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59809572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论文(共2篇)第1篇: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现状的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近些年来,民生热点不断,留守儿童成为关注焦点。央视财经频道连同教育部等机构,共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家长会春暖2012呼唤社会进一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通过晚会,全国大部分人民应该都认识了那两个留守儿童金梅和国艳。因亲情缺失,教育不足,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成长等问题日益突出。笔者选择了自己的家乡安徽省太湖县某乡的一所幼儿园进行调查,这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大型工业,以农业为主。笔者在这里生活学习近20年,较为熟悉这里的情况,而且一些亲戚长辈也正在参与抚养自己的孙子(女),这为此次研究对象的选择提

2、供了很大的方便。经过初步的接触和选择,在125人中选择了34人做为重点访谈的对象,其中,幼儿15名,幼儿教师4名,家长代表15人,并从中选择了5人作为深入观察的对象。在进行观察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同时,笔者联系了太湖县其他两所幼儿园进行了问卷的发放,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问卷83份,回收率79%。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运用与以往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研究有所不同的方法,结合本地的经济和文化背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呈现安徽省太湖县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的现状,了解祖辈家长的教养观念和教养状况,剖析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问题产生的多种原因,并据此提出教育对策,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指导工作提供

3、依据。一、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1.隔代教养人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抚养现状。根据走访观察,结合问卷,在75份有效问卷中,出奇一致的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家长们认为生男孩生女孩都一样,不过有些家长还是希望有个男孩更好一些。中国传承已久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在太湖县这个小乡镇也能够得以消除和改善,笔者认为是政策和教育起到的积极作用。笔者访问的这15个学前儿童有13位是独生子女,其中有2位是家中还有一个弟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老一辈人除了家中的基本劳动外将所有的生活重心全部放在了孙辈的教养上,而被问及老者“您是怎样教育您的孙儿的”90%的长辈告诉笔者是依靠经验而来的。而面对这

4、样一种隔代教养情况,有多数母亲表示对公婆的这种教养方式表示放心。2.隔代教养人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现状。在回收的75份有效问卷中,难得一致的是,家长们都认为6岁以下的学前儿童是应该接受幼儿园教育的,然而在实际的走访中,有7位家长认为,孙儿上幼儿园是浪费钱的,而且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其实在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问题上,由于祖辈们几乎都是地地道道的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农民,他们没有所谓的一套套教育理念的支撑,没有阅读过教育孩子的书籍,认为自己只要把孩子“带好”就可以了,而这种“带好”仅仅只是吃好穿好,不发生意外事故,孩子的父母回来后对他们有一个好的交代,所以,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真可谓是“零教育”

5、。3.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下的亲子关系及同伴交往现状。对于不到6岁的孩子,可能家长认为让孩子吃好是他们能给予孩子的,反正孩子小不知道这些,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在访谈中,宝宝们认为最爱他们的是爷爷奶奶,对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则视他们为陌生人。面对爸妈的归来,宝宝们喜欢躲在爷爷奶奶的背后,不愿意跟父母亲近睡觉,甚至喜欢当做陌生人打自己的爸妈。长期的隔代教养致使孩子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疏离,正常的亲子交往都得不到保证,难道这对于儿童的发展算是积极影响吗?同时,隔代教养在幼儿心理和情感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会长时间地看着其他小朋友的爸妈接送孩子的场景。由于祖辈所受的教育有限

6、,他们并不知道与孩子交流的重要性,更别谈给孩子讲故事,带孩子嬉戏了。老人在抚育孙辈时有一种较普遍的心理:怕有什么疏忽,孩子一旦生病或出事故,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待,所以严加看管,放在视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使孩子的活动空间变得极为狭窄。而这一切导致幼儿出现了不善于与人交往、过于害羞和孤独等现象。二、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现状的原因分析及指导策略1.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现状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以及城乡差异的加大,隔代教养者缺乏科学的教养认识。面对着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在背井离乡寻找致富路,离开农田寻求小康道路的时候,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及较高的生活费用,哪怕将孩子送往城里的幼儿园都备感无力,因

7、此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乡,让他们接受着长辈的教育,从而,他们的子女被称为“留守儿童”。承担着教养任务的长辈们,他们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的甚至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以往的教养方式可能根本不能适应现在幼儿的需要,而这一切也必然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例如,教养质量不高,儿童生长发育及身心的健康,亲子关系的淡化等等。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日益拉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2)农村幼儿园师资落后,缺乏科学的指导。在教育改革的问题上,西方国家一直在进行着不断的尝试,中国也是如此,尽管在小范围内尝试着,我们仍可以看到中

8、国教育学者们的不懈努力。而在他们的努力下,社会这一群体不仅仅将目光集中在高等教育上面,也开始积极关注着中国的初等教育,关注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才刚刚开始,有些地方没有一名正规的学前教育毕业的老师,有的只是园方的某些女性亲戚或者有些幼儿园拥有几个退休的小学教师。幼儿园的活动范围虽然比社区幼儿园较大,但是里面的活动设施却是极其匮乏,好点的幼儿园有个滑梯,有一些简单的玩具和较少的书籍,差点的幼儿园就是纯粹的“体育活动”场所。2.农村留守学前儿童隔代教养质量提高的指导策略。(1)减少城乡差异,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关注农村留守的学前儿童。教育要发展一定要以经济为依托,“经济基础

9、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尤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非农产业,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在农村内部条件适当的地方撤销一些不成规模又不宜管理、过于分散的小村落,将一些村镇进行集中的发展,并使其逐渐演变成中小城市。在三农问题日益被关注的今天,政府的政策支持无疑会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回归到父母身边。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经济会吸引一部分农民工选择回家创业,然而面对着成百上千万的农民工,在完善户籍制度上我们能不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便利呢?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又能否通过开办幼儿园并给予学费的适当补助,来帮助留守儿童留在父母身边,摆脱“留守”的帽子呢?

10、(2)增强教养人的责任意识。在家庭中,由于隔代教育的存在,在对幼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下,也可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家庭,隔代教育的成效各有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原因来自于多方面,这就要求孩子的父母切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担负起主要的教育任务,切勿把子女一丢了事。而隔代教养人要尽力做好帮手,既不包办代替也不甩手不管,把握好教育的度。因为父母的教育更趋于理性,而老人对待孩子往往是以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为出发点,比较感性。再好的隔代教育都代替不了亲子教育,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关键期,而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挖掘孩子的天赋潜能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年轻的父母更应该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11、,良好的亲子教育能够培养孩子自信、合作的精神,对孩子认知、情感及社会性全方面的均衡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努力做到以亲子教育为主,隔代教育为辅,双方紧密配合,给子女以全面的、完整的家庭教育。(3)加大农村幼儿园的投入,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于教育理念有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显得尤其重要。面对发展薄弱的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建立专门的档案,适时跟进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国家也应该加大财政对于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去农村服务,满足农村对于幼儿教师的需求,为农村留守儿童的

12、学习生活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各级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师资优势,给教养人讲授科学育儿的基本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及理念,侧重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亲子关系教育,各班主班老师要积极关注每一位学前儿童的在园表现,积极走访,通过邻里及家长的反映来对隔代教养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4)通过电视媒体、讲座、宣传等方式,提高隔代教养者的科学教养态度。在社会的迅猛发展中,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好的帮助。随着三下乡政策的出台,农村家庭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善,大部分农村家家都有电视机,由于隔代教养人受教育水平低,很大一部分不识字,因此他们可以利

13、用影碟光盘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这就需要媒体加大对06岁学前儿童进行更多的关注,对隔代教养人进行教育指导,同时要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过强的内容,尽量增加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最好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将所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老一辈。社会发展的现实虽然让有些家庭不得不选择隔代教育的方式,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忽视这种教养方式的利与弊。在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下,我们不能忽视那样一部分群体对于教育的需求,隔代教育虽然让远在城市工作的父母专心于挣钱养家之中,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这一教养方式在教育条件落后的农村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某一单方面能够解决的,十分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共同生

14、活在同一世界,我们希望每一个上帝赐予的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第2篇:学前教育隔代教育的研究一、研究背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年轻的父母们或由于工作繁忙或由于在异地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用心抚育下一代。因此,将孩子放在祖辈处抚养成为最佳选择,也使得学前儿童由祖辈教养的现象非常普遍。2004年新闻周刊报道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关于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近一半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其他原因而将年幼的孩子交给祖辈照料的现象即“隔代教育”非常普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现有7.9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2.

15、3%。目前,有近3亿儿童、青少年生活在农村。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交由祖辈教养的现象更为突出,而隔代教育的存在有其所必然性,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不仅有其自身的优势,而且在工作和生活节奏加速、社会竞争加剧的今天,还能减轻年轻父母的负担,解除其后顾之忧,保证他们专心致志于事业;此外,隔代教育对老年人摆脱离开工作岗位后的孤寂,在与孩子共处、互动和同乐中获取生命活力,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也能起到积极作用0。据资料统计,当前我国有70%的家庭存在隔代教育的问题H。众多学者认为,由于许多祖辈教养人其自身素质较低,缺少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以及有效与儿童进行及时沟通的意识,缺乏科学且正确

16、的教育方法,从而导致隔代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本文旨在了解乌鲁木齐市家庭隔代教育的状况,探析当前乌鲁木齐市隔代教育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提供借鉴,同时为学前儿童隔代教育存在问题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二、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乌鲁木齐市5所幼儿园的祖辈家长。通过随机抽取500位家长,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相关数据。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有效问卷500份。问卷主要围绕祖辈代养幼儿天数频次状况及代养意愿状况,祖辈文化程度状况及隔代教育中儿童的发展状况设计内容。三、对策与建议(一)对改善祖辈教养人自身素质的建议第一,祖辈教养人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