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59330109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 I 卷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我国的家训文化最早产生于周代,之后陆续出现了班昭的女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司马光的家范等家训代表著作。家训文化在团结族人、凝聚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方面作用十分突出。古人一方面强调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向贤德之

2、人学习;另一方面,也身体力行,将家风形成文字,使之能够代代相承。家训文化绵延至今,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风曾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当下,发掘家训文化的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的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家训包含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的内容,兼及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传统家训文化的教育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并举。传统家训一般流传于家族内部,是特定历史时期,某个家族的全体成员需要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家训代表着祖先对后人、族长对族人、长辈对幼辈在关于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重要教诲和训示。全族成员

3、都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家训,维护良好家风。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并用。“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古代家训强调礼法并重,既有劝导性教育,更要加之以强制性的惩罚,以训诫没有遵循家规之人,从而维护家训的尊严。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并重。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这与古人在教育方面讲求以身示范、身体力行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是较为一致的。他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营造正面而健康的家庭氛围,以期对晚辈的人格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风熏陶深深融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

4、中,影响颇为深远。家训文化展现了道德的力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诸多内在一致性,弘扬家风对于引导人民群众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深刻的价值追求。良好家风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亦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丰富滋养,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传承优秀家训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进步则社会进步。要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更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王西维家训文化的生

5、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的家训文化在周代就已经产生,家训文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如团结族人、凝聚高二语文第 1 页共 9 页家庭氛围、形成良好家族风气等。B.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意蕴丰富,在立德、修身、齐家、处世等方面均有其行为规范,它还包括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倾向。C.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内心、精神、思想及其生活。D.传统家训文化教育,讲求的不外乎是家风熏陶与个体自觉、亲情感化与家规约束、榜样示范与言传身教三方面结合。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

6、举女诫颜氏家训家范家训代表著作之例,旨在论证家训文化早已有之。B.文章论证了发掘家训文化时代内涵、传承优秀家训文化精神、弘扬家风的现实意义。C.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正反论证,有力地阐述了家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D.文章阐述古代家训的劝导性功能和强制性作用,旨在论证古代家训强调礼与法并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进一步注重家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从而形成施教导民、上下和合的良好局面,是使精神文明建设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前提。B.现代教育理念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子女的首所学校。这一理念与古人讲求以身示范来达到教育晚辈的目的基本一致。C.“三纲

7、五常”强调君、父、夫分别为臣、子、妻的纲以及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思想,旨在以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D.优秀的家风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将成为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源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送年货李代金这天是除夕,可是这里的边防哨所却没有过年的气氛。外面下着大雪,周围一片白茫茫,哨所在雪地里,显得孤零零的。哨所里有个新兵,叫张新明,刚到哨所不久,还不太习惯,每次他执勤都发呆,看上去特别想家。下午又轮到张新明执勤了,班长却让人替了他。张新明心想,班长真好,除夕让他休息,可班长却

8、对他说:“张新明,今天我派你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你敢去吗?”张新明琢磨着会是什么特殊任务,班长见他不说话,便说:“怎么?不敢单独执行任务?”张新明连忙把胸一挺,大声说:“敢!班长,是什么任务?”班长笑了笑,说道:“在离哨所十几里远的地方,有一户人家。上级给了我们一点年货,我要你把年货给他们送去!”送年货?那又不难。张新明说道:“班长,我保证完成任务!” “好!”班长把一个包裹交给张新明,“年货都包在里面了,路上小心点!”张新明接过包裹,往背上一背,踏进了风雪里。雪花纷纷扬扬,一层又一层地压向大地,张新明背着年货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张新明想打开包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可他又不敢。雪地难走

9、,张新明一不留神重重地摔了一跤。他担心包里的东西摔坏,就赶紧打开包查看,一看却愣了,包裹里装的不是什么年货,而是一双旧军靴!张新明感到被戏弄了,背起包就往回走。没走几步,他又停下了,想着若是回去,高二语文第 2 页共 9 页班长肯定不会给他好脸色看,不如装做什么都不知道,把旧军靴给那户人家送去,让人家找班长算账去!这么一想,张新明转身继续前进。雪越下越大,到处白茫茫一片,张新明迷路了,绕了许多弯路,赶到那户人家的时候,天都快黑了。他敲响那户人家的门,男主人开了门,热情地把他拉进了屋,让他换下被雪水打湿的外套、鞋子和袜子,放到炉边烘着,再把他带到饭桌边坐下。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酒菜,男主人说

10、:“走了那么远的路,你肯定饿坏了,先吃饭!”女主人赶紧给他倒了碗酒。张新明确实饿了,他冲夫妇俩笑笑,也不客气,就拿起了筷子。吃完饭,张新明就要回哨所了,男主人说怕他再迷路,坚持要送他回去。张新明起先不肯,后来想想,有男主人送他回哨所也好,这样可以证明他确实完成了任务。万一班长批评他在男主人家吃了饭、喝了酒,男主人也好为他说句话。女主人拿来已烘干的袜子和外套,让张新明穿上,只是鞋子还湿得厉害,伸手往里一摸,冰冰凉凉的。张新明只得硬着头皮把脚往里伸,男主人却递来一双旧军靴,说道:“穿这双回去吧,湿鞋子给你装包里吧。”张新明支支吾吾地回道:“这、这是哨所让、让我给你们送、送的年货”哪有年货送旧靴子的

11、,张新明说得自己都心虚,男主人却爽朗地笑道:“穿上吧,鞋子穿舒服了,好赶路。”回到哨所,班长笑着拍去了张新明身上的雪花,然后冲男主人敬礼,嘴里喊着:“老班长!”张新明愣住了,眼前的男主人居然是老班长!他心里可不痛快了:“班长,您怎么能让我把双旧靴子当年货,往老班长家送呢?”老班长一听,“哈哈”大笑,班长也笑了:“这可都是老班长的意思呢!”原来老班长在职的时候,发现新兵们到部队的第一个除夕总是特别不习惯,特别想家。老班长夫妻俩无儿无女无牵挂,于是退伍后,就索性把家搬到了离哨所十几里远的地方。每年除夕的时候,夫妻俩就张罗出一顿年夜饭,好让新兵来家里过除夕。老班长知道,明着让新兵来他家吃年夜饭,新兵

12、肯定不好意思,于是就交代班长,在除夕这天,专门派新兵给他家“送年货”。刚开始几次,班长总是往包里塞些小米、腌肉等普通年货,以表哨所战士对老班长的慰问。可老班长发现后,每次都把东西又送了回来。他说哨所物资紧张,都得给战士们留着,他绝不能收。他还发现,每次新兵冒雪来送年货时,鞋子、袜子都会湿透,于是他干脆给现任班长下了“命令”:年货包里不用放别的,就放一双合新兵脚码的旧靴子,可以让他们回去的时候穿着,暖和些!(选自2020 年中国小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班长在给张新明下任务时,先故意不说具体是什么任务,后来又使

13、用了激将法,这里体现出了班长带兵的技巧。B.小说在描写张新明执行“送年货”任务时,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的方法,把一个新兵写得生动形象。C.小说开头说新兵张新明除夕看上去特别想家,结尾说老班长每年除夕都让新兵借“送年货”来他家吃年夜饭,情节首尾照应,合情合理。D.张新明发现“年货”原来是一双旧军靴时,感到被戏弄了,写出了他的愤怒;后来又想让人家找班长算账去,这样写意在表现人物合乎常情的心态。5. 请简要说明小说塑造“新战士”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6 分)6. 小说中多次写到“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

14、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近二十多年来,中小学课外付费补习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其主要高二语文第 3 页共 9 页任务就是在课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补差、培优”,以便他们能在升学考试中获得竞争优势。优质高中和大学的资源分布均衡度不一,供给也相对有限,而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水平又是多样化的。一些学生家庭,在正规小学、初中或者高中教育难以满足孩子个性化需求时,就力求借助付费的课外补习教育以求子女能够成功进入好的中学与大学。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被当作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服务产业。教育行业蕴含着无限的商机,课外辅导机构呈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态势。在我国,儒家思想中重视教育、积极向学

15、、注重纸笔考试的文化传统,为课外补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毋庸讳言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课外补习会在学校课堂上睡觉,还有学生因为提前补习相关课程,导致教师正常教学进度受到影响;由于课外时间大部分用于各种补习,学生的业余时间受到压缩,影响了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综合发展。基于学校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和教师职业伦理责任考虑,目前政府层面已明令禁止正规学校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另外,政府可以发挥办学质量较好的课外补习教育机构的作用,通过提供补习券、补习津贴等公共服务方式,帮助农村和低收入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质量较高的免费或者低费用的课外辅导。这方面国外有成功案例,如韩国实施的“放学后教育计划”以及通过卫星电视和广播放送等方式提供的补习课程,还有西班牙 2001 年开始实施的“地区教育补偿计划”等等。某种程度上,课外补习教育可以被看成是正规学校教育办学质量的影子或者镜子,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正规学校教育服务质量的值得改进之处,进而得以更好发挥学校正规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摘编自刘消华课外补习:禁与疏、利与弊之辩,2020 年 2 月 3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