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59588086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加法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萍乡市湘东云程实验学校 刘方清一、课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

2、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增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等等)。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

4、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里面体验数学的生活性。四、教学流程(一)引入新知-新师播放一段世界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激情,再问“大家知道今年世界杯的冠军得主是谁?”学生回答后师给与评价,然后出示“净胜球”问题:凯旋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1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1个球。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式子表示:把赢1个球记为“1”,输1个球记为“1” ,净胜球数应是(1)(1) 0。师再问:如果该队第一场比赛输1个球,第二场比赛赢1个球.那么该队这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为多少?师引导学生用(1) (1) 0的式子说明。(二)探究新知-行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借助这两

5、个式子来探讨有理数的加法。为了更形象的说明问题,我们用 1个 表示 1,用 1个 表示 1,那么就表示0。2、师:首先我们一起来计算(+2)+(+3)。教师课件演示:先出现两个带正号的球,再出现三个带正号的球,用方框框住总共有五个带正号的球,也就是说(+2)+(+3)= +5。师问:聪明的同学们能告诉我(-2)+(-3)等于多少吗?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再回答,教师演示过程,并给与积极评价。在前两例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思考:(3)2,3(2),(4) 4三种情形。(注:此三例关键是“正负抵消”,教师教学时引导学生观察并运用这个思想)。3、师:同学们,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数轴来表示刚才这几道题的运算过程。课

6、件出示数轴,并规定正负方向。师先举例说明:先向西移动2个单位,再向西移动3个单位,则一共向西移动了5个单位。所以:(-2)+(-3)=-5。师然后让学生用数轴的方法运算(3)2,3(2),(4) 4三个式子。(注:学生在表示(3)2的移动过程时对于2可能不能正确表示。师应强调加法是“相继”活动的合并,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想想再决定到底是从原点出发还是从-3这个点出发。对于非常正确的见解,师给与积极评价。)(三)发现新知-省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刚才的五个例子: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在学生发表见解时应肯定他们朴素的语言,同时教师引导学

7、生先把他们分成三类:同号类、异号类、相反数类,再去观察他们加数与和的符号和绝对值特征。2、师生共同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把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相反数相加,和为零。师问:一个数同0相加?师生得出仍得这个数。师引导学生记一记。(四)运用新知-信1、范例讲解:例1 计算下列各题:180(10);(10)(1);5(5); 0(2).教师引导学生先观察符号特征,再教师示范写出过程。解:(1)180(10)(异号型) (18010)(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10)(1) (同号型)

8、 (101) (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对于 小题,可以让学生口答。2、解后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刚才做题时的基本思路。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炼为三句话:确定类型、确定符号、确定绝对值。3、说一说(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的符号,并说明理由:(1) (5)( 7); (2) ( 10) ( 3)(3) ( 6)(5) (4) ( 3)(8)注:此题意在强化对有理数加法的符号判断,特别是异号的情形着重反馈矫正4、练一练 1、计算下列各式:(1) (-25)+(-7); (2)(-13)+5;(3) (-23)+0; (4)45+(-45)。2、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度,白天比夜间高2

9、7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温度是多少?注:此两题意在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巩固和引导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一题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四个学生演板。做完后小组之间开展互评,正误怎样?有什么值得改 进的地方?对于第二题教师请男女两个同学比赛进行演板,师给与评价。5、想一想请根据 式子(-4)+3,举出一个恰当的生活情境;(聪明的你能举出多少种新情境?)注:此例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对于学生有创意的情境师应给与积极评价。(符合此式子的情境有很多,如:温度变化问题、足球净胜球问题、方向行走问题、收入支出问题、水位涨落问题等等)(五)反省新知-谈一谈 我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

10、反省、自我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运算时的基本思路。(六)挑战老师 师说: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认为:“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其中一个加数”。老师的说法正确吗?请聪明的你举例说明。(七)超越自我分别在右图的圆圈内填上彼此不相等的数,使得 条线上的数之和为零,你有几种填法?(八)布置作业。附:“新、行、省、信”-我的四字教育法一、“新”1、新的教学理念(“春风不让一木枯”);2、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探究”);3、新的评价体系(制定成长档案袋内设“单元知识总结”、“自己独特的解法”、“提出挑战性问题”、“探究性活动记录”、“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从而动态、全方位评价学生)。二、“行”1、有品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培养良好的情感与价值观);2、有行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参与合作和交流的意识)。三、“省”1、 及时引导学生反省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不足、偏差;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四、“信”1、培养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坚定学习数学的信念,从而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探究的意识和习惯;2、教师及时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