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59794517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范文精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 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同时, 语文课程对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 以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能力,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能力通过语文了解世界, 以语交友,以语会友。但是,农村语文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一些 难以跨越的鸿沟。接下来将以我班为观察对象,浅析农村语文教学的 现状及信息技术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利弊。一、农村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1、学生见识面狭窄,思维受限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教学不应仅

2、仅局限于语文教材, 而应树立大语文观,以语文教材为基础,为指导,使学生在学习教材 的同时,能够掌握分析文本、解读文本的能力,能够学会自主阅读。 同时,语文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文本的解读是与时俱进的,所以 增强语文教学的现代意识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学习语文教材或解 读其他文本时,都需要丰富的知识面,开放性的、发散性的思维作为 支撑。农村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不足,教师长期教 授方式的单一等导致接受知识的途径闭塞,知识储备匮乏,思考问题 的方式比较单一、狭隘。2、学生自我意识不够,对自己作为课堂主体认识不清。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里 人文性就体现在以

3、人为主体,尤其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引导学 生。所以小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 文本多边交流互动的过程,其中语文课堂尤其要突出这一过程,来提 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长期的农村语文教学是教师在台上讲,学 生在下面听,老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单 项互动,有时连互动都称不上,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 对教师讲授内容无法理解,不感兴趣,所以脱离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 轨道。3、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环境影响一一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祖辈在 家照看孩子,对孩子缺乏有效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自制力,不能合 理有效利用信

4、息技术。以我班为例,我班有学生21名,男生11人, 女生10人。其中至少15名学生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受父母指 导的机会很少,与家长共读、共学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即使部分学 生家长在家,也因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没时间教育孩子导致学生缺乏自制力,更有甚者,部分家长将玩电脑游戏作为完成作业后的奖励,这都造成学生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学习。二、信息技术与农村语文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步走进各个领域,在 课堂教学上主要体现在它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的方式。信息技术使受 教育者不受时空限制,实现了不同地区受教育者、教育者之间的交互 对话,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轻松的、丰富的学习

5、环境,激发了他们的 学习兴趣。同时,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影像、音频等以不同形式呈 现出来,通过综合多方面资源,使学生达到全方面、多领域学习。(一)农村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特点1、直观性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用图 片、影像等资源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文时,对语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色勾勒的 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 点。由于学生受生活环境影响,无法想象和感知草原,于是我通过多 媒体将一望无际、绵延起伏的草原美景图片展示在学生面

6、前,让学生 自己用简短的话语描绘眼前这片大草原,在学生描绘和教师指导过程 中学生理解了这个语句的精彩之处,还学会了抓住关键特征介绍事物 的方法。2、高效性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地解决重难 点,并将有限的知识无限化,是教师在执教文本时不断思考的问题。 信息技术在某些程度上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解决重难 点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文本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加深学生 对文本的感受和体验,更好更快地理解重难点。同时,语文也是一个 综合性开放性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课本知识延 伸到课外,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例如人教版六年级 下册伯牙绝弦,本

7、文的重点在于让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充 分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我在执教时 不仅借助多媒体呈现高山流水的音乐,烘托气氛,激发学生情感, 而且呈现了俞伯牙写于钟子期墓前的一段话:“忆昔去年春,江边曾 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 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为君死!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配乐朗诵等方式使学生充分 感受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般的友情。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不仅使学 生更易掌握文本重难点,也能拓展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储备。3、全面性信息技术是集图片、影像、音频等为一体的,所以在对知识的呈

8、 现形式上将会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这相较于教师单单口头传授更加 生动、具体、直观、全面,也更加印象深刻。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五年 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时,可以采用展示图片、播放影片城 南旧事片段等形式全面展示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在执教人教版六 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时,通过多媒体播放课文flash动画及展 示图片,使学生快速掌握课文内容,而且从动画中感受嘎羧的重情义、 忠诚、有灵性。4、互动性现代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我们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可 能性,不仅是教师与学生通过微信、QQ、邮件,微课等方式互动,更 主要是信息技术克服地域限制,能实现多区域、多领域互动。例如在 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

9、一时,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微信、 QQ方式与远方的小伙伴视频,并与远方的小伙伴互发邮件,这加快 了对彼此的了解。通过信息技术,使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效果很棒。(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语文教学上的特征,我们可以充 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上的优越性,主要体现 在:1、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融入 课堂,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将学习归还于学生。因信息技术在呈现教 学内容上的形式多样性、展示全面性、方式趣味性等,将有效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热情持久的注意倾向,课堂得以全 面优化,进而提高课堂效率。2、扩大课堂容量,增加知识

10、储备语文课堂是综合性、开放性极高的课堂,如何开发挖掘学生已有 知识成为关键。因此,信息技术的利用将有利于开放教材,开放课堂, 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社会生活,从语文到其他学科,从而 最大限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发散学生思维,学会全面思考提高发散思维能力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吉尔福特 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征:变通性、独特性和流畅性。其中, 变通性是关键。语文课程三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变通在前两个目标上最易体现和应用,使学生在接触 教材的基础上,学会在大量语文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学会从 不同角度全面客观思考问题。4、发现学生潜能,激励

11、学生表达语文课堂不应是“填鸭式”课堂,也不应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 戏”,语文课堂应是建立在师生民主平等基础上自由、开放、轻松的 课堂。在过去,仅仅是教师单项语言式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学 生潜能因此埋没,现在,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影像、音频等学生喜 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发现学生潜能,激励学 生表达。(三)信息技术在农村语文教学中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 足,具体表现在:1、教师太过依赖信息技术,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太过依赖信息技术,将要讲的 内容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仅仅让学生通过看和读来学习,这就曲解 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信息技术在语文

12、教学中是辅助教学工具, 虽然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呈现在现实教学中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但 是教师在整堂课中的有效引导是不可或缺的,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 用。2、学生没有合理地将听读说写思有机结合,缺乏深入理解我们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时会喧宾夺主,学生 只关注了信息技术上呈现的图片、影像等,而忽视了文字和教师语言, 同时,也没有合理的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眼高手低,认为图片看懂 就是理解文本了,对文本缺乏深入理解。3、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信息技术上彩色的图片、动画会先入为主,将更易吸引学生,也 更易进入学生大脑,所以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 形成思维固式,不利于

13、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发展。(四)因为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再结合农 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我提出以下改进方法:1、教师应提高综合素养,清楚认识教师、学生、教材、信息技 术四者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带来便利,但是不是完全解放教师, 以前是“教师灌输”,黑板板书,现在是“电脑灌输”,白板板书, 这其中教师失去积极性、教学激情,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因此教 师要提高综合素养,清楚认识教师、学生、教材、信息技术四者之间 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信息技术之间是无情感交流,而教师 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情感熏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因此教师 要认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4、认清教师才是教学情境的创设 者,合作学习的组织者,运用信息技术的帮助者;在对教学环节中教 师地位认识的基础上,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素质,以积极热情的教 学姿态、丰富的资源储备迎接每节课的到来。同时,教师要合理应用 信息技术,只在必要时使用信息技术,不可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和学 生、文本之间交流的障碍物。2、协调家校关系,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家校共育农村家庭环境确实有现实因素,但是信息技术的一个优势就是可 以跨越地域,实现空间交流和对话,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协调 家校关系,实现家校共育。教师可通过微信、QQ与家长交流沟通, 也可通过在网络上创建论坛、在公共资源平台上布置任务,让家长和 学生共同完成

15、,这样既促进了家长、学校、学生三者的交流与了解, 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3、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 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 陶。”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不仅要读准确读流利, 而且要读出感情、感悟、感想,用听的方式吸纳他人的精彩之处,用 说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用写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感想,用 思的方式回到文本多琢磨多反思,这时信息技术就起到烘托气氛、展 示成果的作用,教师就起到引导的作用。小结:我们要清楚看到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同时也要认识到信 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将二者有效 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对农村语文教学的推动与促进作 用。同时,我们也相信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农村语文教学这艘轮船 也会借助信息技术这个风帆越驶越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