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上传人:1728****196 文档编号:159761648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角的初步认识课时目标导航角的认识。(教材第3839页例1、例2)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三角尺画角。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认识角、正确画角。难点: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一、情景引入(出示教材第38页校园生活主题图,让学生欣赏)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我们欣赏了校园美丽的风景,大家平时喜欢到操场上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1)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呐!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发现了吗?学生指出长方形

2、、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球形等。(2)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新的图形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同学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场面引入主题,不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还可以通过画面中的图形很自然地引出新知识,“一箭双雕”。二、学习新课1出示教材第39页例1。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去,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1)这三个图形都是

3、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画角的模样。(2)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直的边。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这个尖尖的就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线是角的两条边。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个角。(出示课件上的第二、三个角)从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看一看等活动,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地理解什么是角,角有什么特征,从而建立起角的表象。3操作,认识角的大小。(1)折角。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这张纸片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展示最快

4、的学生折的角。请折好的同学把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指出顶点和两条边。(2)做活动角。老师这有一个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用老师发给你们的硬纸条,试试吧!学生尝试动手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展示两个大小差异明显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把两个角叠在一起,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3)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程度的关系。观看一段动画片:角的王国有一个红角和一个蓝角,它们本来是一对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它们吵起来了,为什

5、么呢?请看!(课件出示红角和蓝角)从动画片中你知道它们为什么吵起来了吗?最后又怎样?明确:它们是为了谁大谁小而吵的,后来通过比较,它们是一样大的,最后它们又成了好朋友。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设计意图】在折角、做活动角、比比活动角的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角有大有小。在观察中让学生发现并明白: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得程度有关,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4出示教材第39页例2。怎样画角呢?(课件演示角的画法)

6、注意看,分两步才能把角画好。边讲解边演示: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学生画角,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三、巩固反馈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题:课桌的表面上有角;凳子的表面上有角;尺子上有角第2题:图略。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是什么?角的初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1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对于“角的初步认识”,直观性、操作性比较强,教师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建立了角的表象,丰富了对角的认识,发展了空间

7、观念。2给学生创设自由度较大的学习空间。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展进度,尤其是做角环节,为学生提供思维判断的空间。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认识,选择材料做角,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角是有大小的,进而探究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备课资料参考放大镜不能放大角听说姥爷买了一个放大镜。星期天,我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姥爷家玩了起来。我把放大镜对准一只螃蟹,那只螃蟹的眼睛一下子大得像花生。我又把它对准荔枝,荔枝变得像橘子。当我把放大镜移到姥爷看的杂志上时,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杂志的一角并没有被放大,它仍然是个直角。我觉得奇怪,便拿来一张草稿纸,在纸上画了一个角。用量角器测好角的大小,然后再用放大镜放大,在放大镜上面再量这个角的大小,发现角的大小并没有改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查了不少资料,做了不少实验,终于明白了:放大镜虽然放大了物体,却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在放大镜的下面,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角度没有变,角还是那么大。放大镜能放大很多东西,就是不能放大角。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