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59414252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讲话同志们: 前不久,省厅在*召开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我局程清副局长和培训就业科、养老失业科、就业服务中心、职介中心等科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精神,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确保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完成,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积极开展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达到了预期

2、的目标,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暨社保扩面征缴工作会议上,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我市的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主要取得如下成绩: (一)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1-9月,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6839个,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是积极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按照“体现公平、惠及城乡、降低门槛、突出特色”的工作要求,分别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市级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扩大了扶持政策的覆盖面。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收费减免、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再就业资金

3、管理等五个配套文件,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积极贯彻落实。今年1-9月全市累计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6450人次,累计受惠金额295万元;核发社保和岗位补贴433.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万元。 二是就业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完善“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将“再就业援助月”、“技能岗位对接”、“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就业援助专项活动转为每月开展的常规行动。今年1-9月全市累计举办劳务集市及各类型的专场招聘会285场次,累计12.7万人次进场求职,3.9万人次求职成功;共帮助了448名“4050”人员,276名“低保家庭

4、”人员和145名“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为224名从事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申请了社保补贴。 三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质量创新年”活动成效显著,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全部建立。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城乡者就业和失业登记行为,7月份我市启动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的发放,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19369本。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出台了城乡统筹就业实施意见和茂名市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今年1-9月份止,全市共组织了9243名农村青年参

5、加免费培训并100%推荐就业。在巩固壮大*、深圳、中山、东莞等地劳务输出安置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网点,扩大安置量,全市建立了32个劳务输出基地。 四是组织实施“大培训-广就业”。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市经培训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23034人。全力以赴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全市累计减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871人次。着力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全市有281人参加了创业培训,有163人实现了创业。抓紧抓好智力扶贫工作,*年以来全市共招收了4440名贫困学生免费读技校,到目前止,已有1343名学生毕业并全部就业,人均收入1200元左右,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6、的目的。 五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中办发*15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资福利、户口迁移、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全市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我局依托接收茂石化公司原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区和依托就业培训中心现成教学区基础上进行改建升级,开始筹备茂名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制订了茂名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试行办法并已通过市政府发布实施,第一次在市级建立起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和表彰制度。 六是技工教育跃上新台阶。*年以前,全市没有一所合格的技工学校,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市技校尤其是市直的市技工学校、市二技、市交通技工学校等

7、三所技工学校的发展一年一台阶、年年新面貌。市技校、市二技、市交通技校等三所技工学校*年底被评为省一类技校、*年初被评为省重点技工学校、今年又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这使我市成为全省同时拥有三所国重技校的三个地级市之一。目前,全市7所技工学校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市技校、市第二技校、市交通技校为骨干,层次结构相对合理,专业设置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技工教育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我市技工学校连年招生人数名列全省前三名,今年全市技校在校生人数由*年的5000多人增加到了2万多人,翻了4倍多,全市技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8%以上,而技校培养的90%以上的学生是农民子女,通过技校的培养,大量的农民子女实现了就

8、业,为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农民工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农民工工作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均已成立了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农民工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农民工工作。为明确城乡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我局代政府起草茂名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报政府待发。 二是按照“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的要求,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市共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招聘会48场,对进城农民工一律免费提供求职登

9、记、职业指导、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并对初次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免费开展进城务工常识等引导性培训。派发“春风卡”等宣传资料45000多份,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14114人次,其中介绍成功5658人。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目前已有666名外省籍在岗农民工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并领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和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工作方案。到今年9月底,全市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到6693人和4530人。 (三)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劳动保障“六个一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楼”方面: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服务大楼的建设,建立了

10、仲裁庭、信访大厅、行政服务大厅和配置了现代化办公设备,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树立了劳动保障新形象,增强了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一场”方面:我市劳动力建设规范、设备较为完善,最近,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要求,为整合人力资源、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市级劳动力市场已更名为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了工作业务范围,市人力资源市场2700平方米,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招聘卡位从54个增到70个,每个卡位都配置了电子信息显示屏,开通了远程招聘系统,可同时容纳3000多人进场求职应聘。全市共建成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7个,总面积达7010平方米,全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一所”方面:全

11、市110个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都按照“六到位”、“八统一”的要求进行建设,配置了电脑、电话、传真机和打印机,其中88个事务所实现了与省、市、县、镇(街道)四级信息联网。“一校”方面:市二技创建国重工程进展顺利,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有教室140多个、可容纳10000名学生同时上课的教学楼和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就餐的第一饭堂已建成使用,新学生宿舍和第二饭堂等二期工程也已完工。“一网”方面:就业信息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并覆盖到80%的街道和乡镇,市级数据中心机房扩建到了230多平方米,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硬件平台已建成运行;社保信息网实现了全市联网。“一线”方

12、面:我市各级均已开展了“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热线,实行语音自动查询和人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劳动保障业务举报投诉,国家和省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咨询、业务办理程序、社会保险业务办理查询以及职业介绍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到了民众心声句句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我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特别是战斗在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今后的工作也将更加繁重,需要我们努力拚搏。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培训就业和农

13、民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年是我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面临着很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首先是培训就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和“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实施意见也将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列为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任务和具体要求。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被列为我省今后五年努力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提出要“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群众基本生

14、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实施农村青年和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等工程,着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被征地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在刚结束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更把就业工作单独列一条来讲。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15、。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可以看出,中央对培训就业工作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几年来,国家和省还出台了多个培训就业和农民工相关政策文件,尤其是就业促进法出台,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就业政策的法律地位,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位置更加突出,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其次是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每年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达5万个,为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再次是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

16、步健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市培训就业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公共就业服务资源配置与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公共就业服务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不同群体就业诉求多元化的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的机制、体制、质量、效率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二是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的现状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机构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与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筹措与促进就业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市,*年筹措的再就业资金有限,个别地方落实政策不积极,出现再就业资金支出难。农民工工作“四个不到位”:一是机构建设不到位。农民工工作专门领导机构不健全,未能起到组织协调作用。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仍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