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15953199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赤诚之心点燃希望甘洒青春于三尺讲台=, 1993年参加教育工作。 在教学第一线已度过了 15个春秋,十几年来虽然岗位、 环境几经变换, 但她始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与热爱, 抱着对每一个学子健康成长的责任心, 在平凡的岗位上,尽着自己应尽的一切, 从无丝毫的懈怠、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因为她认为只有用一颗赤诚的心对待事业和生活, 才能扎扎实实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一、 为人师表,恒心锤炼素质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她一向把提高自身素养作为当一名称职教师的前提条件。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就不可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 因此, 多年来她始终

2、以政治理论为指导,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觉悟,并结合各个时期的特点,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自己教育教学行为。 她系统学习、 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学习了党和国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 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教师与“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所应负的历史重任。由于思想认识到位, 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敬业爱岗,教风端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教育科学知识不断更新,客观要求她们教育教学工作者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技能。 师范毕业后她在北冶乡刘黄

3、初中任教, 教学之余, 从没有放弃自身的学习,95 年又考取河南教育学院化学教育专业。在教学工作中,她总是精心备课,认真查资料、钻教材、研教法,吃透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把每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疑难问题都写在教案上。 教学过程一丝不苟、 严谨不懈,按学校制定的课堂纪律和讲课要求进行授课。 课外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分别给予不同内容的辅导。针对新时期学生的年龄、家庭、 学习生活的特点, 她认真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和其它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 把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她积极不断的参加教改科研活动, 对研讨中的每一个问题, 踊跃的

4、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求形成共识。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向年轻的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不耻下问。由于她艰苦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在业务能力方面,屡获主管领导的好评,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二、 育人为本,爱心洒向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 而不是为了考试, 为了分数。 十几年来,她始终把育人作为教学的神圣职责。 孜孜以求,毫不动摇。她首先教育学生要学习做人的知识,学会做人的本领,做人是一种知识, 也是一种能力。 学生在校读书、求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学会做人, 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们的人。 ”邓小

5、平同志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四有新人。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作一个中国人,作一个真人。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要学会做人,就要做能关心他人的人;作能承受困难、挫折、富于进取的人;作严于律己、待人宽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的人;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人;作堂堂正正有中国心的人。 她经常教育学生从小立大志,志当存高远,教育学生选准做人的榜样, 要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献身精神为榜样,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琐事做起,从她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同时学习办事的知识, 学会办事的本领。其次教学生以学为乐。古人曰“喜之不如好

6、之,好之不如乐之” 。获取知识本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何必要学海无涯苦做舟。 特别是高三的生活,一次次的考试、大练习几乎把学生给考“焦”了,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名言警句, 来激励他们努力奋进。 同时为了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她坚持天天和学生晨练,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学生。为搞活课堂气氛,她让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三分钟讲故事,围绕所学的知识,任意发挥,可以是小幽默、小故事、小笑话,使大家在嬉笑之余获取了知识。 在课堂上, 她经常鼓励一些胆小的同学上台做实验,如果错了,从不恶语中伤他们,而鼓励他们胆子大一点,要多多锻炼。 同时还积极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课堂, 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到企业,进行切身

7、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有就是要关心、爱护、体贴学生。 十几年来她只有一个心愿, 那就是尽心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有出息的孩子。 还在初中的时候, 她班上有一个刘强的学生,父母闹离婚,孩子无人照顾, 小刘强整日悉眉苦脸,神情呆滞, 时常闹病,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找他谈心,陪他做功课, 帮他买衣服,给他带好吃的,拿钱为他看病, 用火热的爱帮他融化了内心的坚冰,使他重新扬起了奋进的风帆。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一跃上升到第五名,还当上了三好学生。全国劳模张照华老师说过: “她们的爱应撒向每一个学生,她不愿让一个学生掉队。 ” 她始终把这句话作为她教育学生的座右铭。 十几年来, 她

8、的工作多次调动, 每到一个班级都有成绩不好、爱动不爱静的“捣蛋鬼” 。甚至有的班级被评为神仙也难教好,她却从不这样认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 要教就必须教好。 每次她都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入手, 把差生组成求进步小组每周一三五下午补课,采取提问、 辅导、改作业三优待。要真正改变他们,提高他们,绝非多花点工夫就行,需付出更大的心血。 为了上好课,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挤时间看电视、收听广播中的“校园内外” 、 “演讲比赛” 、 “智力测试”等栏目,然后把看到、听到的东西变变形式,更换内容用于教学,使学生在生动洗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在玩耍中掌握知识,寓教于她,结合学生

9、基础差、底子薄、接受知识难等特点, 她放弃生难知识, 紧扣课本,狠抓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逐渐减少了学习上的压力,感受到了学习中的快乐。 有时为了班级,为了学生, 她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而班级总会如她想的那样,有差转好,有好变为先进。而自己也同样会在教学中体会到育人的乐趣,并把它作为神圣的职责,始终坚持。三、 不记得失,痴心献给学生在山下教学时遇到过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 缴学费是他们的沉重负担,她曾多次为学生垫学费。有一个叫李龙的学生,父母离异没人管他,他只好靠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困难, 无力给他缴学费。 他在北冶乡中两年学费都是她缴的不说,就连他有病都

10、是她出钱给他治病。 一次, 她发现从不缺课的李龙没来上课,心里纳闷,赶紧跑到李龙家,发现李龙病得很厉害,由于没钱只能在家硬撑。她二话没说,回家拿钱,把李龙送进医院。后来,李龙随爷爷奶奶搬家走了,临走前,他们祖孙三口, 特意到学校向她告别。她拿出日记本送给李龙, 鼓励他好好学习,照顾好爷爷奶奶。李龙双手捧着笔记本眼含热泪,拉着她的手说: “刘老师以后她一定回来看您! ”到了高中后面对紧张的工作,她坚持出满勤, 干满点,从没有因私事耽误学生一节课。 01 年冬天她去看望一个生病的学生,途中因雪天路滑, 不幸摔倒, 第二天, 她仍然带着伤脚到校上课,一直坚持了一个多月,直到伤好她也没有请过一节假。

11、02 年的春节她患严重胃病,天天吃不下一点饭,但她仍坚持上课,只在课间时间抓紧买药治病,最后实在没办法,又把她妈接到学校帮她做饭、煎药,直到胃病基本稳定。 看到妈妈额头过早出现的白发, 她心如刀割, 母亲老了,她不仅不能孝敬她反而为了学生,要让她来服侍她。 00 年至 05 年连续五年的暑假, 她一直坚持在校负责招生, 直到开学后才利用星期天回家看看。虽然学校的生员猛增而她从未向任何人提出招生的报偿。十几年来, 她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 火一样的爱,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竭力工作, 倾注了一腔热血; 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少人这样问过她,刘老师你为什么要这样

12、工作?她的回答是,她爱她所从事的事业,她要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她所挣的工资。 也有人问她你得到了什么?她的回答是: 她看到她所教过和学生一批一批成长起来, 他们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她, 叫她一声刘老师,她就知足了。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上,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模范班主任, 并多次荣获县市学校竞赛辅导奖、论文奖。有人说“珍珠是蚌用自己的血肉磨砺而成的” 。其实成功的背后是付出、是血汗。琴弦松弛奏不也动人的乐章, 事业的追求不能有半点的偷懒,只有付出,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她将就永远把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不断探索,勇于奉献,用自己的赤诚之心点燃希望,甘洒青春于三尺讲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