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929993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散文第六单元《墨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第 1 页兼爱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2、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方面的知识,去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深入领会课文,领会孟子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兼爱”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一、复习回顾在一二单元中,我们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孔子孟子的观点和思想,初步领会了他们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从这一单元开始,我们将走近另一位儒家的圣人墨子,领略一下墨子的风采,同学们要注意思考墨子和孔孟在思想上的继承以及他们不同的风格。我们先看第一课。 二、设问导读请同学们自

2、读第 102 页的内容,了解墨子的生平及作品,然后参照课文注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三、自学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相篡( )不惮 ( ) 执( )弱 敖( )贱 牂( )羊 黧( )黑 2、写出加点字的通假字并翻译句子 既以非之_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_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_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_君说之,故臣能之也_教驯其臣_ 破碎乱行 _ 3、解释下列古今词义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_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_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_4、一词多义以 以不相爱生 _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_之 是以仁者非之 _此何难之有焉 _必兴天下之利,除去

3、天下之害 _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_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_独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_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_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_5、积累课本中其它重要词语。比期年 _ 黧黑之色 _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第 2 页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_牂羊之裘 _ 6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式,再举一个相同的例子。 (1)文中宾语前置句: _(2)曾学过的宾语前置句: _7参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第一节课完成,由各小组长检查过关,第二节课有选择地展示。四、巩固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 恶( )人 恶( )衣 乱行( ) 慈( )孝 侮( )贫 期( )年2、解释下面加点词

4、语在句中的意思 家之与家之相篡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 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 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B既以非之,何以易之C君臣相爱则惠忠 D此何难之有 5、翻译下列句子,要求写在课本上。(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2)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3)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4)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5)兼相爱,交相利

5、。6、分析简答: (1)在墨子眼中, “天下之害”有哪些具体体现?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第 3 页(3)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4)看题目及课文思考,什么叫做“兼相爱,交相利”? (5)你对“兼相爱,交相利”有何看法?也可以谈谈它给你的启迪。 五、拓展延伸阅读第 102 页的“墨子选读” ,思考课后练习题,结合一二单元的学习,谈谈墨家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不少于 200 字。 提示:从历史进程看;从“兼爱”看;从“非攻”看;从“节葬”看;从“节用”看;从“非命”看;从“非儒”看。非攻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重要的

6、实词和特殊句式 ;引导学生理解类比论说技巧2、能翻译课文,理解墨子的“非攻”思想。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第 4 页3、学习体会墨子文章层层推理,逻辑性强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加强诵读,整体感知,相互探究,把握主旨。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理解墨子“非攻”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树立和平意识。一、复习回顾: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 “百家争鸣” 。墨子的 “兼爱” ,希望人们互助互爱,而“非攻”则反对不义之战。二、设问导读请同学们参照课文注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三、自学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 园圃( ) 鸡豚( ) 栏厩( ) 衣裘( ) 兹( )甚 不辜(

7、)攘( ) 奚( ) 扡( )2、找出通假字并翻译该句。 (1)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2)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3)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并将句子翻译出来。 众闻则非之_苟亏人愈多_其不仁兹甚,罪益厚_4、一词多义 国 今至大为攻国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等死,死国可乎 故 是何故也 暮去胡来颜色故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 以 以亏人自利也 乃入见。问:“何以战? ” 作师说以贻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5、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以亏人自利也。 B若以此说往。 C故书其言以遗后世。D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E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F是以

8、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6、在文中找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句子。 (1)省略句: (2)设问句: (3)反问句: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内容。第一节课完成,由小组长检查过关,第二节课展示。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第 5 页四、巩固练习1、落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翻译句子: (1)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2)以亏人自利也。 (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5)至杀不辜人也。 (6)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2、翻译下列句子,要求写在课本上。(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 (2)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9、。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3)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4)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5)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6)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3、课文解读:(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 (2)天下之君子如何看待“攻国”?(3)墨子非攻中的君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4)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在墨子。公输里叙述的劝阻楚国攻打宋国这一事件中,墨子先后采取了哪些策略?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迪?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第 6 页(5)文中列举了哪些行为?作者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构上有何特点?五、拓展延伸运用

10、非功的观点,结合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从纵横俩方面劝美国总统停止对亚太地区的“军事再平衡”战略。 (怎么想就怎么写,只要说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不少于 200 字。 )尚贤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的出现的常用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翻译课文。2理解墨子“尚贤事能”的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3学习墨子散文从不同方面层层推进进行说理的方法。4学习本文用事例和比喻说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深入领会课文,体会作者在本文中体现的“尚贤事能”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兰州新区永登五中导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第 7 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本文中体现的

11、“尚贤事能”思想,并思考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复习回顾:墨子主张“非攻”的思想基础是“兼爱” ,那么在执政者用人方面,墨子的主张又将是什么?现在我们来学习他的第三篇文章尚贤 。二、设问导读参照课文注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自觉检测1、为下列词语注音。庶( )子 阖( )门 伊( )尹 庖( )厨 闳( )夭 罝( )罔 承嗣(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翻译句子。今上举义不辟贫贱_四鄙之萌人闻之_举公义,辟私怨_美章而恶不生_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_3、解释下列“而”字的用法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美章而恶不生4、解释加点词并翻译该句。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_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 _我始以远为无恃 _不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