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59647718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目录1工程概况2 2监测目的 23监测项目 2 4方案编制依据25.监测布点 36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 37 监测频度 48监控报4 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410 附图:观测点布置图6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魏家庄万达广场住宅区B组团基坑支护监测方案1工程概况拟建*魏家庄万达广场住宅区位于 *市市中区经四路以北,顺河 街以西,经二路以南,纬一路以东。()住宅区划分为A、B、G P E五个组团。B组团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形式,坑深7.08.5m。2监测目的1)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2)验证支护结构设计,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基坑开挖和

2、支护结构的施工。3)将监测结果反馈设计,为其它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3监测项目1)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2)保留办公室的沉降观测;3)对地下水位进行监测;4)坡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5)对施工场地内边坡、道路、纬一路、经二路及路西、路北建筑物进行巡视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边坡有无塌陷、裂缝及滑移。 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基坑开挖有无超深开挖。 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有超载情况。 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4方案编制依据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3、(JGJ 120-99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6)*魏家庄万达广场住宅区 B区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图。()5测点布置1)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开挖变形影响范围以外,通视条件良好并便于保存的稳定位置。对于本工程,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纬一路及经二路边设置三个位移观测基准点,在距基坑边缘50m外的旧有建筑物上设置三个水准观测基准点。2)观测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沿基坑周边布置,考虑到本基坑较大,观测路线较长,若过多布置观测点,则使当天的工作量过大,在定人定仪器的要求下,势必会影响监测的

4、质量,同时也增大了监测费用。综合考虑,观测点间距取30m,水平位移观测点同时作为垂直唯一的观测点。观测点采用钢钉设置在基坑边的返坡上。在保留办公室的四角设置四个沉降观测点。在基坑每侧的中心处布置测斜管,共设四个。测斜管应保持垂 直,并使一对测斜管的定向槽与基坑边线垂直。观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 1。6监测方法及观测精度1)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初始值:基坑工程监测工作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应在至少连续三次测得的数值基本一致后,才能将其确定为该项 目的初始值。 坡顶垂直位移及保留保留办公室沉降观测:观测仪器采用苏一光DSZ2水准仪+ FS1测微器及铜瓦水准标尺。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其精

5、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士 0.5mm附合闭合差 士 0.3nmm( n为测站点)。 坡顶水平位移:采用拓扑康 GTV 332N全站仪建立坐标系统, 经过直接观测点位坐标值来确定水平位移。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士 1.0mm 地下水位变化:经过水位观测井用水位计观测。水位计标尺最小读数不大于10mm 坡体深层水平位移:在坡顶外土体中预 埋测斜管,观测前测定管顶水平位移,然后以测斜管上部管口为 相对基准点用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侧向位移。观测点精度不低于 1mm2)观测要求:同一项目每次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 使用同一监测仪器和设备

6、; 固定观测人员。7监测频度1)坡顶水平位移监测:基坑开挖前 3步深度在5m以内,可每2d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 5m以下及基坑开挖完成后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基坑开挖至基底后一周后无明显位移时,可适当延长观测周期,每510d观测一次。2)坡顶垂直位移及建筑物沉降观测:在基坑降水时和在基坑土开挖过程中应每天观测一次。混凝土底板浇完10d以后,可每23d观测一次,直至地下室顶板完工和水位恢复。此后可每周观测 一次至回填土完工。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加密观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 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

7、较大或速率加快; 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线出现泄漏; 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加大; 临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 裂。4)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8监控报警 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控报警值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值控 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标不应超过设计限制。本基坑坡顶水平位移报警值设为25mm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设为 连续三日大于2mm/d 周围建筑物报警值以累计变形量、变形速率、差异变形量并结合裂缝观测确定本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报警值设为15mm倾斜报警值设为10mm倾斜速率报警值设为连续三日大于1mm/d阅读网请您转载分享:当出现下列情况

8、时,应立即报警:周围建筑物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1.5mm的变形裂缝;附近地面出现宽度大于 10mm勺裂缝;1)9数据记录、处理及监测成果 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原始记录不得转2)观测结果超过限差时,应进行重测。3)对各周期的观测数据及时处理,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平差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计算和精度评定。(4) 对变形的分析应将变形大小和变形速率结合起来,考察其发展 的趋势,并做出预报。5) 提交当日报表及监测报告。报表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标题应标明监测内容、测试日期与时间、报告编号等。测试数据 和成果应提

9、供测点编号、初始值、本次测试值、较上次测试的增 量值、变化速率等。对监测值的发展及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评 述,当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现场经理、施工人员,提请有关 部门关注。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 监测项目; 各测点布置图; 采用仪器和监测方法; 监测数据处理方法; 监测期间的工况; 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及发展变化情况评述; 监测结果及评价。监测方案基坑监测方案标准版图1观测点布置图阅读网请您转载分享:篇二:基坑监测规范要求基坑监测内容摘要基坑围护体系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必然会产生侧向变位,关键是侧向变位的发展趋势如何。)一般围护体系的破坏都是有预兆的,因而进行严密的基坑开挖监测非常重要

10、。经过监测可及时了解围护体系的受力状况,对设计参数进行反分析,以调整施工参数,指导下步施工,遇异情可及时采取措施。应该说,基坑监测是保证基坑安全的一个重要的措施。基坑监测规范要求如下:一、监测点布置1、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周边的中部、阳角处 及有代表性的部位;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测斜管长度不宜小 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5倍,并应大于维护墙的深度。以测斜管底 为固定起算点,管底应嵌入到稳定的土体中。2、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坑内地下水位当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 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当采用轻型井点、喷射井 点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

11、置在基坑中央和周边拐角处,监测点 数量应视具体情况确定;(2) 、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在基坑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筑、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当有止水帷幕 时,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3) 、水位观测管的管底埋置深度应在最低设计水位或最低允许 地下水位之下35mi承压水水位监测管的滤管应埋置在所测的承 压含水层中;(4) 、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3、基坑周边环境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从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周 边环境应作为监测对象。必要时尚应夸大

12、监测范围。(2) 、位于重要保护对象安全保护区范围内的监测点的布置,尚应满足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3) 、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建筑四角、沿外墙每 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不小于3个监测点;b、不同地基或基础的分界处;c、不同结构的分界处;d、变形缝、抗震缝或严重开裂处的两侧;e、新、旧建筑或高、低建筑交接处的两侧;f、 高耸构建筑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应少于4点(4) 、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应布置在建筑的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上或柱上、裂缝两侧以及其它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一侧墙体的监测点不宜少于3点。(5) 、相邻地基沉降观

13、测点可选在建筑纵横轴线或边线的延长线上,亦可选在经过建筑重心的轴线延长线上。其点位间距应视基础类型。荷载大小及地质条件,与设计人员共同确定或征求设计人员意见后确定。点位可在建筑基础深度1.5-2.0倍的距离范围内,由外墙向外由密到疏布设,但距基础最远的观测点应设置在沉降量为零的沉降临界点以外。(6) 、建筑裂缝、地表裂缝监测点应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对需要观测的裂缝,每条裂缝的监测点至少应设2个,-1 -监测规范基坑监测规范要求且宜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7) 、管线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根据管线修建年份、类型、材料

14、、尺寸及现状等情况,确定 监测点设置;b、监测点宜布置在管线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25m并宜延伸至基坑边缘以外1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管线;c、供水、煤气、暖气等压力管线宜设置直接监测点,在无法埋设 直接监测点的部位,可设置间接监测点。二、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1、深层水平位移监测(1) 、维护墙深层水平位移的监测宜采用在墙体或土体中预埋测 斜管、经过测斜仪观测各深度处水平位移的方法。(2) 、测斜仪的系统精度不宜低于0.25mm/m,分辨率不宜低于0.02mm/500mm(3) 、测斜管应在基坑开挖 1周前埋设,埋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埋设前应检查测斜管质量,测斜管连接时应保证上、下管段的导槽相互对准、顺畅,各段接头及管底保证密封;b、测斜管埋设时应保持竖直,防止发生上浮、断裂、扭转;测斜 管一对导槽的方向应与所需测量的位移方向保持一致;c、当采用钻孔法埋设时,测斜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应填充密室。(4) 、测斜仪探头置入测斜管低后,应待探头接近管内温度时再 量测,每个测斜方向均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5) 、当以上部管口作为深层水平位移的起算点时,每次监测均 应测定管口坐标的变化并修正。2、地下水位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