与薪酬委员会审议 ;在考核 工作日开始后 20日内将初评结果通知被考核者,被考核者应在 收到通知后5日内对初评结果做出同意与否的意见 ,并说明理由 书面反馈到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 ;(六)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收到书面

11、意见报告后,提,考核收入分配方案,集团人力管理委员,计算公式为出处理或调整意见报考核与薪酬决策委员会 经讨论经过后,由决策委员会主任签字生效 会执行。第十八条综合业绩分值计算。综合业绩分值由各项关键业绩指标分值求和得出 综合业绩分值=E (KPI业绩分值x KPI权重)其中:KPI业绩分值=KPI完成值+ KPI目标值X 100(适用于目标值为正数 的增长类指标)或KPI业绩分值=100+(1-KPI完成值+ KPI目标值)X 100(适用于控制类指标或目标值为负数的增长类指标)对利润目标为0的企业利润指标完成得分的计算 :利润业绩分值=当年实际减亏额+目标减亏额x100为避免单项关键业绩指标

12、业绩分值过高或过低影响综合业绩分值,真实反映管理人员的总体业绩,限定KPI业绩分值在0-130分之 间。当KPI业绩分值超过130分时,按130分计算;小于0分时,按0 分计算;在0-100分之间,按实际分值计算。第十九条个人能力和素质考核得分的计算和处理(一)评分办法业绩评估标准1足般良好卓越础聚力与鼓舞上气481215的能力正确适度授权的能力481215协作能力481215管理水平481215战略规划能力481215工作创新能力481215培养后备人才的能481215力能力素质得分=单项指标的分(二)结果处理按照得分多少分为高、中、低三级 ,原则上三者的比例控 制在3:5:2,连同业绩得分

13、后的分级,做出经营者业绩-能力评价矩阵 建立经营者个人档案,由人力委作档案管理,作为管理人员培养、职 位变动的参考。第六章业绩后续管理第二十条业绩跟踪。为保证业绩指标的实现,发约人要定期了解受约人业绩合同完成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帮助。受约人 要掌握分管业务的经营动态 ,并向发约人汇报。总部有关部门要定 期收集、分析业绩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及时发 现问题,提出帮助和改进措施。第二十一条业绩考核情况的反馈。为使发约人与受约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下属公司经营人员改进工作,业绩考核结果要进 行反馈。业绩考核情况的反馈 ,主要是根据受约人业绩完成情况 ,肯 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不足

14、,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要求 ,帮助制定工 作提高计划,并与业绩合同一并存入个人业绩档案,作为下年度考核分析的依据。如受约人对考核评价结果存有异议,可向考核薪酬决策委员会反映,如需要更改,按程序审批。第二十二条 业绩考核结果的应用(一)公司薪酬考核决策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根据薪酬计算方法,参考业绩合同总分计算受约者个人年度奖励年(二)控股公司高层依据业绩合同分值以及下属公司经营者个人素质和能力得分,决定对下属公司经营者的非物质奖惩如职务任免、晋升、培训等。第二十三条业绩考核结果的保管业绩考核结果由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存档,作为下一年考核对比依据,以及其它人力资源管理依据。第二篇子公司经营者薪酬第二十四条对子公司经营者进行薪酬激励应依据以下原则:(一)考核指标的设定与集团的战略目标相统一,以引导所属各子公司紧密围绕集团的战略目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确保总体目标实现。(二)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与各子公司经营者的薪酬挂钩,使子公司经营者的收入随着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上下浮动,形成业绩优先的导向。(三)子公司经营者薪酬水平根据当期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 状况决定。第二十五条薪酬I水平子公司经营者的薪酬水平以历史水平为基础,根据子公司经营难度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