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9805864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大学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题目: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经营状况及产销情况的调查报告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年级:2011级姓名:代昶学号:调查时间:2013年 8 月 6 日 至 2013年 8 月 8 日调查对象: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同煤集团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兴旺集团大同市云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大同市现有水泥企业29家,水泥石灰岩累计探明储量21517.6万吨。随着水泥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水泥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因此水泥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需求的深入研究。一调查方法:在实地调查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并对中国及大同地区水泥行业生产

2、方式、生产规模及市场前景有了初步的了解。由于大同市水泥企业数量较多,比较后决定前往大同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厂、山西兴旺集团大同市云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几个典型的水泥企业进行访问调查。二调查背景:在2013年,“4万亿刺激政策”对水泥向上的推动效应已大大减弱,但其大多数工程仍然在建,对水泥需求的支撑作用还在,而水利、高铁等建设的兴起也使水泥需求得到了一定保障。同时,近几年国家也加快了水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国家对水泥行业实行“上大压小”产业政策。2011年7月11日,中国工业和信息部向社会公告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要求对列入公告名单中落后产能在2011年底前

3、彻底淘汰并做好检查验收和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公告工作。其中涉及水泥企业782家,淘汰总产能1.53亿吨。据统计,本次中西部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由高向低排列依次为西南、中南、西北,年底前需淘汰的落后产能总量依次为2707万吨、1440万吨、423万吨。中国水泥行业已经进入低速发展期,不得不直面产能过剩在加剧,能源和环境的约束力在加强等问题,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已经迫在眉睫,而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就在绿色生态化发展。未来水泥工业能效和环境改善的重点在于:一是整体能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指标,以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能效水平将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二是氮氧化物排放将大幅下降,其标准中的排放指标

4、世界领先。国家指定的环境保护重点地区的水泥企业,今后的环境约束力将加强,淘汰落后产能速度将加快。2013年上半年尽管全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水泥产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水泥产量10.96亿吨,同比增长9.67%,保持了接近两位数的较快增长速度,在全国工业产品增速中排名靠前。水泥产能过剩结果,主要是由企业自行投资扩张以及局部落后产能未按照政策淘汰导致的。在行业整体效益前四个月同比去年大幅下滑情况下,直到5月份实现了扭转,前五个月行业利润实现152.79亿元,同比增长1%,比去年略有好转。全国效益情况表现区域分化,整体表现为南部好于北部,东部好于西部,部分省份区域表现突出。2013年前5个月行

5、业实现销售收入3400亿元,同比增长5.34%,华北地区是唯一收入呈负增长地区,产量和价格双重下跌是该地区收入下降的原因。西南和西北收入增长快速,超过2位数增长,产量和价格的双回升是主因。2013年前5个月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2.8亿元,略高于2012年,同比增长1%,从历史同期上看,利润总额是仅低于2011年,位居历史第二位。华东、中南仍是以产量优势和较为稳定的价格为全国利润贡献大区,利润总额分别为72和52亿元,合计占全国接近81%。西南地区同比去年有很大改善,不仅实现同期扭亏为盈,而且实现利润24个亿,仅低于华东和中南。在西南地区集中度大幅度的提高和云贵的需求迅速增长的双作用下,

6、西南地区大部分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分省来看,31个省有17个省同比去年增长,14个省同比去年下降。10个省全行业亏损,10个亏损省份里面有9个位于我国北部省份。2013年8月2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发文称,下半年将在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同时,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为重点,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措施。8月1日,国家发改委发文阐述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既有增长动力,也存在一定下行压力,产能过剩矛盾突出。”2日,发改委再次发文,强调要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三.调查情况:1.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原大同水泥厂)位于大同市矿区五法路一号,于1954年

7、3月建厂,1957年3月建成投产,是新中国的第一座大型水泥生产企业。设备为“一五”期间从民主德国引进,并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设的新中国第一条湿法水泥生产线(现为24500t/d熟料(配套29MW纯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曾为北京毛主席纪念堂、三峡水利电站、京大高速公路、南京长江大桥、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亚运村等国家重点建筑项目做出贡献。经过历年的改造和发展,公司已具备50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年生产熟料350万吨,水泥500万吨,年余热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年产值16亿元,创利税234亿元。2.同煤矿集团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原大同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水泥厂)位于大同市矿区荣福街,是华北地区唯一集水

8、泥、建筑预制构件、混凝土添加剂于一体的综合性建材生产企业。公司以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为基地,以水泥粉磨站、预制品加工、混凝土添加剂三个分厂。 该生产线由山场开采系统、配料均化系统、生料制备系统、熟料烧成系统、水泥粉磨系统、产品储装运系统六部分组成。在生料制备环节采用较普通管磨效率高20%30%的日本宇部立式辊磨;在熟料烧成环节采用先进的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TTF高效预分解炉、4.872米新型干法回转窑、第三代新型充气梁篦冷机技术;在水泥制成环节采用辊压机配4.213米球磨机及O-Sepa高效选粉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计量上采用德国原装申克计量称;电气设备全部采用高低压变频技术

9、;物料存储有60米的中央无支撑熟料储库、跨度4565米长度90240米的封闭堆棚;项目环保投资8300多万元,对生产线所有物料扬尘点设置收尘器,大宗原材料堆棚封闭,粉尘排放浓度达到国家环保要求;项目配套9.0MW纯低温余热电站,可解决本生产线30%左右的用电量,年节煤2万多吨,相当于年减排CO26万吨,实现了节能减排、低碳环保;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先进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工厂管控一体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项目充分利用和消化塔山、王坪电厂电炉渣、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等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生产用的替代原料和混合材,实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每年可消化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

10、工业废渣60万吨,生产优质、低碳、高标号水泥24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6亿多元。 3.山西兴旺集团地处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区,创建于1995年,是山西省最早从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企业之一,现为集水泥、石料、矿粉、焦炭、焦油、发电、粉煤灰加气砌块砖、铸造加工、矿渣微粉、商品混凝土、房地产开发与物流、酒店经营、商贸、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民营集团。总资产26亿元,职工1800多人,年可生产水泥300万吨、石料360多万吨、焦炭60万吨、焦油3万吨、煤气6亿标方、发电14800万千瓦时、矿渣微粉30万吨、粉煤灰加气砌块砖30万立方、商品混凝土60万立方米。大同市云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大同南郊区口泉乡上窝章

11、村, 始建于1993年,员工300名,总资产超过9亿元,目前建有4500T/d的熟料生产线,同期建设9MW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配有日产7000T的顶级粉磨系统,年生产永开牌PO42.5、PSA32.5水泥200万吨。截至2012年底,我国已拥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37条,设计水泥熟料产能16亿吨。我国自行设计的生产线产能富裕度很大,实际产能均超出设计产能10%-15%,按低值10%计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已达16(1+10%)=17.6亿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熟料产量12.79亿吨,水泥产量21.84亿吨,由此可以计算出我国1吨熟料生产1.7吨水泥,按近三年统计

12、资料可以计算出平均每年每吨熟料生产1.64吨水泥。因此,截至2012年底,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实际产能为161.11.64=28.9亿吨,如果加上尚未退出的落后生产能力,我国水泥产能实际已经超出当年水泥需求8亿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还有拟建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多条,预计新增熟料产能3亿吨,如果这些产能如期释放,水泥产能过剩将雪上加霜。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产能过剩如果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是合理的,就水泥行业而言,产能利用率控制在85%左右,即富裕度在15%左右是合理的,低于80%就不正常了。2012年,全国熟料产量12.79亿吨,熟料设计产能富裕(16-12.79)/12.79=25

13、.1%,熟料实际产能富裕(161.1-12.79)/12.79=37.6%,实际水泥产能富裕(28.9-21.84)/21.84=32.3%,远远超出15%的合理范围。因此,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水泥需求接近峰值,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水泥产能不仅当前过剩,将来也过剩了,水泥行业已经步入产能过剩常态化、长期化发展阶段。2009年-2012年共淘汰落后产能近6亿吨,但是在大规模的淘汰落后产能后,水泥业产能过剩仍然严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水泥生产的供与需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供需矛盾是经常的,供需平衡是暂时的,在供与需的不断矛盾和平衡中水泥生产得到发展。产能过剩是供需矛盾表现的一方面,相应地也是经常会发生的

14、。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供需达到平衡,推动着水泥生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早在2003年水泥行业已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当年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8%,新型干法产量占22%,那时是以落后的立窑产能为主的产能过剩。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风暴,波及我国经济发展,水泥需求量下降,对产能过剩问题企业反应强烈。当时我国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已下降到32%,新型干法的产量已上升到68%。2008年后,由于应对金融风暴所采取的4万亿投资和“512”汶川地震灾区重建的影响,水泥需求量大增,新型干法进一步快速发展。到2012年,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为10%,新型干法产量占90%,这

15、时由立窑产能为主的产能过剩转变成立窑和部分落后新型干法为主的产能过剩。从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可看到,水泥产能过剩是经常发生的;在产能持续过剩的情况下,由于政府的监管和政策指导,以及市场机制的作用,水泥生产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实现了由立窑等落后技术向先进的新型干法技术的历史性转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可认识到,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必然经常产生的一种现象,企业在应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正确认识产能过剩问题是企业管理者确立经营理念的基础。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具有自己的特点。水泥市场受季节影响有淡季和旺季,水泥设备经一定时间运行总是须要停产检修,所以水泥企业都有一个合理的产能利用

16、率,一般波动在70%80%。产能利用率在合理范围内的产能属正常产能,低于70%80%则属于产能过剩。我国地区差别大,水泥产能过剩与否或过剩程度要作具体分析。目前我国有些地区水泥产能已经过剩;有些地区的产能利用率在合理范围内,产能不过剩。四问题分析: 造成目前我国水泥产能过剩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偏重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也有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盲目优惠引资甚至绑架企业投资的推波助澜因素,更有个别业内外企业不顾市场容量、资源和交通运输条件,非理性靠投资建线规模扩张的因素。面对既成事实的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局面,如果政府、企业、社会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不可能形成短期、中期、长期应对的措施,结果是企业间恶性竞争沉渣泛起,首先会出现全行业亏损,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