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世*** 文档编号:159747820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总论-31、项目提出背景-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经济意义-3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34、项目建设的结论和建议-3二、项目建设的意义-3三、国际市场-4 1、现状-4 2、供求预测-5 3、产品价格-6四、国内市场-6 1、供求关系-6 2、化肥价格-8五、市场分析与预测-9六、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101、 原材料的供应-102、 燃料、动力供应-11七、厂址选择及生产规模-111、 厂址选择-112、 生产规模-15八、工程项目设计-151、 变换工段工艺流程的比较与选择-152、 CO变换工艺的主要设备设备型-203、 氨变换工艺的主要设备选型-264、 催化剂的比较与

2、选择-21九、环境保护和对“三废”的治理方案-301、三废的处理-302、噪声处理-30十、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311、 劳动保护-312、 安全生产-31十一、结论-32参考文献-32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设计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04化工班,石秀青指导教师:李宁一、总论1、项目提出背景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用于化学肥料的生产。合成氨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化工生产工艺。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办化肥厂的积极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一大批合成氨厂,其中近30多年是合成氨工业发

3、展最快的时期,预计今后将转入稳步增长时期。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经济意义 CO变换工段是合成氨的重要工段,如果合成氨原料气中CO超标会使催化剂中毒,即而降低反应速率,影响反应过程,因此,CO变换工段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提高合成氨产量、效率必须解决的问题。最终使氨量达标,减少投资和原材料消耗量,改善能源消耗问题,提高生产能力,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环境污染状况,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因此,解决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主要范围催化剂的选择、工艺流程的比较与选择、主要设备的比较与选择、工艺指标、生产操作、厂址选择、“三废”处理、安全生产、经济评价、人员编制等

4、。4、项目建设的结论和建议通过上述几点分析和讨论,并结合实际发现该项目的研究设计有重要的市场价值,值得推广应用。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的设计是可行的,一旦试点成功将会为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出巨大的贡献,可加快企业改革力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二、项目建设的意义第一,我国是人口大国,以世界耕地面积的7%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历来是我国的立国安邦的大事,它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大约为40%。我国农业部门多年研究表明,在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所有因素中(包括水、肥、土、种等),化肥的贡献率是较高的,19851990

5、年的平均贡献率为32.09%以上,因此大力发展化肥工业是一项重要国策.第二,我国人口众多,粮食供应问题非常重要,目前我国超过13亿人口,人均占地只有1.188亩,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380公斤,随着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过程逐步加快,农业耕地面积必然会不断减少,因此,要想靠增加粮食产量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就必需大量生产化肥。所以,不论市场如何变化,我国和世界范围化肥的消耗量必然会逐年上升。第三,加入WTO后,化肥行业面临的压力是国内粮食市场逐步开放和国外低价化肥将进入国内市场,虽然加入WTO后中国的总体关税水平将降低,但这对化肥工业的影响不大,因为目前化肥的关税已经较低(5%)。我国既是

6、化肥生产大国,也是化肥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的化肥消费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化肥总销售量的30%。这样大的化肥消费量长期依靠进口满足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因此,化肥供应仍将基本立足国内生产。第五,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导致种植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济作物增长很快,其需肥量一般是粮食作物的23倍,且需要高浓度复合肥;农作物新品种的施肥量是老品种的1017倍,对肥料的需求量上升;使用化肥的新领域不断扩大,森林、水产、苗圃、牧草、畜牧等都将是使用化肥的新领域。本项目的实施将增加化肥厂的市场竞争力,该项目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更加安全节能环保。三、国际市场1、现状1999年全世界尿素总生产能力为573

7、9万吨(折纯氮,下同)总产量为4847万吨,表观消费量为4847万吨。亚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占全世界生产能力的63.5%,其余的依次为北美、前苏联、东欧、西欧、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世界各地区尿素生产能力见表3-1。 表3-1 世界各地区尿素生产能力(以氮计,万吨)地 区 1987年 1999年 2005年能力所占比例%能力所占比例%能力所占比例%亚洲185647536976434257667前苏联5521415098950279北美508128652114648102东欧341872784824839西欧381972614523737非洲128321632817928拉丁美洲150381582

8、825740大洋洲190523045509总计3932100573910063811002、供求预测世界尿素的供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但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东战争和前苏联及东欧的经济萧条等政治和经济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尿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由于昂贵的天然气原料价格,有些装置不得不关闭停产。1999年尿素国际贸易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预计到2009年这一比例还会增加。世界尿素的供需及预测见表3-2。 表3-2 世界尿素供需(以氮计,万吨)年份生产能力开工率%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873932833282898898328219884061843424942942342419894158853552982982355219904180833482881881348219914100843448901901344819924196863618941941361819934363833630941941363019944544843833102410243833199547258640481123112340481996497786427411011101427419975250834357102710274357199855048446039619614603199957398448471105110548472005638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