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922892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太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栖霞区 2012 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 120 分,其中书写分 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一(24 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 分)(1)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大漠孤烟直, 。 (王维次北固山下 )(3)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6)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7) ,自缘身在最高层。

2、(王安石登飞来峰 )(8)予独爱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9)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10)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云翳(y) 澎湃(bi) 断壁残垣(yun)B狡黠(xi) 干涸(h) 骇人听闻(hi)C尴尬(n) 宽恕(sh) 忍俊不禁(jn)D惬意(qe) 静谧(m) 义愤填膺(yn)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A藉贯 娴熟 吹毛求疵B羁绊 凛洌 怒不可遏C取缔 迁徙 无动于中D隐匿 窒息 抑扬顿挫读新闻,看新闻,也能学语文。请按照要求完成 46 题。4以下文字

3、是一位同学摘录的一段新闻,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4 分)据中国新 闻 出版研究院最新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1 年,数字化阅读在以日新月异的趋势迅猛发展。网络在线阅读,手机 阅读等各种数字化 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能否培养未成年人对纸质图书深度阅读 的习惯,是当前教育部 门的重要工作之一。(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不超过 15 个字,2 分) (2)第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应把“ 号”改为 “ 号” 。 (1 分)K(3)第句中有一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 1 分) 能否培养未成年人对纸质图书深度阅读的习惯,是当前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

4、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1 年读者最喜爱图书依次为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 西游记 简爱 天龙八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10 部,这些图书中你最喜欢哪一部中的哪一个人物?请你结合具体情节写出喜欢他她的原因。 (3 分)我最喜欢 中的 ;喜欢的原因是: 62012 年 4 月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调查称有些药用胶囊使用了工业明胶,这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安。请你阅读下面的四格漫画,解读公众对于该事件的反应。 (3 分)来源:学科网 ZXXK(1)根据题干和漫画的提示,发挥想象,补写出第四幅漫画中省略号处皮鞋说的话。 (2分) (2)这幅四格漫画讽刺了 。 (1分)二(43 分)(一)阅读下

5、面古诗文,完成 711 题。 (16 分)【古诗阅读】7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3 分)绝 句 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此诗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 ,携全家逃离到成都后所做。诗中直接抒发诗人羁旅之思的一句是“ ”。 ( 1 分 )(2)对“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诗句传神地描绘了江山、花鸟在春日风光中所呈现出来的蓬勃生机。B一个“逾”字,以江水的碧绿衬托水鸟的毛色,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C一个“欲”字,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山花的静态美,突出了花色的素雅。D诗句勾勒了一幅由碧绿、青葱、火红、洁白等色彩构成的

6、明丽画面,极言春光绚烂。【古文阅读】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有道士破巾絮衣丐 于车前,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 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有人出钱市一枚付道士。道士拜 谢, 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我有佳梨, 请出供客。 ”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 ”曰:“我特需此核作种。 ”于是掬梨大啖 ,且尽,把核于手,掘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向众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汤道士接浸土上。万目攒视,见有芽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 ;倏而花,倏而实, 硕大芳馥,累累满树。道士乃即 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7、。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道士既去,始顾车中,则梨已空矣,方悟适所俵 散,皆己物也。(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 ,有删改)注 丐:乞讨。 居士:这里是道士对卖梨者的敬称。 啖:吃。 扶苏:枝叶茂盛的样子。 俵:分散。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 乡人咄之亦不去( ) (2) 有人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3) 向众人索汤沃灌( ) (4) 始顾车中( )9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纳之而覆以土”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 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 D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8、 )10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好 事 者 于 临 路 店 索 得 沸 汤 道 士 接 浸 土 上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 分)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 12 道 士 送 给 众 人 的 梨 是 从 哪 里 来 的 ? 道 士 这 样 做 的 目 的 是 什 么 ? ( 2 分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7 题。 (14 分)菊事 丁立梅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 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

9、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 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 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 样子,去年冬天不 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 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风一 场,雨一场,秋季翻过 ,已是冬了

10、,它 还没开够, 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 融融冶冶黄”,是童年 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 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

11、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 。老人清理掉碎 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 绿配红, 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 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 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 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

12、脸上僵硬的线条, 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13本文题为“菊事” ,请概括文中围绕“菊”写了哪两件事。 (2 分) 14文章第段中作者说菊花的“心竟是活的” ,这句话有哪两层含义?(3 分) 15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环境描写,请简析其作用。 (3 分) 16从修辞角度品味文中第段画线句的妙处。 (4 分)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 17阅读本文,你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2 分)

13、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 (13 分)力气才气运气 陈鲁民 著名作家二月河在回答记者关于“成功的秘诀” 时说:“我没什么才气,但运气还算不错,我写小说基本上是 个力气活,不信你 试试,一天写上十几个小时,一写 20 年,怎么着也得弄点东西出来。 ”说 没才气,那显然是自谦, 说运气好,也不为过,说舍得下力气,则最恰如其分。二月河的“成功秘诀” ,其实一点也不秘密,可以 说是个普遍规律,一般来 说,一个人要事业成功,就需要凭借力气、才气和运气,这三气缺一不可。 先说才气。譬如薛涛是“扫眉才子” ,谢道韫是“咏絮才高 ”,宋之问有“夺锦才”,真正有才气的人不多,而且很容易就会江郎才尽,无怪乎谢灵运会说:“天下才共一旦,曹子健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再说运气。张说的诗文“得江山助”,越写越好;苏东坡幸亏贬在湖北黄州,才有流传 千古的前后赤壁赋问世;王勃若是赶不上千 载难逢的滕王阁盛会,也很难有出头露面的机会。至于力气。孔圣人的韦编三绝,苏秦的悬梁刺股, 董仲舒的三年不窥园, ,也大体都是力气活。余秋雨如今是大 红大紫了,舆论都捧他是当今才子,似乎他是以才气纵横天下,可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