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上传人:yu****kk 文档编号:159799878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新选入了一些名家名作,这些作品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不大为人们所知,但它们的魅力却像陈年老酒,历久弥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就是其中的代表。但之前的学者赞誉的都是梁任公的演讲风范和梁实秋对任公的成功塑造,认为他们讲的精彩,写得传神。其实听过梁任公演讲的人不少,未必都像梁实秋这般迷醉;喜欢任公演讲的人更多,却没人留下让人共鸣的文字。只有这二梁发生碰撞,才产生了这首由名师高徒合奏的知音之曲。就像俞伯牙遇到钟子期,才留下的千古绝唱:演奏者技艺高超,但曲高和寡;倾听者悟性超群,遂铸就经典。这首名曲可以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起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

2、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演奏者的形象绝对不能算美好,但当这个人“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时,外形上的不完

3、美反而成了独特的魅力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只有知己或者粉丝才能有这种审美能力。而描写上的反差又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不同凡响,给看官们极深刻的印象。接下来老梁两句看似随意的开场白,一般人也许一笑而过,甚至会觉得这老头有点矫情。但小梁却听出了老师随意中的精心:在“谦逊”的同时不忘来点小“自负”。仔细咀嚼小梁的点评,看官们才恍然大悟,不禁为自己的粗心而汗颜。至于觉得独具个性的广东官话也比标准国语效果更好,这就只能说明小梁同学当时对老梁老师已经“五体投地”了。不管怎样,看官们读过这段文字,也都认为老梁先生很有大师风采。师徒第一回合配合默契。第二乐章:承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

4、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这段话先是对大师的演奏进行现场直播:古朴的十六字诗,蕴含起承转合、命运浮沉。然后把音乐的意境描绘出来:茅津渡口,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哀从中来。就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老梁对箜篌引的讲演有多好,没听过他原声的人无从知道。但二十多年后听过他演讲的人还能“

5、顿时忆起”当时的情形,并活学活用于生活之中,可见这堂课有多成功。不知老梁老师讲授的箜篌引在其他同学脑海中是否存有同样深刻的记忆?我想答案恐怕是否定的。第三乐章:转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这应该是乐曲中的轻松一刻了。大学里确实有许多老师喜欢在课堂背书,但像这位大师这样背得有喜感的不多见。敢在课堂上背书,一定有充分的准备;没有准备好的材料,没有谁会在课堂上出糗。对于背书的教授,

6、而今的学生未必有多敬佩。而投入到老师的背诵世界里,与他同欢喜共焦急的学生就更难找了。这种情形出现在而今的大学课堂里,恐怕会引来哄声一片。多可爱的一对啊!因为真实,所以鲜活。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是乐曲的高潮部分,演奏者全情投入,与音乐融为一体。倾听者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完全被乐曲所左右。如果说

7、老师先前还是在讲课、在表演的话,此刻已进入了真正的生活中:他由作品中的世界不知不觉进入到了现实世界,情不自禁的表达喜怒哀乐,拳拳爱国之心,令人动容。如果说学生先前还在津津有味的陶醉在老师的讲课艺术中的话,此刻已忘记了这是一次演讲了,只知道跟着先生笑,跟着先生哭,就像小时候呆在妈妈身边的孩子。看官们读到这里,终于明白老师之所以被学生铭记了。确实,“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的老师,就算他偶尔有背不出书的情形,又什么关系呢?第四乐章:合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一堂课改变一个人的兴趣爱好

8、乃至人生道路,这应该是对其的最高评价吧。梁任公先生如果泉下有知,知道梁实秋同学对自己的点评,一定会摔琴以谢知音的。感谢老梁老师和小梁同学,让我们知道中国教育史上有这么成功的一堂课一、文体总说记叙类文本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人本教育精选一批写人叙事的文章进入教材,这类文章或选自历代正史,或出自名人的回忆,所记人物大都是历代英雄豪杰,清流任士,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折射着人性的光芒。阅读这类文章,对学生的生命实践有重要的示范或借鉴作用。人本教育充分挖掘这些资源的教育价值,多方面地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二、课例介绍(一)教学内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二)文本分析:本文是梁实秋回

9、忆他在清华大学学习时的老师梁启超的一篇散文,文章联系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描写人物的活动,生动地记叙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情景。文中画面虽多为剪影,但栩栩如生,是梁启超人格精神、品德学养、才艺天赋的综合体现,具有丰富的内涵,对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作用。(三)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学习梁启超先生追求真理、热心事业,追求崇高学术人生境界的高尚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2、品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情节内容,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3、赏读课文,学习文章的语言艺术,鉴赏文章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人物、表现人物

10、的语文素养。(四)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课外收集梁启超先生的资料,了解人物政治、学术、文化方面的成就。(五)教学实录师:(出示梁启超画像,提问)大家猜一猜这个人是谁,生:(齐)梁启超师:梁启超先生人们对他还有哪些称谓?有谁知道。生:梁任公,梁卓如,饮冰室主人。师:昨天,我们安排大家在课外查阅了有关梁启超先生资料,下面,我们请人用一句最简要的话,说说你所了解的梁启超?生:(1)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2)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提倡君主立宪制的改良派代表人物。(3)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4)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

11、5)有学问、有文采、热心肠的学者。师:上面,我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一些关于梁启超先生的情况,大家想不想进一步走近梁启超先生,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做过那些事,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生:想师:请大家翻开课文3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必修一),我们来看一篇课文。师:(板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记叙文或叙事散文,一般分为写人的文章和叙事的文章两类。从这个文题看,本文该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叙事的文章?生:(1)叙事的文章。师:既然是叙事的文章,为什么不叫“记一次演讲”,或“记一次精彩的演讲”。生:写人的文章。师:既然是写人的文章,为什么不叫“记梁任公”或“记梁启超先生”师:到底是写人的文章,还是

12、叙事的文章,我们读完课外后,来深入讨论。请大家自由诵读课文,读后在课文的每一段前面标上序号,思考我们提出的问题。生:(诵读课文)师:文中有没有写人的内容。生:有。师:文中是否写到具体的事件。生:写到了。师:那好,我们不妨走进文本,具体看看哪些是写人的,哪些是写事的。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标题中有没有暗示本文会写人,为什么称梁启超为“梁任公先生”?生:(茫然)师:不知道不要紧,请大家看一则资料(链接)梁任公名号的来历墨子经上:“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墨子经说上:“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早年梁启超十分崇拜墨子的人格,自号“任公”,便是取墨者任侠之义。任侠有三大特点:重承诺、讲义气、轻生死。梁

13、启超年轻时即服膺墨学,欲努力发扬墨家的根本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吃苦耐劳,不断奉献自己的才华和心血。梁启超在戊戍变法失败后,更是深感其师康有为“托古改制”之不足,于是便大力宣传与倡导墨子之学与墨家精神,大谈“墨学救国”。生:(自读材料)师:“任公”与梁启超有什么关系?生:任公是梁启超先生早年自封的名号。师:梁启超以此为号有什么用意?生:足以表明他年轻时以天下为己任,报国为民的志向。师:说到这里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圣人伊尹,梁启超自号任公,还有向伊尹学习的意思,伊尹是我国商代任臣,曾经辅助三代君王,最终帮助商汤建立商朝。虽然身处纷乱的时代,但他始终如一地坚持着自己为国为民的志向,不因功绩显赫或君

14、主无道而有任何改变。梁启超到底是一个什么人,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介绍梁启超人生经历、性格特征的原句。生:“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师:哪位同学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给我们介绍介绍。生:(自由发言)师:请一位同学诵读下面的材料。(链接资料)梁启超晚年远离政治梁启超一生致力于救国,早年幻想通过君主立宪这种较平和的方法来改良社会,曾与当时的革命党人发生矛盾,后依附于袁世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救国理想,结果反被他们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使他格外痛苦。他痛定思痛地反省这一段经历说:“别人怎么样评价我我不管,我近来却发明了自己一种罪恶,罪恶的来源在那里呢?因为我从前始

15、终脱不掉贤人政治的旧观念,始终想凭藉一种固有的旧势力来改良这国家,所以和那些不该共事或不愿共事的人也共过几回事。虽然我自信没有做坏事,多少总不免被人利用我做坏事,我良心上无限苦痛,觉得简直是我间接的罪恶。”(外交欤内政欤)晚年他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自己深卷其中二十余年的政坛中抽身而出,转入学界。生:(朗读)师:大家再想想梁启超是个什么样的人?生:梁启超是一个时刻为国家、民族前途而思考的人。生:梁启超是一个为国家、民族前途而奔波的人。生:梁启超还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的人。师:上面同学提出的问题很好,同学们分析、判断也很到位。下面我们就按照这种方法继续讨论。生: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值得仔细分析。师:我们就来分析分析,我问你这句话有几层含义?生:还没有想好。师:其他人,有没有想发言的。梁启超是不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云南起义的策划者?生:(齐)是!师:那好了,大家说说这句话有哪些含义。生:有三层含义:一,梁启超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云南起义的策划者;二,梁启超的学术文章对青年有启迪领导的作用;三,青年学子景仰梁启超不是因为他是戊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