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1593454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3章第2节氮的循环(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一化学第三章 第二节 氮的循环导学案编写:马国华 审核:高一化学组 使用时间:2012-9 编号:XXX第一课时 氮气的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氮的循环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2、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及掌握氮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物理性质,掌握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学习重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课前预习区1、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循环方式,请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画出氮的一个循环的主要环节2、整理出氮循环中含氮物质的离子符号及化合价。3、根据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及氮气的化合价并联系生

2、活实际,预测 N2 性质如何?4、通过预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 N2是做了氧化剂还是还原剂?5、什么是氮的固定?有哪两种形式?6、据你所知,氮气有哪些用途?课堂探究区一、自然界中的氮的循环交流 归纳课前预习区的相关知识。得出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及雷雨发庄稼的化学方程式2二、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1、氮气:【问题组一】1、根据你的知识积累,氮气应该有哪些物理性质?2、根据物质的分类和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氮气应该具有哪些化学性质?3、什么叫氮的固定?氮气有哪些重要用途?归纳总结 12、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实验:展示一瓶一氧化氮,打开集气瓶,观察现象。后加水,振荡,再

3、观察现象。【问题组二】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区别是什么?2、一氧化氮怎样转化成二氧化氮?3、NO 的检验方法?三、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1、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2、根据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中氮的化合价分析思考如何处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尾气?课堂小结课堂检测区1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没有毒B二氧化氮溶于水可制得一氧化氮C一氧化氮可以由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2下列反应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工业合成氨B由氨气制备碳酸氢铵 C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 NO23DNH4Cl 与 Ca(OH)2 反应生成 NH33搭

4、载着“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产生的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色烟雾。产生红色烟雾的原因是( )A高温下 N2 遇空气生成 NO2BNO 遇空气生成 NO2CCO2 遇 NO 反应生成 CO 和 NO2DNO 和 H2O 反应生成 H2 和 NO24.NO 是一种剧毒气体,但近年来发现许多生物体组织中存在少量 NO,它有扩张血管、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的功能,因而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1)写出自然界形成 NO 的化学方程式:_。(2)地球外层空间存在着微量的臭氧和氧原子,臭氧层的存在能吸收和阻挡太

5、阳中有害的紫外线辐射,人为大气污染可破坏臭氧层,如超音速飞机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可在大气层中发生反应:NO+O3=NO2+O2NO2+O=NO+O2 上述反应中,NO 是_剂,上述反应中,NO 是_产物;整个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整个过程中NO 所起的作用是_。(3)为了消除 NO 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选用 NH3 使 NO 与之反应转化为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之一是水蒸气),该反应需要催化剂参加,其化学方程式为 _课后巩固区1、a、b、c、d、e 五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转化,其中 a 是单质;b 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c、d 都是氧化物;e 是

6、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且是一种强电解质;则 a 可能是 ( )ACl2 BN2 CNa DC2、用仪器 A、B 和胶管组成装置收集 NO 气体( 仪器 A 已经气密性检查; 除水外不能选用其他试剂) 。操作:3、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装一个“催化转化器” ,它能使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汽车尾气中污染空气的主要物质_。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_。4、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废气中含有 NO 污染环境。现在通过氨催化还原法将它转化为无毒气体_,直接排入空气中。试着写出该反

7、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_。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氨和铵盐【学习目标】1、认识氨气的溶解性、与水反应的性质及氨的还原性。2、认识铵盐的热分解性,与碱的反应。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学习重点】铵盐的性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前预习区1、在我国,1800 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 0.73 吨粮食,1978 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 4.63吨粮食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 2 亿多人口,剩下 11 亿人的吃饭问题要全靠进口解决。写出铵态氮肥的化学式 : 硝态氮肥化学式 : 有机氮肥化学式: 实验室储存使用铵态化肥时,应注意什么? 2、工厂制冷车间用液氨制冷,若氨气泄漏白茫茫、

8、雾蒙蒙的一片,并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会感到呼吸困难、寒气逼人。请据此写出氨气的物理性质3、氨水为什么呈碱性?可与哪类物质反应?请举例。课堂探究区一、氨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归纳 12、氨气的化学性质:5问题组一1、描述实验操作顺序及你看到的现象2、挤压胶头滴管的目的是什么?产生喷泉的原理是什么?3、红色喷泉的产生,使你对氨气的性质,有了哪些鲜明的认识?4、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氨水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归纳 2喷泉实验的关键:氨气与水反应:学以致用氨水作为一种化肥,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问题组二1、描述该实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对比实验现象,说明氨有什么化学性质?3

9、、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了 O2 和 NH3 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 NH3。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加以鉴别设问根据氨气中氮的化合价预测氨气还应该有什么化学性质?实验录像在氨气中不断通入氧气并用红热的铂丝加热和作催化剂,发现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并有少量白烟生成,试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归纳 3二、铵盐:1铵盐的性质实验展示 常见的铵态氮肥:硫铵、氯铵、碳铵、硝铵观察总结 你认为铵盐有哪些物理性质? 整理铵盐的物理性质:实验卡 11、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按图 4-15所示组装实验装置。打开橡

10、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观察现象。2、在一只洁净的试管里滴加几滴氨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黏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卡 2在一支烧杯中放两个棉花球,分别在两个棉花球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观察现象。6观察与思考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 1 的试管口处固体是如何产生的? 2、实验 2 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3、能否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什么?开放探究 .NH4Cl 受热分解与碘的升华本质一样吗?观察与思考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2、怎样检验铵根离子?(2) 铵盐的化学性质

11、:总结 NH 4+的 检验:原理:操作方法:思考 1、结合铵盐的性质思考实验室怎样制取氨气?2、你知道干燥氨气应用哪一种干燥剂吗?3、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应该怎样收集?(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干燥:收集与验满:尾气处理:实验卡 31、取少量氯化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火焰上微热,观察发生的现象。记录实验现象:2、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卡 4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记录实验现象:7课堂小结课堂检测区1、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是()A

12、浓硫酸 B碱石灰 C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A都是晶体 B都易溶于水C与碱共热都产生氨气 D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3、回忆实验室制取 NH3 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加热 NH4Cl 和 Ca(OH)2 制取 NH3 的反应方程式:_。(2)下列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 填选项编号;下同),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aNH3bNOcNO2(3)为何不用加热 NH4Cl 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4)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5)已知 NH3 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 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 NH3 气体尾气吸收装置的是_。课后巩固区1、某

13、同学在实验室制氨气时进行下列实验设计。(1)实验室制氨气的原理(写化学方程式):_ 。(2)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_气体完全相同。 (填化学式)(3)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氨气,应选择从_端进气为宜。(4)若要在烧瓶中收集到干燥的氨气,需在烧瓶_端导管口连接一个盛装_(填干燥剂名称)的干燥装置。若要检验烧瓶中氨气是否收集满,可采用的方法是 _ 。A82、有一无色气体(可能由 O2、N2、CO2、HCl 、NH3、H2 、NO、NO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体积为100mL。如图所示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发现气体体积减少到一半;通过球形干燥管后气体呈红棕色,再将该气体完全通过盛满水且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发现倒立于水槽的试管内的水位下降后又慢慢上升,最后试管内全部充满液体。由此判断:(1)球形干燥管内的固体是_,反应方程式为 _;(2)原气体中一定有 _ ,其体积分别是 _ ;(3)原气体中一定没有_,判断的理由是_。3、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