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59579898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2021 年度河南省高三质量检测(五)文 科 综 合 历 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第卷(选择题 共 140 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西周时期,作为卿大夫之室的私属家臣忠于家主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春秋时期,这类家臣乱的事件却屡见不鲜。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A. 卿大夫政治影响力下降B.官僚政治开始形成C.诸侯争霸加剧社会动荡 D.权力结构发生异变25.汉文帝时期,贾谊提出吏

2、为民之师师的观点,要求选用德教之官而不可独任执法之吏,认为应重视社会教化,而官吏就是推行教化的关键。这一主张 A. 深受董仲舒思想的影响B. 有助于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 C.主导了地方教育的发展D. 改变了汉代传统的治国思想26.下图所示为南宋对外贸易路线。据此可推知,南宋南宋对外贸易路线围A.海外贸易较为发达B.造船技术领先世界C. 江南经济领先全国 D. 政府倚重海外贸易27.明朝中后期,江南安徽等地的民众多仰机利,舍本逐末,唱棹转毂以游帝王之所都,而握其奇赢,休(宁)敏(县)尤夥,故贾人几遍天下。这一现象A. 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B. 推动了经济资源的流动C. 加速了地区分工的形成 D.

3、反映出社会结构的调整28.创办于19世纪 60年代的京师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外国语学校),虽然在初创时都受到传统势力的抵制,但从总体上说,后者办校比较顺利,社会反响较好。这种状况主要取决于A. 生源素质与就业机会B.社会风气C.城市主要职能与地位D.社会性质29.康有为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并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这一赞誉主要是基于严复A. 借助进化论宣传维新思想B. 明确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C.呼吁民众自强以救亡图存D. 托古改制,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30.1932年,有中国学者在谈市政管理中写道若管理得法,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并进,是很容易达于优良地步的,文化自然发扬,实

4、业自易振兴,文明的程度,亦易增高,国家的富强,亦指日可待,这一认识反映出当时 A.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人中国 B. 国人积极探索城市现代化道路 C. 城市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D.民族复兴的社会条件已经具备31.1978年以来,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如下表所示(单位%)。这一变化得益于A.农民经营自主权扩大B.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D.农村土地制度的质32.成书于6世纪的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第一编第三条规定法律是由人民批准和制定的平民会决议被等同于法律。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A.具备子现代法治注余的基本特征 B. 法律蕴含平等至上的理念 C.然法理念贯彻到具体司法案

5、例D. 政治体制深受雅典的影响33.下表所示是19世纪上半期英国国民收入统计状况摘要。由此可知.当时英国A. 工业革命滋生贫富分化现象 B. 民众生活状况日益恶化C. 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社会问题D. 自由主义思潮正在流行34.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混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普遍出现了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在此背景下产生街艺术源派是己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35.1973年9月26日,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强调缓和不是暂时现象而是国际关系根本变化的开始缓和意味着克服矛盾和来自反

6、对和平共处的阻力。葛罗米柯这一发言反映出当时苏联的主要意图是 A. 集中力量发展国内经济B. 应对中美联合的挑战C. 拉拢广大的发展中国家D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第卷 (非选择题 共 160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1950年1月6日,新中国成立不久,英国宣布自本日起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但又声称不改变同美国一起的长期目标并要继续同台湾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英双方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

7、系。1972年 3月13日,中英签署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最终建立了全面外交关系。-摘编自人民网中英建交,一场 22 年的长跑材料二十多年来,中英双边贸易额翻了二番,中国对英投资增长了20倍,两国每年人员往来翻了一番,中国在英留学生从12方人跃升至22万人。目前,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中国是英国第三大货物出口市场。-摘编自2020年9月海外网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中国驻英大使再谈中英关系坚持三条原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英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1

8、世纪以来,中英双边贸易得以发展的原因。(9分)。(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20 世纪70年代以来中英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4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关于明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来自海洋的挑战明代海贸政策演变研究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等,这些书名均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选取材料中一个论著名称或自拟一个能够反映明朝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所学知识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

9、史选修1;历史土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初期关税改革进程1913年 10 月袁世凯向列强建议成立税则修订委员会,准备修订税则,但最后不了了之。1917年9月8日协约国公使致函北洋政府,同意修订进口税则,以期将税率提高到切实值百抽五的水平。1917 年 12月北洋政府颁布国家关税条例,规定对无约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标准为;奢侈品为30%100%,无益品为20%30%,资用品为10%20%,必需品为5%10%。尽管北洋政府一再下调税额,仍未能得到列强同意1918年12 月19 日北洋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修订各国通商进口税则,将原来不足5%的关税税率,提高到接近 5%。1919年1

10、月在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代表提出了包括关税自主、撤销领事栽判权在内的7项希望条件,却仍然为列强所拒绝。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虽然列强答应允许中国提高税率,但是关税的任何提高要以裁厘为条件,可是在当时的政治情况下,裁厘显然是中央政府力所不及的。摘编自申成玉简论北洋政府初期税制现代化的努力及其子折(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统治初期关税改革的主要举措。(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政府统治初期关税改革的意义。(7 分) 46.【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美日关系在远东地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两国关系又在很大程度

11、上为两国外交理念所左右。战后初期,美国外交充满了自由主义因素,日本的外交则深受现实主义的影响并富有进攻性。受此影响,美日两国在太平洋岛屿问题和中国问题上分歧严重,双边关系也随之恶化。(美国)共和党政府上台后,现实主义始主导美国外交;而日本迫于内外环境的压力,其外交更多地展现出防御性现实主义的色彩,并积极与美国改善关系。这种外交理念的变化使得两国协调一致并解决了诸多争议性问题,促成了双边关系的缓解。摘编自戴守、石瑜珩一战后美日外交理念的转变及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格局变化的表现。(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日关系缓解的原因。(9 分

12、)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朱德润(1294-1365),平江(江苏苏州)人。工书法,师法赵孟頫、王羲之,格调道丽,笔致道健。擅山水画,师承许道宁、郭熙,所画多作溪山清远、峰岳耸秀、林木挺健,山石用卷云皴,树作蟹爪枝,颇具真实感。他儒学底蕴深厚,善诗,多写景状物,亦有触及时弊之作,如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等。元延祐六年(1319 年)冬季,他在赵孟頫的引荐下入京,其才华受到元代统治者赏识并得到重用,声名鹊起、红极一时。他曾赴高丽为官,与高丽国国王王璋、高丽国年轻大儒李齐贤的交往密切。晚年的朱德润长期归隐山林,一直为当时的士人所推崇。 摘编自李天垠元代宫廷之

13、旅沿着画家朱德润的足迹(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德润受到士人推崇的原因。(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朱德润。(9 分)20202021 年度河南省高三质量检测(五)文科综合参考答案2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家臣作乱表明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规定的传统权力结构松动、发生异变,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卿大夫等地方势力崛起,卿大夫政治影响力下降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官僚政治的相关信息,故排除 B项;材料所述是指卿大夫的家臣叛乱,不是指诸侯争霸,故排除 C项。25.B【解析】本题主

14、要考查汉代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贾谊提出让官吏来推行社会教化,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中央对地方的管控,故选B项;董仲舒思想出现于汉武帝时期,在文帝之后,敌排除A项;董仲舒新儒学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后主导了汉代地方教育的发展,改变了汉代传统的治国思想 ,故排除 C、D 两项。26.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海外贸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看出南宋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可直达欧洲、非洲,可见其海外贸易较为发达,故选A项;仅凭图中信息不能得出造船技术领先世界江南经济领先全国政府倚重海外贸易的结论,故排除 B、C、D三项。27.B【解析】本题考

15、查明代经济,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出安徽等地手工业发达和商品经济繁荣,这有助于经济资源的流动,故选B项;小农经济的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当地手王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没有体现出地区分工的趋向,故排除C项;此时的手工业和商业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不能反映出社会结构的调整,故排除 D 项。2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北京是首都,是政治中心,当时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较小;而上海是开埠城市,近代经济发展、人们思想较为开放,所以新学堂创办较为顺和;故选己项;生源素质与就业机会、社会风气均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 A、B两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王海与北京共同的社会性质,故排除 D 项。2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思想,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康有为赞赏严复是因为严复第一个介绍进化论,并借此宣传维新思想,这与他的政见相同,故选A项;严复在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