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9245091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和浩特专版)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知识专题01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知识专题 ( 一)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专项提分训练( 建议时间 :20 分钟 )一、选择题1. 2018 包头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 “洋务运动 , 就其主观动机而言, 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 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B. 瓦解自然经济 ,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 有利于西学向中国的传播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2.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 , 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 ,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 , 渐知诸事不如人, 只有学习西方。第

2、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 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 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C. 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D. 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3. 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A. 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B. 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C. 丢掉改良幻想 , 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D. 可以走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之路4. 2017 鄂尔多斯 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比较 , 错误的是()A. 都为了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B. 发 起的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 都主张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D. 公车上

3、书和兴中会成立分别是其运动开始的标志5. 2017 鄂尔多斯 20 世纪初 , 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青年杂志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 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该历史人物()A. 是中共一大上海组代表B. 发表过庶民的胜利C. 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D. 发表过文学改良刍议6. 2017 鄂尔多斯 1916 年 5 月 , 李大钊曾撰文疾呼:“民与君不两立, 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 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A. 提倡科学 , 反对迷信B. 提倡人性 , 反对神学C. 提倡民主 , 反对专制D. 提倡新文学 , 反对旧文学二、材料题7. 阅读下列材料 , 回

4、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以来 , 中华民族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外国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昏庸统治, 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任人欺凌、落后和贫穷的面貌, 就必须进行革命,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 推翻这些阻碍中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摘编自革命文化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名校名 推荐材料二中国近代 史 程中, 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 , 从全民族抗日 争到全国解放 争, 到新民主主 革命斗争的 大 利 , 形成了一部反 不公、反抗侵略、追求富 民主, 中 民族 大复 的曲折革命斗争史。引自革命文化: 中 民族最 独特的精神 (1) 材料一中的“ 局”指

5、什么 ?并根据材料一指出阻碍中国向前 展的 脚石。(2) 新 民主主 革命“新”在哪里 ?其 大 利的 志又是什么 ?(3) 合上述材料 , 近代中国的 史主 。8. 下 列材料 , 回答 。材料一1860 年 12 月 24 日 , 咸丰皇帝不得不 布了向西方学 的第一个“上 ”。此 距离 片 争已 去20 年 , 清王朝 失了 20 年革新突 的宝 。材料二1912 年 2 月 中山 : “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 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材料三近代欧洲之所以 越他族者, 科学之 , 其功不在人 之下国人而欲脱蒙昧 代, 羞 浅化之民也 , 急起直追 , 当以科学与人 并重。 夫以科学

6、明真理 , 事事求 , 之想象武断之所 , 其步度 , 然其步步皆踏 地(1) 材料一中 “向西方学 ”的运 指什么?其学 的重点是什么 ? 运 有哪些主要内容 ?( 至少答出两 )(2) 依据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作用。2名校名 推荐(3) 材料三主要描述的是哪一近代化的探索活动?其性质是什么 ?(4) 请你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三、简 答题9.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面临民族危机, 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做出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3名校名 推荐参考答案1.B 解析 洋务运动的本意是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但是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B3.C4.C 解析 根据题干

7、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比较,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A项两派的目的都是救亡图存, 学习西方 , 发展资本主义。 B 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终都失败了,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 项资产阶级维新派走的是改良路线 , 学习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 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 项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辛亥革命从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故正确答案为C。5.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路的认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 但在中共一大上被

8、选为中央局书记。B 是李大钊的作品。D是胡适的作品。 A、 B、D 不符合题意 , 故选 C。6.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 根据材料中的“民与君不两立, 自由与专制不并存”和“君主生则国民死 , 专制活则自由亡” , 可判断出李大钊主张民主 , 反对专制。因此本题选A。而 B、 C、 D三项在材料中并未涉及 , 因此都排除。7.(1) “变局” : 列强的疯狂侵略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绊脚石 : 帝国主义 ; 封建主义。(2) 领导阶级新 : 无产阶级 ; 指导思想新 : 马克思主义 ; 领导政党新 : 中国共产党 ; 革命前途新 : 社会主义道路。

9、 标志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3) 主题 : 革命或抗争。 (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也可)8.(1) 洋务运动。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 筹建新式海军等。(2)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成立了中华民国。(3) 新文化运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4) 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 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特点。 ( 与题意相符 , 言之有理即可 )9. 资产阶级维新派 :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 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资产阶级革命派 : 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 , 但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农民阶级 : 掀起了义和团运动 , 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了。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