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59446159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9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考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史) 第二分册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 1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原始农耕 A 炎黄传说 A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A 一、原始农耕 1、标志:农业革命 距今 1 万年前后的 新时期时代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 驯养牲畜, 开始 农耕 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 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条件:大河流域 河水滋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适于农业耕作 3、意义:历史性转折 食物的采集者食物的生产者 依赖、适应自然利用改造自然 4、社会 生活方式:定居

2、生活 社会结构:形成村落 5、早期农业 生产特征:稻作 农业与 旱作 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 生活特征:聚族定居,形成农耕聚落。 农业生产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稳定 的居住聚族定居 生产能力的提高、人口增加 典型: 姜寨 遗址,位于 陕西临潼 ,该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 平均分配 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6、局限 依赖自然的比例过高,自然崇拜,具有重要地位;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规模不大,发展比较缓慢;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铁器为主的生产工具,操作简便,技术含金量小; 安居乐业的定居生活,聚族而居,缺乏外界联系; 适应农业的科技不多,教育面窄,影响发明创造;

3、 需要发展的大量开垦,植被破坏,引起生态危机。(以上六点也可以归纳为中 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 二、炎黄传说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神话 传说的形式,经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而得以传承的。 1、 早期(母系氏族):盘古氏、有巢氏 、 伏羲氏 、 神农氏 三皇 2、 晚期(父系后期):炎帝、黄帝 (华夏族祖先,炎黄子孙) 五帝的部分 3、神话传说的价值:一方面具有夸张和想象的成分,可信度值得商榷;另一方面 神话和传说承载者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又有一定真实历史信息隐含其中,值得珍 视。 三、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 1、考古发掘 (P4 地图) 时间:距今

4、 5000-4000 年前, (即公元前 3000 - 公元前 2000 ) 特征: 满天星斗、 八方雄起 核心地区: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族迁徙 、 分合 、 冲突 最为集中的 区域,也是中华文明融合 、 诞生 的核心地区。 2、国家形成 玉器、墓地、随葬品差别明显 贵贱有别、 高下有序的 社会等级已经存在 古城、祭坛遗址、玉质礼器 部族间的冲突已经激化、凌驾于一般聚落 或 部落 之上的 政治实体 也已产生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第 2 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A 二里头遗址 A 夏:公元前 21 世纪公元前 16 世纪完成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

5、史转 折 (建立第一个中国的国家) 一、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1、文献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篇说: 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 ,即“ 天下为公”的社会 : 社会:大同之世 经济:公有制 政治:尧舜禹禅让制 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 ,即“天下为家”的社会 : 社会:小康之世 经济:私有制 政治:启通过世袭制建立夏朝,象征私有制确立,国家产生,夏朝完成了从原 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设官分职、军队、监狱、刑法。 2、考古 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 二里头文化遗存。 政治: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 已很明显。 经济:农业为主、饲养家

6、畜;青铜和玉质礼器 3、史学方法 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可通过二重证据法, 即 考古 与 文 献 相互印证的方法,为夏史探究提供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第 3 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司母戊鼎 A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A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甲骨文 A 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 商:公元前 16 世纪公元前 1046 年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 夏、商、西周的关 系: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前后更替的三个王朝(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一、中国社会第一个信史 由于 甲骨文 的发现和解读, 以及 河南安阳的 殷墟 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 掘,商朝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

7、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 献 、 甲骨卜辞、和 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政治制度:方国联盟 内外服制:内服(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外服(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共主联盟:商王是天下共主,方国臣服或归附,关系松散 三、青铜器 特点: 做工精良, 造型独特, 纹饰瑰丽 代表: 司母戊鼎全世界至今出土最大 875KG 四羊方尊 最精细 作用: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 ,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 、 祭祀 等重 要活动。青铜器的大小、 形制和数量组合, 是器主等级身份和 政治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 或 神灵 的

8、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 支 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四、甲骨文的发现:第一手资料 发现时间: 1899 发现地:河南安阳小屯村的 殷墟 作用: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具备汉字结构和 “六书” 规律,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商朝甲骨文印证了历史文献中关于商朝的记载,使之成为信史。 五、农业生产:饮酒极盛 石器、木器;褥田、施肥;饮酒极盛,酿酒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六、商周更替原因:酗酒造成的政治腐败 方国的众叛亲离 第二分册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 5 课:社会变

9、革与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C 一、百家争鸣 1、形成背景 当此 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 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 态度 不同, 思考方法各异,为 治理社会、 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 形成了 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2、地位 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 3、代表学派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法家: 兴起于:战国初期 ;成为统治思想:秦朝 主要思想:“法治”、 君主集权制度 主要代表:韩非 、 李斯 道家: 兴起于:春秋时期 ;成为统治思想:西汉初年 主要思想:政治观点“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哲学

10、观点事物恒变、 矛盾对立 主要代表:老子 4、关于诸子百家的评价 诸子各家都是出于治理天下的共同目的,只是各有不同的考虑、不同的思路, 就看后世的人能不能正确领悟,能不能择其善而用之。直至今天,如何判断先秦诸 子的思想价值,批判地继承,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分析和正确对待的问题。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第七分册 第一单元儒家文化与古代中国 第 1 课:先秦儒学与两汉经学 孔孟之道 C 儒学的经学化 B 1、孔孟之道 政治标准: 礼 , 社会等级秩序。 道德标准: 仁 , 克己复礼为仁, 仁者爱人。 价值标准: 义 , 人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礼的规范和 仁的精神。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11、。 孟子的主要思想:人性本善;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 思想。 荀子的主要思想:人性本恶;主张 礼法兼治、 王霸并用 。 2、儒学的经学化 汉武帝从“无为”到“有为”的思想措施: 中央:设立五经博士 将 儒学 定为 官学 在 长安 建立 太学 ,教授五经 ,从中选拔官吏。 地方:郡县 的学校也配有经师 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影响:随着儒家在官学中“独尊 ”地位的确立,经学的教授、学习,为 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 学校教 育 和 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

12、 社会 主流的意识形态。 实质: 儒表法里 儒学的经学化 代表人物:董仲舒 主要内容:思想 天人感应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政治 君权神授 伦理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 为妻纲” 仁 、 义 、 礼 、智 、信 地位: 官方意识形态 第 2 课: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B 1、思想变化原因 社会动乱,人们寄托发生变化,经学无法令人信服。 佛教中国化、道教佛教化,产生儒、道、佛的合一趋势,威胁儒学正统地位。 两宋复兴儒学,直接继承孔孟道统。 2、概念 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佛、道德同 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 、

13、 政治 、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 的高度, 就 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 致完备 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 代表人物:程颢 、程颐 、朱熹 “二程”明确提出哲学意义上的“天理”观念,认为天理是超越万物、永恒 存在的宇宙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二程”还将天理 与 礼治秩序和 伦理纲常 直接联系,称:“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 南宋的 朱熹 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发扬“二程”之学的基础上,融 会贯通诸家之说,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的核心就是天理论 ,而 关键仍落实到天理 与 人伦 的沟通。因此,他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14、。 理学家们的理论阐述确实较先秦儒学和两汉的经学严密精致得多。 同样是劝导世人遵守礼治秩序和伦理纲常,孔子凭借的是宗法关系下的血缘 亲情,虽然真切朴实,却过于简单,一旦社会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情感的纽带就会 日渐脆弱。 董仲舒依据的 “天”是神圣化的万物主宰, 虽可令人敬畏而顺从, 但一旦 信仰 基础 发生动摇,其约束力也会骤然下降。 理学家们提出的“天理” ,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万事万物的宗法则,“天理” 与儒家 伦理纲常的联结,所唤起的是建立在人们高度的理性认识和道德意识上的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出自内心的自觉 行为,显然,这样的基础是比较稳固而可靠的。 4、认识途径:“

15、格物致知”;修身公式:“正心诚意” 5、 作用(地位): 成为 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 成为 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 第 5 课:儒家文化的传播 远播西方 A 1、欧洲人士对中国文献的翻译、介绍约始于 16 世纪,耶稣会士来华后,更对儒 家经典进行系统的翻译与西传,包括大学 、 孟子 的部分译文。长期居留 中国的 利玛窦 贡鲜尤为卓著。 2、进入 17 世纪后,西方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介渐具规模,译文 日益完善。 其中,对“五经”做了部分翻译,出版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 3、至 18 世纪中叶,已有相当数量的儒学著作译本及相关介绍经传教士 之手流 向西方。当时适逢欧洲的启蒙 时代,伏尔泰

16、、狄德罗等著名思想家都对孔子 及其学说赞誉有加。 第二分册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十五课中外文化交流 东亚文化圈 A 1、唐朝与东邻朝鲜 、 日本 的交往尤为密切。新罗 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 后,常与 唐朝互遣使节,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经归国留学生的积极从传播,唐朝 文化的精髓,如律令 、科技、佛教 、 儒学 、 科举制度、学校教育等,皆被 广泛吸收。 日本 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 流学习。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 术、天文、历法等,皆予以吸收融合。 2、在 19 世纪西方影响进入之前,东亚 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 地理中心, 以 中国文化为 轴心 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 儒家文化圈。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3、宽容、开放的唐文化正是在广泛吸收 、 融会 外域文化的基础上更显其博大 恢弘 ,同时,唐文化又以强大的力度向外辐射,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出独特魅力。 第五单元中国史学的发展 第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