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59442967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 技部和建设部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的通知 精神,特制定20XX年。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 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向非 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以转移就业前职业 技能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目 标,以“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为原 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定 向输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率,加快农村劳动力 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劳务产 业开发。 二、目标任务1、培训任

2、务。全省计划完成阳光 工程示范性培训16万人,使每个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 农产业岗位技能,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2、转移输出。通过采取“定单、定向、定点”培训方式,实行培 训与转移输出互动,完成转移输出人数万人以上,确保转移 输出率达到 80姒上。3、实施时间。20XX年度。 三、培 训计划1、培训对象。年龄在 16周岁以上,具有一定的文 化基础,身体健康,有转移愿望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或新增 劳动力。2、培训工种。根据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职 教资源,以家政服务、餐厅服务、酒店服务、电子操作、电 动缝纫、建筑、计算机操作、美容、美发、保安、烹饪、物 业管理等市场需求虽大的职业为主。

3、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坚 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能力板块结合的培训模式,实行全脱产式培训。3、培训时间。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业和 不同工种,以短期技能培训为主,培训时间以达到国家职业 标准规定和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具体培训时间为15 90天。4、培训任务。20XX年我省阳光工程项目重点支持粮食 主产区、农业人口大县、省政府命名的劳务开发基地县、农 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大县,以及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全省确 定阳光工程项目示范县 20个,每县培训任务 8000人。项目 县名单、培训任务见20XX年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 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表。项目县培训单位、培训岗位和 培训人数见四川省 20XX年

4、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分解 汇总表。5、培训基地。按照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 训基地认定办法要求,县阳光工程办公室组织开展农村劳 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共认定培训基地103个,其中农业系统20个,教育系统61个, 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2个,建设系统2个,科技系统1个, 其他系统7个。分性质看,公办教育培训机构80个,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3个。培训规模28万人,输出规模23万人。 培训基地认定情况见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汇总 表。 根据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实行培训项目招标制度,县阳光工程办 公室制定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办法,面向被认定

5、的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基地,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项目招标,择优确 定培训单位,下达培训任务。全省20个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县通过严格招标,共确定培训单位89个,其中农业系统 20个,开设培训岗位149个,承担培训任务 78250人;教育系 统49个,开设培训岗位 267个,承担培训任务 60350人; 劳动和社会保障系统11个,开设培训岗位 72个,承担培训 任务12800人;建设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培 训任务1500人;科技系统1个,开设培训岗位1个,承担 培训任务200人;其他系统7个,开设培训岗位16个,承 担培训任务6900人。6、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根据培训任 务、工种、培训

6、时间等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 详细、规范、操作性强的教学实施计划,并报县阳光工程办 公室审核备案。县阳光工程办公室汇总各培训单位教学实施 计划,编制全县综合性的教学计划,培训单位按综合性教学 计划实施。7、培训经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 行政府财政资金补助与农民个人分担相结合。中央补助培训 资金1600万元。省级财政安排培训资金 1500万元。市、县 根据地方财力情况安排补助资金。各地严格按照财政部、农 业部制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要求,加强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了专门的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8、考核发证。学员培

7、训结束后,由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发放培 训合格证书。凡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学员,培训单位积 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证书。四、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管理机构。为切实加 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省级成立由 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 科技厅、省建设厅等部门参加的省阳光工程指导小组,在省 农业厅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各市、州和20个项目实施县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教育、 劳动和社会保障、科技、建设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阳光工程 指导小组,设立阳光工程办公室。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确 定专人具体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

8、培训,确保阳光工程项目顺 利实施。2、健全制度,确保项目规范实施。根据四川省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四川 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规定,加强农村劳动 力转移培训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度、行政 领导责任人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度、阳光工程公示制度、 培训券发放制度、培训台帐和转移台帐制度、项目季度报告 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制度、项目实施监管制度和农村劳动力 转移培训政策扶持制度。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考核机制,实行阳光工程目标管理责任制, 省阳光工程办公室与 20 个项目县人民政府,县阳光工程办公室与乡镇和培训单位层 层签订培训任务合同书,明确职责,一级向一

9、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3、强化监管,提高培训转移实效。切实加强对 项目管理机构和项目培训机构的监管。重点监督项目资金的 使用,确保财政扶持资金足额补助到农民个人;重点监督培 训任务的落实,防止弄虚作假;重点监督项目法人,确保责 任落实;重点监督项目管理,确保管理制度落实。省和地方 各级阳光工程办公室采取暗访等方式,加强项目实施监管, 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县实行曝光和通报;组织人员不定期 抽查,重点检查项目的培训质虽和转移效果;实行项目季度 报告制度,了解督促培训进度;通过四川农民工培训就业信 息网公布各地承担任务的培训单位、培训任务、转移输出人 数和学员转移输出地点,由社会广泛监督。4、营造声

10、势,加大舆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广播、板报、 专栏、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咨询服务台等多种形式,大力宣 传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形成广泛的社 会影响,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培训工作的重视,调动农民 参加培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阳光工程项目顺利实施营造 良好氛围。加大在中央、省和地方媒体上的宣传力度,广泛 宣传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好的机制、模式、经验和 做法。及时向全国阳光工程办公室、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 训网、四川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网报送培训动态和经验材料。编发阳光工程培训简报,积极指导各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5、培育品牌,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有计划、 有步骤地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充分发挥品牌 在带动劳务输出方面的示范效应,重点培育“川妹子”、厨”、“川建工”、“川技工”等一批有影响的劳务品牌。各级政府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转移输出 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地方政府搭建劳务输出平台,实现集 团化和有序化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确保培训人 员转移输出,强化培训机构在转移输出方面的主体职责,充 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和职业介绍机构、用工单位、劳动力 市场、劳务经纪人的对接,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做到招生 一批、培训一批、转移一批、安置一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 移,做大做强劳务开发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