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敬畏生命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953207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报告-敬畏生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书报告-敬畏生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书报告-敬畏生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书报告-敬畏生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书报告-敬畏生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报告-敬畏生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书报告-敬畏生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究生课程读书报告及评阅书课 程 名 称:自然辨证法 读书报告等级 任课教师姓名:秦桂秀 任课教师签字:著 作 名 称 :敬畏生命重点解读章节:第二章节学 院 名 称:研究生学院专 业 名 称:口腔修复学研 究 生 姓 名:王芳导师姓名职称:邓华颉(副高)上 课 时 间:2011 年 9 月 2011 年 11 月敬畏生命读书报告阿尔贝特史怀泽的敬畏生命是一部了不起的伟大作品,它的出现为伦理学开辟了一道光明而深入的道路,它将伦理学的范畴扩展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层面。著作背景和内容概述:为了更好的解读这部作品,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伟人。阿尔贝特史怀泽(1875 1965 年) ,1875 年诞生

2、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他精通德、法两种语言,他先后获得哲学、神学和医学三个博士学位,还是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家和巴赫音乐研究专家。1904 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史怀泽听到刚果缺少医生的呼吁,决定到非洲行医。历经 9 年的学习,他在 38 岁的时候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史怀泽与妻子一起于 1913 年来到非洲,在加蓬的兰巴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 90 岁的高龄逝世。其中在 1915 年,置身非洲丛林,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从此

3、, “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成为了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对西方动物权利、素食主义、绿色和平主义的影响极其深远。阿尔贝特史怀泽也成了欧洲 20 世纪特立独行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52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在诺贝尔奖的讲坛上呼吁:“我要呼吁全人类,重视尊重生命的伦理。这种伦理,反对将所有的生物分为有价值的与没有价值的、高等的与低等的。 ”这是他几十年坚持的信念,也是敬畏生命探讨的主要的伦理内涵。敬畏生命是一本关于生命伦理学主题的小册子,由他的一些回忆录、演讲录、专著片段集合而成,内容有个人生活历程、思想与道德流脉的追忆,也有伦理与文化关系的论述,还有道德真

4、谛的阐释,字里行间同时流淌着哲学洞见与宗教悲悯。写作的基调是温宁的、谦恭的,但他并没有扔掉思想的“弹弓”,而是把它高高举起,瞄准战争狂热与技术崇拜。作为个人生活是大不幸,而作为伦理学家却是一种幸运:他亲历了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厮杀于战壕,却因为其当时的交战国德国公民的身份蹲过法国的战俘营,结交了一位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监狱长,体验了太多的痛苦、颠沛、苦役、冷酷,目睹了人类间各色的杀戮、折磨和压迫,也感受了苦难环境中烛火般细微脆弱的人间温情,由此唤起他于心灵深处对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守、贪婪与节制、文明与野蛮、征服与敬畏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反思。重点解读章节的主要思想:在本书的敬畏生命这

5、一章节中的内容,是作者第一次公开阐述敬畏生命这一伦理学。本章的开头便是“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道出了作者的伦理观,即伦理不是只是针对人的伦理,而是应扩 展 到 一 切 生 物 的 伦理 。 接 下 来 作 者 提 到 了 自 然 的 在 伦 理 上 的 矛 盾 , “它以最有意义的方式产生着无数生命,又以毫无意义的方式毁灭着它们。 ”自然界中所有所有生物都是共同的生命体,但却进行

6、着自我分裂,互相争斗和残杀;如 此 出 现 了 自然的规律与我们的道德要求发生的冲突,作者对此的思想观点是:“我们不能在一种完整的世界观和统一的上帝概念中坚定我们的德性,我们必须始终使德性免受世界观矛盾的损害。 ”作者保护着“德性” ,希望其免受损害,但是随即提出了对我们的这种意识有毁灭性的四种诱惑:休戚与共的能力和意志无济于事” 、 “不能如你所愿帮助生命” 、 “同情就是痛苦” 、 “共同体验发生在你周围的不幸是一种痛苦” 。提出这些,作者不是让我们感到无望,正好相反, “是为了不让你们麻木不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与你们的灵魂有关。如果这些表达了我内心思想的话语,能使在座的诸位撕碎世上迷惑

7、你们的假象,能使你们不再无思想地生存,不再害怕由于敬畏生命和必然认识到共同体验的重要而失去自己,那么,我就感到满足。 ”这就是本章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即尽管敬畏生命的伦理和与一切生物休戚与共的意识在自然中得不到体现,实践敬畏生命的伦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困难和阻碍,但正因为如此,它才更显重要,才会更加被需要,只有敬畏生命,才能使我们变成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有灵魂、有思想地生存的人!解读的难点问题及个人思考:本章解读的难点在于理解作者关于敬畏生命的出现对于人认识的发展的重要性的论述。部分原文为:“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

8、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这一认识是存在发展中的大事。真理和善由此出现于世,光明驱散了黑暗,人们获得了最深刻的生命概念。共同体验的生命,由此在其存在中感受到整个世界的波浪冲击,达到自我意识,结束作为个别的存在,使我们之外的生存涌入我们的生存。我们生存在世界之中,世界也生存于我们之中。这个认识包含着许多奥秘。”这段话作者把敬畏生命的伦理观的地位和能发挥的作用形象而又深刻的表述了出来。当人认识到敬畏生命,从伦理上认识到到世界上除了我们人类之外还有其他生物,承认它们与我们一样的存在性,把伦理扩

9、展到所有生物的层面,这样我们才是在认识上完整的摆脱无知的人,我们的善才是真正的善,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才是最完整最深刻的认识。换句话说,人类并不是这个星球上的唯一物种,成千上百万的其它生物和人类一样,共同演化,共同生活在这星球上,它们和人类是一样的、平等的生命体,只是戴着不同的面具而已,这样的话我们理所当然的应该像对待人类一样对待它们并相信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有情感、有不可思议的意识能力。本章还有另一解读难点,是作者关于对其它生物互助和休戚与共是人的内在必然性的论述,原文是:“这是对我们的三大诱惑,它不知不觉地毁坏着产生善的前提。提防它们。首先,你对自己说,互助和休戚与共是你的内在必然性。你能做的一

10、切,从应该被做的角度来看,始终只是沧海一粟。但对你来说,这是能赋予你生命以意义的唯一途径。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应尽你所能从事救助活动,即解救由自我分裂的生命意志给世界带来的痛苦;显然,只有自觉的人才会从事这种救助活动。如果你在任何地方减缓了人或其他生物的痛苦和畏惧,那么你能做的即使较少,也是很多。保存生命,这是唯一的幸福。”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这段话呢?由于我们是自然中共同的生命体,在地球上共同产生、共同进化、共同生存,我们与其它的生物无论是在外在还是内在早已形成了不可抹灭的联系,作为地球上主要的生命力量,我们彼此联结根本无法相互隔离,这是我们与其它生物存在的客观统一性。由于这种统一性,其它

11、生物就如同我们的手与足,共同维持着我们身体的完整性,而自然的自我分裂的意志就如同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自残,我们只有解救和减少这种自残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才能维持自身整体的健康性。我们对其它生物的救助既是内在联系的要求,也是伦理和情感上得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我们的生命的意义才得以体现。只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扩展性的讨论问题及个人观点:敬 畏 一 切 生 命 是 美 好 的 理 念 , 但 马 上 会 有 人 想 到 , 人 的 存 在 是 现 实 的 ,人 不 可 能 对 一 切 生 命 都 同 等 对 待 , 为 了 人 的 生 存 , 人 常 常 要 消

12、灭 一 些 生 命 。这 让 我 想 起 了 一 部 纪 录 片 , 叫 地 球 公 民 , 它 应 该 算 得 上 是 声 像 版 的 敬 畏 生 命 了 , 它 会 让 我 们 能 更 好 的 理 解 史 怀 哲 的 敬 畏 生 命 的 伦 理 学 。在 影 片 开 头 , 是 茫 茫 宇 宙 中 一 颗 蓝 色 的 美 丽 的 星 球 我 们 生 活 的 地 球 ,接 着 是 都 市 街 道 上 拥 挤 忙 碌 的 人 群 、 海 洋 中 五 彩 缤 纷 的 鱼 类 、 草 地 上 玩 耍 的两 只 狗 、 一 个 学 走 路 的 小 男 孩 、 野 外 的 幼 狮 、 鸟 儿 、 青

13、蛙 、 蛇 等 等 地 球 上 居住 着 的 生 命 , 在 下 一 秒 , 便 看 见 耸 向 天 空 的 烟 囱 冒 出 的 滚 滚 黑 烟 、 西 班 牙 斗牛 场 里 受 暴 力 对 待 的 野 牛 、 黑 奴 被 贩 卖 等 等 , 一 场 由 人 类 自 导 自 演 的 血 腥 恐怖 的 剧 目 拉 开 了 帷 幕 , 里 面 充 满 了 对 其 它 生 命 的 欺 凌 、 虐 待 、 伤 害 和 残 杀 ,血 淋 淋 、 赤 裸 裸 , 让 人 毛 骨 悚 然 。 其 中 让 我 印 象 极 为 深 刻 的 是 片 中 中 国 毛皮 动 物 饲 养 场 中 , 一 只 貂 活 生

14、 生 的 被 剥 掉 毛 皮 的 场 景 。 为 了 人 们 所 穿 的 皮 革 ,一 只 貂 被 吊 挂 着 , 一 个 人 从 它 的 臀 部 着 手 , 从 割 开 的 口 子 强 力 剥 拉 下 的 整 块皮 毛 , 貂 是 活 生 生 的 , 被 放 下 地 , 它 血 淋 淋 的 面 目 全 非 的 头 颅 回 头 望 了 同样 是 血 淋 淋 面 目 全 非 的 身 体 , 眼 神 奄 奄 一 息 、 恐 惧 和 绝 望 。 还 有 日 本 诱 捕的 海 豚 , 就 是 为 了 超 市 里 冒 牌 的 “鲸 鱼 肉 ”的 供 应 , 每 年 冬 天 , 捕猎者利用 声 纳 干 扰

15、 仪 诱 使 成 千 上 万 的 海 豚 到 达 他 们 所 布 下 了 罗 网 中 , 捕猎者就用渔船包围,对海豚或刺或砍,因为海豚从不抛弃受伤的亲人,所以它们就被成群的捕捉上岸,不久,毫无怜悯的被活活砍死,与此同时,学校的孩子们经过,但从孩子的样子看来,我感觉他们似乎对这种场景已经习以为常,看不到惊恐和害怕的跑开,而只是安然的走过去。这是带来的怎样的一种教育?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家的狗咬死了羊羔,父母决定把狗卖了,来买狗的是一个做狗肉生意的收购人,那只狗似乎觉察到了什么,一直没给那人逮它的机会,直到我母亲呼唤它,它才贴到我母亲脚下,一把被收购人抓到。我记得它被铁夹子夹住项颈拖上车

16、时,我 10 岁的小弟弟在旁边哭的稀里哗啦,声嘶力竭,那哭声让我印象深刻;而到后来几年,当我看到弟弟亲手吊死自己养大的灰兔来烹饪时,我意识到当初他对动物的怜悯在他心里已经不剩多少,他已忘记自己曾经那样哭泣过了。这就是现身教育带来的后果,我们必须承担的悲哀的后果。如果说我们现在对动物所作的一切的不伦理行为还不足以引起部分人的关注和承认的话,那让我们来看看在史怀哲的敬畏生命的伦理提出之前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的对人的伦理又是怎么样的呢?从过去的两次世界大战到近现代的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以及无数大大小小种族之间的冲突,死伤人数不计其数,单是在二战中被纳粹屠杀的犹太人就有 600 万,在中日战争南京大屠杀中有 30 万的中国人被屠杀。当时纳粹党卫军上校阿道夫艾希曼说:“100 个人死是灾难,500 万个人死是数字。 ”这还有何伦理可言?有人说有时候战争是无奈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