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59568727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 今天二年级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首诗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第三册)。老师创设情境,理解了盲婆婆、蝈蝈,接着揭题、读题后,然后就问:“读了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这蝈蝈是谁送的?” 师:“好的。” 生:“是怎样送的?” 师:“不错。” 生:“为什么要送?” 师:“是呀。” 也许是受了老师的鼓励,学生们越发起劲,并挖空心思起来。 生:“盲婆婆收到蝈蝈后,有什么表情?” 师:“你真会动脑筋!” 生:“盲婆婆是否爱动物,爱蝈蝈?” 师:“对呀!” 生:“蝈蝈是怎样唱歌的?” 师:“你预习得真不错!” 生:“盲婆婆有了蝈蝈,心情

2、如何?”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还真不少,好,下面就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老师范读完,又说:“想解决这些问题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用笔标出自然段的序号;3、不懂的词句打上?。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读。” 学生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几分钟后,大部分学生读了好几遍(课文很短),老师便和学生一起学了14个生字,又用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等方式读了3遍课文,老师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一提。”顿时,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提出了问题: 为什么“乐呵呵地提回了,喜滋滋地送给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它就替你唱歌”,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为什么送给盲婆婆? 为什么她会

3、看到小溪、清波? 把盲婆婆带回童年,她是不是变小了? 我怎么也没有料到学生的能量如此之大,问题如此稀奇古怪。看了一下表,面对雨后春笋般的小手,争先恐后的“我来,我来”声,微笑渐渐消失,忙匆匆打断学生,开始讨论问题。就在我和学生为蝈蝈到底会不会唱歌而纠缠不休时,下课 _响起了。 下课后,我对本节课的过程进行了反思。教学中,我的意图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让学生读题、读文后提出问题,并以此来组织教学,试图用学生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钩住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问题意

4、识。面对今天的课堂,我甚感沮丧和困惑。 课堂教学为什么会不理想呢? 首先,对学生能力估计不足。对于刚由一年级升入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还需要老师引导着,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走入课文,逐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而我未作引导就把整首诗“扔”给学生,学生未深入感悟课文,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问题当然是成堆的。虽说这一偏高的要求(“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是课标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在二年级开始渗透也未尝不可,但既是培养质疑问难意识,就应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作指导,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作归并梳理,确定本堂课着重解决的目标,再围绕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深入学习。而不是不顾学生实际

5、、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一个劲地鼓励学生提问,然后又让学生读文后讨论逐个解决。 第二,对教材特点把握不透。课文是一首诗,诗不同于一般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一一叙述清楚,诗讲究意象,想象丰富,跳跃性比较大,理解时较多地依赖学生的想象和对语言的感受力,应该说学习时比一般文章更困难一些。对于生活阅历浅、语言感受能力还不强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利用音乐、图像、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台阶,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入诗中,读诗、联想、悟情。 第三,对教学理念理解不深。让学生在读题、读文章后提出一些想了解的问题并以此组织教学,确实是一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

6、的好方法。但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有的方法,在甲地是鲜花,在乙地可能是毒草。也就是说,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都有其适应性和局限性,只有在适应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便会黯淡无光。所以,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读诗,唤起生活经验,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自读自悟,领会诗意,然后把诗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也可进行质疑问难。这样操作也同样能体现自主性、培养质疑问难意识,还更富有情趣。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片段+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