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59693307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第106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这段言论的实质是A. 宣扬君权神授B. 批判无道君主C. 主张克己复礼D. 提倡君臣平等【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君主对臣子如何看待,臣子就相应的作出反应,可见孟子反对无道君主,B项符合题意,正确。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的言论,与孟子无关,A项排除。“克己复礼”是孔子的言论,与孟子这段言论无关,C项排除

2、。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处理时取决于君主的态度,并未强调二者平等,D项排除。故选B。2.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该先秦思想家以是否遵循周礼作为评价好坏的标准,符合儒家“克己复礼”的主张,故答案为A项;其余BCD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3.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 诸子“

3、百家争鸣”B. 商人地位提高C. 士阶层的兴起D. “学在民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的同时,文化环境宽松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故答案为A项;商业地位提高、士阶层兴起和学在民间都与宽容时代关联不大,并非最佳选项,排除BCD项。4.下列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张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是A. 民贵君轻B. 兼爱尚贤C. 中央集权D. 无为而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最能反映当时社会发展趋势的,民贵君轻、兼爱尚贤、无为而治尽管也是当时的主流思潮,但

4、是并不能代表当时社会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5.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金庸的武学经典九阴真经最有可能的思想来源是( )A. 墨家B. 儒家C. 法家D. 道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虚实、阴阳、生死等信息,反映的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故其思想来源可能是道家,故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道家6.董仲舒为儒学增

5、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 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B.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C. 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答案】A【解析】【详解】“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两者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而和“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是毫无关系的,所以,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的行为就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故A项正确;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说明皇帝重视灾难,符合“天人感应”理论,排除C项;

6、“祭天”、“奉天承运”符合“君权神授”理论,故BD两项排除。7.汉代谶纬迷信盛行。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告吉凶祸福、治乱兴衰;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这种现象的出现A. 反映统治的没落B. 与新儒学紧密相关C. 遭到统治者的禁止D. 导致西汉的覆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时是汉代,封建社会还没有没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纬是用宗教迷信的观点来解释儒家经典”可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宣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具有封建神学色彩,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汉代谶纬迷信盛行”可知,并没有禁止,故C项错误;西汉的覆亡是因为王

7、莽篡汉,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代谶纬迷信8.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 礼制观念淡化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 崇尚法家思想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礼属于积极的规范,刑则属于消极的规范,两者相辅相成,共成一体的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 “刑”:多指刑法和刑罚,对一切违法背礼行为进行处罚“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这种礼刑互为表里,礼在则法在,礼失则刑补的状况,正是古人眼里的法律,所谓礼法是也。维护礼制属于儒家思想,强调刑法属于法家思想,

8、材料强调礼法的关系互为表里,没有可以突出哪一家,所以A、C、D,说法不正确,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汉代儒学特点(外儒内法)9.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能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 历代皇帝都重用信奉儒家思想的人B.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C. 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要D. 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的“仁”、“礼”思想符合封建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因此,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能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儒学自身不断调整,不仅仅只有汉代,排

9、除B项;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排除D项。1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相吻合A. 老庄哲学B. 陆王心学C. 程朱理学D. 孔孟之学【答案】B【解析】【详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强调佛在心中,领悟佛法要靠内心顿悟。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和致良知,认为理在心中,不必外求。二者的佛法和理均认为在心中,不必外求。故答案为B项;老庄哲学强调“道”、辩证法、无为、逍遥等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A项排除;程朱理学强调“理”在心外,格物致

10、知。C项排除;孔孟之学强调仁、礼、仁政和教化等思想,与材料主旨无关,D项排除。【点睛】本题是概念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理解每一个核心历史概念的时空范围、典型特征和主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其二,关注核心历史概念之间的异同与联系。例如,程朱理学强调理在心外和格物致知。陆王心学是理学,其典型特征是强调理在心中,不必外求;11.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 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 通过学习获得良好知识D. 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陆王心学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提出

11、了“致良知”的观点,他所提出的良知指的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每个人都可以都过探查自己的内心获得良知,故选A。B项中的“圣人”错误,不是只有圣人才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项是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观点;D项是程朱理学的主张。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陆王心学致良知12. 某校高一学生准备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他们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陆九渊作为心学家的思想主张。A项是孟子的主张;B项是荀子的主张;D项是王阳明的主张,故选C项,不选ABD三项。【考点】中国传

12、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13. 下面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反映了儒家思想包含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 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所示的信息反映了,儒家思想包含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书院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故A正确。但理学的伪善和欺骗性无法从材料中反映得出,故排除BCD.14.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这表明黄宗羲( )A. 主张建立代议制度B. 主张以

13、学校限制君权C. 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D. 认为学校应培养实用人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说:天子认为是正确的道理不一定是正确的,天子认为错误的道理未必错误,天子也不能自己判定是非,而是应该将是非判断的权力交给学校。因此学校成为限制君主权力的机构,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错在时间过早,近代民权意识还体现不出;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经世致用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名师点睛】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名著。该书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

14、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一系列比前人更进一步的民主观念,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15. 2000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了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54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当时“明道先生”讲学可能阐述的思想是A. “人伦者,天理也”B. “存天理,灭人欲”C. “知行合一,D. “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程颢理学的史实,他主张“人伦者,天理也”,故A

15、正确。“存天理,灭人欲”属于朱熹思想,故B错误。“知行合一”属于王阳明思想,故C错误。“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属于李贽思想,故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内容16.“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雅典唯一可以运用自己的威信来调节贵族和民众之间的伯里克利的去世,国内的矛盾逐渐开始变得无法控制,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的冲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爆发的”这样的社会境况指的是A.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B. 人民的道德价值观重新建立C. 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D. 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答案】D【解析】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空前繁荣,故A项不符合材料“伯里克利的去世”;伯里克利去世后,国内的矛盾逐渐激化,片面追求功利导致道德沦丧,这是苏格拉底和普罗塔哥拉冲突的根本,故D项正确,B项错误;“人在社会中地位日益突出”是智者运动的背景,故C项错误。17.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