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

上传人:东****0 文档编号:159397195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PDF 页数:99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基学习总结2(1)——【中级导游 精】(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1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 2005 年的考题(共 9 分) 单选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为主体的文化。 C A.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 B.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 C.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D.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 2、我国京剧脸谱表示“忠勇” 、 “奸诈”的象征颜色分别是( ) 。 B A. 黄色、黑色 B. 红色、白色 C. 赭色、银色 D. 黑色、白色 3、构成中国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是() 。 C A. 汉字的笔墨 B. 汉字的笔韵 C. 汉字的体势 D. 汉字的意蕴 4、从今文字的书体演变来看,行书是由()变化而来

2、的。 A A. 楷书 B. 草书 C. 隶书 D. 篆书 5、20 世纪我国画坛“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A. 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 B. 程十发、唐云、齐白石 C. 黄宾虹、齐白石、程十发 D. 傅抱石、刘海粟、唐云 多选题 51、下列选项中,属于儒家创始人孔子经典言论的有() 。 BDE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仁者,爱人 C. 以德行仁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E. 有教无类 52、下列选项中,依次为黄梅戏、豫剧、越剧、粤剧著名表演艺术家的有( ) 。 BD A.成兆才、马金凤、尹桂芳、千里驹 B.严凤英、常香玉、袁雪芬、红线女 C.黄新德、常香玉、傅全香

3、、俞振飞 D.韩再芬、马金凤、茅威涛、马师曾 E.千里驹、马金凤、戚雅仙、红线女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 判断题 71、传统京剧中常见角色有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其中“生”是京剧表演中惟一的扮演女性人物的行当。 72、诗、书、画、印结合,既是中国绘画的一个基本技法,又是欣赏中国绘画应掌握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绘画 区别于西方绘画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了解 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 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 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文化内容熟悉 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种文

4、化形式的具体表现) (二) 中国传统文化六大特色熟悉 p.4P.9 1、时间视角:历史悠久、传承连续而完整; 2、空间视角:地域的多样性和民族的多元性; 3、主体: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融合; 4、范围和深度:内容广泛、内涵精深; 5、开放性:胸怀广阔、海纳百川、兼收并蓄; 6、世界地位:世界古代东方文化的代表。 二、中国古代思想流派 (一)简述了解 夏以前:尧舜 “禅让” 公天下 “三易” :夏代“连山易” 、殷代“归藏易” 、西周“周易” “儒易” :春秋时儒家学派继承的易学; “道易” :道教产生后以太极八卦图为其标记。 研究流派: “学理易” 探究易理 “术数易” 发展占筮(shi)之

5、术 夏、商、西周“三代”产生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思想体系;(p.11-12)【掌握】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3 其一: 八卦易学体系 八 卦(传伏羲创): 乾、坤、坎、离、艮、兑、震、巽 自然事物和现象: 天、地、水、火、山、泽、雷、风 其二:阴阳五行体系 一阴一阳谓之道,平衡则顺,平衡打破则反常; 相克:金 木 土 水 火 金 相生:金 水 木 火 土 金 墨家熟悉:春秋时 墨翟创 “天志”观基础上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代表了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 兵家熟悉 :春秋时 孙武; 战国时 孙膑 孙武 “孙子兵法”十三篇 孙膑 “孙膑兵法” 法家熟悉 :战国中期形成,

6、集大成者韩非子 法与国家治理的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学术思想流派了解: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家、杂家、杨朱学派等 (二) 儒家思想流派(2000 多年来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 1、孔子学说(春秋末期) 熟悉 有关典籍: 论语 、 易传 、 仪礼 、 礼记 、 春秋左传 (1) “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 “仁人”是最高尚的人格; “仁政”是最理想的统治。 (2) “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功用是“整民” , “政之舆” 。 (3 )认知观: “学而知之” , “学而时习之” ; 教育观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等; 修身观 : “修齐治平” ,即修身,齐家,治国,

7、平天下 2、儒家流派的发展演变了解 (1) 熟悉战国 孟子 “仁政” 把孔子这一学说发展为系统的理论, “以德行仁” 掌握 “民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掌握 “性善” 人之初,性本善; “仁、义、礼、智” 掌握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4 掌握修身名言“三不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苦劳饿空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 熟悉汉代 董仲舒 “谶纬说” 将谶语与经学说结合,天人感应;神化; 掌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宋明理(心)学掌握 两宋 周敦颐、程颐与

8、程颢、张载、朱熹(理或道学) 周、程、朱主张宇宙本原是天理; “格物致知” 、 “知行合一”的 认识论;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礼教。 张主张 气为宇宙本源(唯物论)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代 王阳明(心学) “心即理” 、 “四句教”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宋明理学融儒、释、道为一体 (4)熟悉现代新儒学掌握 20 世纪 20 年代 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 以儒家学说为主干,吸收道家、佛家心性之学,尤其借助西方科学思想和方法所构建 (三)道家思想流派 道家掌握 春秋时期 创始人 老子 战国时期 以庄

9、子为代表 魏晋时期 “玄学” “贵无”派: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 “贵有”派: (道教与道家不同,道教借老子为道德经 ,把道家学术思想改变为宗教神学) 、老子思想 核心存在于老子一书中,关键在于“道” 。 : “道”的主要内容: “道”是宇宙本源,又是宇宙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运行的规律。哲学上主静、取弱、 居柔,因条件改变而制动胜强而克刚,体现了正与反斗争转化的辨证思想。熟悉 治理国家应“无为而治” 。 、庄子思想熟悉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5 “自恣适己” , “无用之用”之道, “庄生梦蝶” “超世” 、 “顺世” 、 “游世” (四)佛教思想流派 中原佛教的八大宗派: 天台宗法华经

10、大智度论 中论,三论宗中论 百论 十二门论 唯识宗,华严宗华严经,律 宗四分律,密 宗大日经 金刚顶经 ,净土宗 南无阿弥陀佛,禅 宗 、净土宗和禅宗的要义掌握 净土宗:认为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可借助佛力与念佛所行之业力结合,往生净土。 禅宗:主张以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性,见性成佛”的“顿悟”观。 、魏晋时儒、道、佛三家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格局 掌握 三、中国戏剧 (一)中国戏剧的产生、发展了解 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舞蹈 奴隶社会:祭祀性歌舞, “优孟衣冠” 封建社会:汉代“百戏” 盛唐: “参军戏” 、 “歌舞戏” 、训练艺人的组织梨园 宋金:多种

11、形式歌舞杂戏融合产生“宋杂剧” ,中国戏剧基本形成。 元代: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也称“元曲” 。 明代:南戏发展成为传奇。 清代:四大徽班进京,形成京剧。熟悉 (二)京剧() 、形成了解: 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进京。徽班以唱徽调(以二黄调为主腔调)为主。 清嘉庆道光年间,以唱西皮腔为主的湖北汉调艺人进京,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出现徽汉合流。 道光十四年前后,皮黄腔即京剧形成。 、虚拟性的程式化特点() 熟悉 规律性;规范性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6 、流派、名家()熟悉 咸丰同治年间: “老三鼎甲”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等 光绪年间: “后三鼎甲”

12、: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 民国初年: “四大须生” :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海派:王鸿寿、汪笑侬、盖叫天、周信芳等 、京剧的角色、脸谱等()掌握 ()角色: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 旦表演女性人物的行当 净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花脸) 丑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粉,扮演人物种类繁多 ()脸谱 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主要用于净角,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的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为剧情服务。 () “四功五法” 四功唱(唱功) 、念(道白) 、做(表演) 、打(武打) 五法手(手势) 、眼(眼神) 、身(身段) 、步(台步) 、法(上述四种技艺的规格和方法) ()四大名

13、旦(2)掌握 梅兰芳:嗓音圆润,唱腔流畅大方扮相典雅,世称“梅派” , 贵妃醉酒 程砚秋:唱腔幽咽婉转、回肠荡气,世称“程派” , 琐麟囊 。 荀慧生:扮相俏丽娇媚,做派活泼洒脱,世称“荀派” , 红娘 。 尚小云:嗓音宽亮,行腔刚健峭拔,吐字清晰爽利,世称“尚派” , 梁红玉 。 剧种 产生时代 流行地区 代表剧目 著名演员 昆剧 明初 昆山 十五贯 俞振飞 黄梅 戏清乾隆末期安徽和湖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打猪草 天仙配 女驸马严凤英黄新德韩再芬 豫剧 明代 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穆桂英挂帅 、 朝阳沟常香玉马金凤 旗开得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7 越剧 清道光末年 浙江、上海以及许多省区

14、的大城市梁山伯与祝英台 红楼梦 祥林嫂袁雪芬尹桂芳 傅全香茅威涛 粤剧 清初 广东、广西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 关汉卿 搜书院千里驹马师曾红线女 秦腔明中叶以前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血泪仇 赵氏孤儿 三滴血 川剧清乾隆末期 四川和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柳荫记 夫妻桥 汉剧 清 湖北及河南、湖南、陕西、四川都分地区宇宙锋 晋剧 清咸丰、同治山西、内蒙古和冀北、陕北等地 打金枝 三上桃峰 湖南花鼓戏 清末 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广东等省 江西采茶戏 清末 江西和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 藏戏 14 世纪末、15 世纪初西藏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地区朗莎雯波 、 文成公主 、 诺桑王子 评剧 9 世纪末河北马寡妇开店 、 老妈开嗙 、 黑猫告状 、 杨三姐告状月明珠、金开芳 (四)话剧熟悉 舶来的西方戏剧品种, “五四”之后,欧阳予倩等人将西方现代戏剧经验引入国内,为中国话剧奠定基础。 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获虎之夜 、 名优之死 曹禺:中国现代杰出戏剧家, 雷雨 、 日出 、 原野 、 北京人等 四、中国书法 汉字书体及其演变中国书法的特色中国书法流派、代表人物及著名书法作品怎样欣赏中国书法 (一)汉字书体及其演变(P42) 1、汉字的起源了解: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