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

上传人:成考****小耿... 文档编号:159573680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对我国通讯文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著名记者是A.刘少少 B.徐铸成C.黄远生 D.邵飘萍2、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郭超人的代表作品是A.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B.华美窗帷的后面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D. 谁是最可爱的人3、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A.消息 B.解释性报道C.评论 D.深度报道4、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的作者是A.胡乔木 B.陆定一B.郭超人 D.范长

2、江5、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说明6、下列关于新闻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B.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可变因素C.考察新闻的逭要性时,出发点应该坫报道者对该事件的理解和评价D.由于新闻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所产生的直接成间接影响不同,作用不同, 因此会导致人们对新闻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差异7、关于退缓式导语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第一代导语 B.它是笫二代导语C.它出现于19世纪中期 D.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8、祁连山北的旅行文的作者

3、是A.范长江 B.邹韬奋 C.邵飘萍D.埃德加斯诺9、下列关于西方新闻文体中的“特稿”,表述不当的是A.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B.特稿的主要作用在于迅速、简明地报道最新事实C.特稿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D.在广义上,西方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新闻文体10、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A.报道刊发的时间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B.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与釆访对象尽可能在心理上接近,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C.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D.新闻报道的主题要和通过釆访收集的事实材料贴近1

4、1、“美、日汽车贸易髙级谈判今晚在日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这条导语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A.描写 B.议论C.设置悬念 D.运用对比12、运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的报道方式是A.调查性报道 B.解释性报道C.连续报道 D.补充报道13、评析新闻作品时,所谓“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体现的是下列哪两种思维方式的辩证统一?A.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 B.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C.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D.发散思维与统摄思维14、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是A.重要性原则 B.党性原则C.时新性原则 D.专业原则15、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报道的是A.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B.共产党员

5、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16、下列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有A. 上海严寒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C. 日本签字投降 D. 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E. 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7、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下列哪几个方面?A.鲜明的时代特色 B.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C.表现形式的求新性 D.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E.作者的写作背景18、党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分析评价新闻作品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A.掌握跨文化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B.尊重事实,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讲实话C.避免研究、评价新闻作品时的主观性、随意性D.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社会主义事业负责,对读者和作者负责E.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实际体验19、新闻作品的个性最突出之处在于A.真实性 B.特殊性C.个别性 D.可看性E.重要性20、实事求是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B.毛泽东思想的精髄C.邓小平理论的楮髓 D.小康社会理论的精髓E.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唯一出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