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15953120 上传时间:2017-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相对运动观点解追击相遇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相对运动观点处理追及和相遇问题通常,我们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地物)作为参考系。但是,对于追及和相遇问题,往往也改选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求解非常简便。质点相对于地面运动的速度叫“绝对速度” ;将质点相对于运动参考系 ( 如相对地面运动的车;船 ) 的速度叫“相对速度” ,运动参考系相对于地面运动的速度叫“牵连速度” 。它们之间的速度关系为 v绝对 = v相对 十 v牵连 运动参考系如果相对地面的运动不是匀速的,则还有加速度,这加速度叫“牵连加速度 而质点相对于地面的加速度叫“绝对加速度” ,质点相对于运动参考系的加速度叫“相对加速度” 它们之间的加速度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式 a

2、 绝对 = a 相对 + a 牵连 例 1 航空母舰上的战斗机起飞时的最大加速度是 a=5.0m/s2,相对地面速度须达到vm=50m/s 。航空母舰以一定的速度航行,该其甲板长度 L=160m 。设飞机起飞时可看作匀加速运动,且对航母的状态没有影响。为使飞机能安全起飞,则航母的速度不得小于多少?【解析】 : 相对航母,飞机起飞时加速度 a/= a=5.0m/s2,最大位移 s/=L=160m, 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sau 2 =40m/s。为使飞机能安全起飞,航母的速度 v vm-u=10m/s。例 2 如图, A 船从赶港口 P 出发去拦截正以速度 v0 沿直线航行的船 B, P 与 B

3、所在航线的垂直距离为 a, A 船启航时, B 与 P 的距离为 b( b a) ,若忽略 A 启动的时间,并认为 A一起航就匀速运动,为使 A 船能以最小速率拦截到 B 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船应以 PC 方向运动B A 船应以 PD 方向运动C A 船的最小速率为 bav0D A 船的最小速率为 b abv220答: BC 【解析】 : A 要从 P 出发拦能截到 B, 则 A 相对 B 的运动方向应取开始时的 PB 向。而 A 相对海面的速度,应等于 A 相对 B 的速度与 B 相对海面速度的矢量和,如图所示,可见只有 A 相对海面速度 vA 对地 垂直 PB 时为最小。A C

4、P b a B D V B 对地VA 对地 VA 对 B P B 例 3 物体 A 在地面上足够高的空中以速度 v1 平抛,与此同时,物体 B在 A 正下方距离 h 处以速度 v2 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则二者在空中运动时的最近距离为A21vvh B12vvhC 22211vvvh D22212vvvh答: D 【解析】 : 由于二者加速度相同, 则二者相对匀速。 以 A 为参考系, 则 B 相对 A 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2221 vv , 方向如图 , 二者间的最近距离即为图中 AC 。例 4 如图,匀强电场的场强 E= 103V/m ,方向水平,电场中有两个带电粒子,它们的质量均为 m=1

5、 0 10-5kg, A 带负电, B 带正电,电量均为 q=1 0 10-9C开始时,两粒子在同一等势面上。 仅在电场力作用下 A 以初速度 V A0=2 m/s, 以初速度 B0=1 m/s,均沿电场方向开始运动。不计二者间的库仑力,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若用 s 表示任一时刻两粒子间的水平距离。问:当 s 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可判断哪个粒子在前面(规定图中右方为前) ,当 s 的数值在什么范围内,不可判断两粒子谁前谁后?答: s 8m,不可判谁前谁后; s 0 8m,可判必在前【解析】 :对 A : 2/2.0 smmEqaAAA ,方向向左;对 B: 2/2.0 smmEqaBBB ,方

6、向向右。则 A 相对 B 的加速度 2/4.0 smaaa BABA、 ,方向向左; A 相对 B 的初速度smvvu BABA /8.0、 ,方向向右。故 A 相对 B 做初速向右,加速度向左的“类竖直h v2 B A v1 hB v2 v1 AC V A0 VB0 aAB aB aA 上抛”运动, “最大高度” mausABABm 8.022。因此, s 8m,不可判谁前谁后; s 0 8m,可判 A 必在 B 的左边,在前。例 5 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同绕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等于 , 卫星离地面高度为 ,则:( 1) 、 两卫星运行周期之比 是多少

7、?( 2) 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正上方, 则 至少经过多少个周期与相距最远?【解析】 :( 1)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使用向心力公式可得:所以( 2)由 可知: ,即 转动得更快。则 a 相对 b 的角速度大小为baba TT22设经过时间 两卫星相距最远,则由图可得:( 、 2、 3, )其中 时对应的时间最短。所以 ,得【点评】:圆周运动中的追及和相遇问题也可“利用相对(角)位移关系列方程”。当然, 如果能直接将角位移关系转化成转动圈数关系, 运算过程更简洁, 但不如利用相对角位移关系容易理解,而且可以和直线运动中同类问题的解法统一起来,记忆比较方便。练习 1 A、 B 两

8、棒长均为 L=1m ,接近在同一竖直线上, A 的下端与 B 的上端相距 s=20m,A、 B 同时开始运动, A 做自由落体, B 做竖直上抛,初速度 0v =40m/s,不计空气阻力,则到两棒相遇时间 t1 和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时间 t2 分别为A t1=0.5s, t2=0.5s B t1=0.05s, t2=0.5s C t1=0.5s, t2=0.05s D t1=0.05s, t2=0.05s 答:由于二者加速度相同,则二者相对匀速。以 A 为参考, B 相对 A 匀速。2内空高 h 的升降机正以加速度 a( g)匀加速上升中,顶部突然一颗螺钉松脱,至落到底板上需要时间A 2ha

9、 g B 2hg a C 2ha 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 A 3.如图,物体甲从高 H 处以速度 1v 平抛,同时乙从乙距甲水平方向 s 处由地面以初速度 2v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物体在空中相遇的条件是A从抛出到相遇的时间为2HvB若要在物体乙上升中遇甲,必须 21 2,s H vv v gHH 1v2v甲乙C若要在物体乙下降中遇甲,必须 21 2,s H vv v 2gHD若相遇点离地高度为 2H ,则 2v gH答: ABD 由于二者加速度相同,则二者相对匀速,相遇时间为1vs 或2vH 。 4.两个以 20.0m/s 的速度垂直下落,一妇女以 5.0m/s 的速度向前奔跑,她感到雨

10、点从什么方向落下,速度的大小为多少?根据生活经验,人不动时,感到雨点垂直下落,人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奔跑,雨点都会向她迎面扑来,并且运动速度越快,雨点扑来的速度也越大。所以观察雨点的速度和人的运动速度有关。根据英文字母表示:地面: Earth;妇女 Woman; 雨点 Rain; 规定速度符号:RE 为雨点相对地面;WE 为人相对地面;EW 为地面相对人;RW 为雨点相对人。雨点相对人的速度 RW= EW + RE , EW = - WE 雨点相对人的速度大小为:雨点相对人的速度方向为:要使雨点不让人的鞋子受潮,雨伞的半径应大于: = h tan14 =0.375m。拓展:有一条船要过河,河位

11、于东西方向,水以的速度从西向东流动。如果船相对水的速度为 向北方行驶,从岸上的人看船向正偏东 1 运动,如何才能使以最短的时间到达对岸?5.某人以 4 /的速度向东行进时,感觉风从正北吹来。如果将速度增加一倍,则感觉风从东北方向吹来,求相对于地面的风速和风向。解:根据英文字母规定速度的意义:PE 为人相对地面;WE 为风相对地面;WP 为风相对人。根据矢量关系:WE = WP + PE , ( 1)WE = WP + PE , ( 2)其中 PE=2 PE考虑风的速度 WE 在东西方向的投影,由( 1)可得: WEcos = PE由( 2)可得: WEcos + WPcos45 =2 PE 由此可得:风的速度大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