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593692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考生物一轮课后限时练:第讲生态系统的功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后限时练 (三十三)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计时: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5 分)1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提倡素食即人直接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从生 产者到人类只有两个营养级,因此, 缩短

2、了食物链,可以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减少能量的散失,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 1 千克的草,则这 1 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 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 A 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 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 B 项错误;生产 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

3、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 C 项 正确;生态系 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 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 D项错误。答案C3.2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 2 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初级消费者B 为分解者CE 1 为太阳能,E 2 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构成的,不包括分解者,生产者位于金字塔的底层,所以 A、B 项错。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是不循环的,不能循环利用,D 项错 。E2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释放出的热能,E 1为太阳能。答案C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

4、能用如图表示的是()选项 表示内容 甲 乙 丙A 碳元素的流向 消费者 CO2 库 生产者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浆 淋巴 组织液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解析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血管形成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淋巴最终汇入血浆。若 图代表的是能量流动,则生产者的能量可以流向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但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若图 代表的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甲是下丘脑,乙是垂3体,丙是甲状腺。答案A5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蝗虫的能量流动情

5、况,下图表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 为 b 和 d 的重合区域,e 与 b、d 为并列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项目 能量(J)蝗虫吃掉的植物所含能量 419蝗虫粪便含有的能量 219蝗虫呼吸消耗的能量 146用于蝗虫生长的能量 54A.蝗虫从植物获取了 200 J 的能量B图中的 e 表示植物未被利用的能量,则字母 c 的数值等于 219 JC图中字母 bd e 代表植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蝗虫从植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流动是不可循环的解析流入蝗虫的能量指吃掉的植物所含能量减去粪便(未吸收)中所含的能量,所以 A 正确。由题干括号中内容提示,可知图中 a

6、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 代表未利用的能量,b 和 d 可分别代表被下一级生物吃掉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所以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应为图中的 bd e c。答案C46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下列选项中,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 C 获得能量最多的是 ()AE 增多、D 增多、A 减少BD 减少、B 减少、A 减少CE 减少、D 减少、A 减少DA 减少、D 增多、E 减少解析该食物网如图: ,D 增多使系统总能量增多,而 A 减少导致最终流向 C 的能量增加;E 减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 C。所以 A 减少、D 增多、E 减少时,物种 C 获得

7、能量最多。答案D7(2014抚顺市六校期中考试)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C不可以,因为食物形成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散失了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大部分能量被各营养级的生物呼吸消耗掉,5故 C 项正确。答案C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 “”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A 是生产者,B、D、E 是消费者,C

8、 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E 每增加 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 25 kg 的 A解析图中 A 是生产者,D、 E 是消费者,B 是分解者,C 是大气中的 CO2库。生 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此图中的食物链为 AD E, E 要增加 1kg 的体重,至少需要 10.20.225 kg 的 A。答案D9.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甲、丙、丁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B从捕食关系分析,能量最少的是图中丙所处的营养级C甲丁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0%20%D甲乙和

9、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相同,但对应的生理反应不同解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丁是消费者,乙是大气中的 CO2库,三大功能类群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 A 项正确;分解者丙不参与构成食物链,故 B 项错误;甲为第一营养级,丁 为第二营养级,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 10%20%,故 C 项正确;甲 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均为 CO2,但在甲乙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为呼吸作用,而在乙甲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主要为光合作用,故D 项正确。答案B10(2014豫东、豫北十校高中阶段考试)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蚕

10、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影响养蚕效益的重要因素7B一棵桑树上有成千上万条蚕,但它们的能量关系不会构成倒金字塔C图中 CAB,C 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桑树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 1C 1D 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 B 表示,图中的 C 表示 净光合作用,B 1C 1 D1 属于蚕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桑 树蚕的能量传递 效率为(A 1B 1C 1D 1)/A,故 D 项错误。答案D11下图为某人工松林 18 年间能量流动情况

11、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 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 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 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解析图中“能量 Q”是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 项错误;从图中信息可知,从生产者到动 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极低,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应人工补充能量,B 项错误;分解者 获得的能量中还有动物流向的能量, C 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消8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物质的循环,D 项正确。答案D12(2014东城区检测)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 kJ/(m2

12、a)。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 20 810 kJ/(m2a)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20 810 kJ/(m2a),A 项正确;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80/3 370100%11.3%, B 项正确;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实现的,C 项错误

1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与输出不处于平衡状态,群落还没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D 项正确。答案C13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E 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 1、E 2、 E3 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9A该食物网中存在 4 条食物链B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 1E 2E 3)/EC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 E1/ED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选项 A,该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选项 B,牲畜、昆虫、鼠属于第二营养级,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

14、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即(E 1E 2E 3)/E;选项 C,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第二营养级中牲畜的能量;选项 D,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35 分)14(18 分)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及彼此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10(1)图中由于缺少_和_,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2)图中食物网中仙人掌属于生态系统的_(成分),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3)该食物网中碳元素以_的形式流动,动力是_。(4)若该图是食物网内能量流动的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则流入该食物网

15、中的总能量是_,/的值表示_。解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仙人掌和矮灌木是生产者。鹰捕食蛇,同时鹰和蛇又都捕食金花鼠和老鼠,故二者的种 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关系。食物网、食物链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流 动, 动力是能量流动。仙人掌和矮灌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进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老鼠从蚂蚁中同化的能量, 是蚂蚁从矮灌木中同化的能量,故 /的值是老鼠和蚂蚁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2)生产者捕食和竞争11(3)有机物能量流动(4)仙人掌和矮灌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蚂蚁老鼠的能量传递效率15(17 分) 如图 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雪兔和狼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 1/2 来自雷鸟,1/8 来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