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废弃汉字或保留一部分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文化教育的得失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5936769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彻底废弃汉字或保留一部分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文化教育的得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彻底废弃汉字或保留一部分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文化教育的得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彻底废弃汉字或保留一部分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文化教育的得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彻底废弃汉字或保留一部分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文化教育的得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彻底废弃汉字或保留一部分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文化教育的得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彻底废弃汉字或保留一部分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文化教育的影响汉字,这一种表意文字不仅仅存在于中国,它也存在于日本、韩国及越南等一些东亚国家,它是在 1000 多年前由中国传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一些历史原因,越南废弃了汉字,转用表音的拉丁文;韩国也在 1948 年独立后逐渐废弃了汉字,转用朝鲜表音字;而日本则是保留了一部分汉字,使其与假名共同使用。这种废弃汉字的举措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呢?在这里我将详细的谈谈彻底废弃汉字对于韩国文化教育的影响,而对于保留部分汉字对于日本文化的影响做简单的介绍。一、保留一部分汉字对日本文化教育的影响日本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个国家之一,在战前日本一直使用着汉字来

2、作为书写文字。而二战结束后,日本受美国的支配,日渐西化,当时也提出了废除汉字的提议,但考虑到种种原因,从废除汉字变为了保留一部分常用汉字,也就是现今日本语中的当用汉字。而这一举措,我认为它对日本的文化教育来说是利大于弊。汉字存在于日本已有 1600 多年的历史,日本重要的典籍和文物都是由汉字载录,而贸贸然地废弃汉字就相当于要切断历史,也就是让日本人与他们的传统文化相隔绝。此外儒家思想在日本影响也很大,汉字与儒家有关,与忠君爱国有关,日本天皇和祖宗的名字也是由汉字所书写,废了汉字也算是等于数典忘祖。这对于日本的文化教育可以说是十分不利的。而日本采取保留一部分汉字的做法,则可以使日本的传统文化得以

3、继续保存,且对于日本的文化教育也十分有利。至于弊端吧,由于所教汉字的字数有所限制,学生能使用的汉字变得贫乏起来,这使得日本语的表现能力有所下降。但相对于韩国的去汉字化来说,日本的这一举措已经算是不错了。二、废弃汉字对韩国文化教育的影响韩国在 1948 年独立后,为了弘扬民族精神,政府制定了朝鲜拼音文字专法,规定了以表音字为专用文字。但鉴于历史原因,暂时允许兼用汉字。在 1970 年后,韩国小学、中学教科书中完全废弃汉字,完全使用朝鲜表音字,在其后 30年中,小学完全取消了汉字,仅在初高中教授学生 1800 个汉字。这一原因使得韩国 20-40 岁的人几乎都不懂得汉字。而这一举措可以说是有利有弊

4、,但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我先说废弃汉字对韩国文化教育的有利之处吧。韩国表音字由 10 个元音和14 个子音组成,简单易学,即使是外国人只要掌握了拼写组合方法也能正确诵读。这种简单易学为普及教育、文化大众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懂得韩文的民众都能够读得懂用韩字出版的报刊和书籍。此外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字,这也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再来就是它的弊端。朝鲜表音字属于表音文字,它不具备表意功能,这也成了它的极大缺陷。如果用朝鲜表音字来记录事情,有时会造成一些混乱,因为同音异义字太多了。以韩国的姓氏为例,郑和丁,姜和康,柳和俞,林和任等均是同音,这如果不用汉字写出来的话,就有可能给别人造成换了个祖宗的尴尬局面。姓

5、氏尚且如此,那么单词中的同音异义词更是多了,例如故事、古寺、考查、古辞、告辞、枯死等 22 个单词同音,这种同音异义使得人们有时阅读时对其表达的意思要进行一番猜测,感觉就像我们看一篇全部由拼音写成的文章。若是用汉字我们能够很好的从字形上辨认出其区别,但表音文字不具备这种功能。我在一篇文章上看到了一个这样的调查,问及学生对于现行的教科书(即全用朝鲜拼音文字)持何看法时,95%以上的学生表示可以迅速阅读,但不解其意。而教育对于汉字的不重视,导致了当代年青人汉字识别能力很差,以我以前看的一个韩国综艺节目我们结婚了来做例子吧,其中一对假想夫妇接到任务卡片,上面的任务是用韩文和部分汉字书写的,汉字部分是

6、他们这次任务的地点以及要做什么,而单单这几个汉字就把他们难住了,不得不上网查找,而且还是对着任务卡片上的汉字一笔一划的画上去的。面对这些情况,我觉得韩国彻底废除汉字对于他们的文化教育有着很大的弊端。我们知道韩国的许多古藉和史料都是由汉字书写的,彻底废除汉字这就意味着浩如烟海的韩国古籍将会变成一本本天书,而没有几个韩国人能够读得懂,这无疑是使韩国的历史和文化陷入一个巨大的危机中,如此下去,韩国的古文化将葬送在这一代人的手中。这对于韩国的文化教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三、结语当初,韩国和日本对汉字的处理政策都是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衰落,而现今中国这头沉睡的东方巨龙正在慢慢的醒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也逐步抬高,对世界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加强,对于韩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来说,我们蕴藏着宝贵的商机,因而汉字对于韩国和日本的教育来说也逐渐重要起来。重视汉字教育,不仅能够给韩国和日本带来许多商业机会,对于他们自身的文化教育而言也是有好处的。对于一个自古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来说,彻底的去汉字化对于本国的文化教育来说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而我觉得日本在处理汉字问题上要比韩国要明智的多。四、参考文献1 周四川.汉字存废的利弊 南韩鲜论辩方遒.J.汉字文化.1991 第 2 期2 南广佑(南朝鲜).废除汉字,利少弊多论国字(谚文)与汉字并用.J.汉字文化.1991 第 4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