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9817098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庆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2005年,在重庆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社区(村)为单位,抽取重庆市2005年城乡5 246人进行高血压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重庆市高血压患病率18.49%,标准化率为16.6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35岁以上患病率上升幅度明显。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55%,36.91%,10.72 %;城市知晓率55.56%,治疗率52.51%,控制率16.49%,明显高于农村22.57%,15.78%,2.91%,均p【关键词】 高

2、血压 患病率 影响因素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area of chinahuang xiaobo,hu rong,le qingrong,et al.cardiac medical deptartment,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chongqing 40001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pidemiological status and ris

3、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and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of hypertension.methods in 2005,we investigated the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rate,awareness rate,treatment rate,control rate and analyze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data collection was based on stratified cl

4、uster sampling.we classified community(village) as sample unit and obtained a sample size of 5,246 in both the urban and rural unit.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was 18.49%,and the standardization rate was 16.65%.the prevalence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age,and this became

5、more obvious for the participants of 35 years old or above.rates of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were 41.55%,36.91% and 10.72 % respectively(55.56%,52.51%,16.49% in the urban area and 22.57%,15.78%,2.91% in rural area,respectively).th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urban area

6、(p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具有高度的致残率及致死率。WwW.133229.coM高血压现在已成为中国人口主要死因的第一位1,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第3位因素2。为了解重庆市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于20042005年进行了重庆市城乡15岁人口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影响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唐家沱地区作为城市调查点,选取万州区、长寿区、江津市、梁平县的农村作为农村调查点,分别随机抽取12个居委会或村,调查15岁人口,共计5 246人。1.2

7、方法1.2.1 调查内容 设计统一流行病学调查表,对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进行逐户登记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血压情况,高血压知晓及治疗情况;(2)可能与高血压相关的因素,包括脉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高血压家族史,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体力及活动频率情况,工作压力及精神状态等。1.2.2 诊断标准与定义 高血压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者;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血压140/90 mmhg者。按who标准,超重为体质指数(bmi)25;肥胖为bmi30。腰臀比(whr) 男性0.9,女性0.8为腹型肥胖标准4

8、。高血压知晓定义为调查对象知道以前被卫生专业人员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治疗定义为调查对象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控制定义为通过治疗血压降到收缩压1.3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 3.0进行录入,采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秩和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标化患病率按本市2000年普查人口构成计算。2 结果2.1 高血压患病率 调查5 246人中,检出高血压患者970例,高血压患病率为18.49%,标化患病率为 16.65%。城市调查2 680人,检出高血压患者558例,患病率为20.82%; 农村调查2 566人,检出高血压患者412例,患病率为16.0

9、6%; 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75,p0.1)。2.2 高血压患病率年龄分布(表1) 表1可见,随年龄增长,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35岁患病率增幅明显加大。表1 重庆市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略)2.3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为41.55%。城乡分别为55.56%,22.57%;城镇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6.17,p2.4 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发生与城乡差别、性别、年龄、 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腹型肥胖、高脂血症、 睡

10、眠时间少、 口味偏咸、饮用红茶等因素有关。其中,城乡差别、男性、年龄、体重超重或肥胖(bmi25)、腹型肥胖、高脂血症、睡眠时间少、口味偏咸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饮用红茶为保护因素。表2 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略)3 讨论近年来,重庆市高血压患病率呈较快上升趋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重庆高血压患病率为18.49%,标化率为16.65%,明显高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时的患病率11.9%,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高血压患病率18.8%的水平近似5,接近欧美地区20%50%的水平 6。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但农村人口患病率也较高(16.06% ),表明目前重庆

11、市农村不再是高血压低发区。重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35岁患病率上升幅度明显加大。1991年重庆市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在45岁以上才超过10%7,提示重庆市高血压患病年龄提前了10年。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国内以往调查结果5,表明本地区高血压防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与美国19992000年调查结果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农村地区6。结果显示,重庆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城乡差别、腹型肥胖,保护因素有文化程度高,饮用红茶等。高脂血症、bmi、腹型肥胖是可

12、以改变的因素8,9。本文结果提示,应加强重庆市高血压防治工作。在湖北农村地区开展的对照研究表明,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导,降低危险因素流行水平的社区干预是农村地区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10。因此,建议在重庆地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以有效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7.2 ezzati m,lopez ad,rodgers a,et al.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j.lancet,2002,360:13

13、47-1360.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4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geneva: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2000:894.5 营养学报编辑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营养学报,2004,26(6):417-420.6 kearney pm,whelton m,reynolds k,et al,worldwid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hpertension,2004,22(1):11-19.7 张岭,王伟军.重庆市城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抽样调查j.重庆医学,1994,23(4):206-2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