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

上传人:f*** 文档编号:159196419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规划、优化管理、量入为出、投资长远”的计划建设工作总体方针,进一步推动全业务接入网的建设,提高全业务竞争能力,满足各类业务需求,适应网络未来演进,现制定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一、总体原则(一)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依托现有资源和优势,优化配置,挖掘潜力,打造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差异化的全业务竞争能力。(二)全业务接入网建设应面向需求,重点保障基站、WLAN、集团客户、有线宽带等业务的接入,逐步提升全业务接入能力。(三)在保障建设重点和投资效益的前提下,有节奏地适度开展全业务汇聚机房、管道等基础资源储备,确保长远发展和竞

2、争力的提升。(四)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建设、分步实施”的原则,统一规划建设全业务光缆网络,充分利用现有局房、管道、光缆资源,规划建设“一张光缆网络”。加强与铁通公司的协同建设,深入开展资源协作。(五)积极推进落实“共建共享”,广泛挖掘社会资源,合理采用新技术新产品,着力获取城区稀缺管线资源。二、全业务接入网网络结构全业务接入网为全业务提供接入、汇聚和传送功能,全业务接入网是一个分层建设的开放型全覆盖网络,网络模型详见下图:全业务接入网位于核心节点以及核心层光缆网络以下的网络,全业务接入网的层次结构为:汇聚层、配线层、引入层。汇聚层光缆采用环形结构,配线层以环形结构为主、链形结构为辅,引入层主要

3、采用链形结构。(一)汇聚层:包括全业务汇聚点、全业务汇聚点内的业务汇聚设备、核心节点和全业务汇聚点以及全业务汇聚点之间的光缆及其交接设备。(二)配线层:包括一级光分配节点、全业务汇聚点与一级光分配节点之间的光缆、一级光分配节点之间的光缆及其交接设备。(三)引入层:分为引入段主干和引入段接入两部分。引入段主干部分包括二级光分配节点、一级光分配节点至二级光分配节点、二级光分配节点之间的光缆及其交接设备。引入段接入部分包括二级光分配节点至用户(基站、WLAN、集团客户、有线宽带等)的光缆。三、全业务接入区的建设全业务接入区是指为了满足基站、WLAN、集团客户、有线宽带等业务接入需求,结合城市自然区划

4、和路网结构,将城市、乡镇、农村划分成多个能独立完成业务汇聚的区域。全业务接入区的建设原则如下:(一)根据业务的特点以及密集程度不同,把各本地网的全业务接入区分为两种区域类型:一种为市县城区区域,另一种为乡镇农村区域。(二)市县城区的全业务接入区可按照25平方公里规划,对于业务特别密集的中心城区可适当缩小规划面积。市县城区的全业务接入区应依附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要街道及其他妨碍光缆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为界,并结合城市中现有通信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示意图如下:(三)乡镇农村的全业务接入区原则上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每个乡镇为一个全业务接入区。对于面积较大且经济较发达的乡镇,

5、可适当划分24个全业务接入区。示意图如下:(四)全业务接入区一旦划定,应相对保持长期稳定。(五)随着业务的发展亦可拆分全业务接入区。四、全业务接入网各节点的建设全业务接入网各节点主要包括全业务汇聚点、一级光分配节点、二级光分配节点。(一)全业务汇聚点:是汇聚层光缆和配线层光缆的交汇点,通过设置ODF实现汇聚层和配线层光缆的终端和跳接,是光纤物理网的基础;通过部署业务汇聚设备实现全业务接入区内所有业务的汇聚和疏导,是全业务接入区内的业务汇聚中心点。全业务汇聚点的建设原则如下:1、全业务接入区内应合理设置12个全业务汇聚点。2、全业务汇聚点分为有源节点即全业务汇聚机房、无源节点即光缆交接箱。原则上

6、全业务汇聚点应为有源节点即全业务汇聚机房,对于确实不具备有源节点条件的可采用无源节点即光缆交接箱的方式进行全业务汇聚点的建设,要求各地市全业务汇聚点中汇聚机房的比例应达到95以上。3、全业务汇聚点应尽量设置在主干管道路由上,同时尽量靠近全业务接入区的中心区域。原则上全业务汇聚点进出管道和光缆应保证双路由,其周边的管孔资源应相对富裕,进出光缆应较为便利。4、乡镇的全业务汇聚点应选择在镇区内或者靠近镇区的地方。5、有源节点即全业务汇聚机房的建设原则(1)为保证业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应长远规划机房面积和物理选址。逐步推进全业务汇聚机房的建设,大力提高自有产权比例,全业务汇聚机房应以购、建为主,租用为

7、辅,新增汇聚机房的购建比例不低于80%,租用年限不低于10年。(2)新增的全业务汇聚机房应保证不少于两个光缆物理路由。机房楼层优选一层或二层,如果选三层及以上,需要具备足够弱电井空间满足线缆进出的条件,在可能发生水浸的区域则不应选择地下楼层。(3)全业务汇聚机房应根据机房相关要求做好电源、消防等安全配套设施,应满足电信设备相关用房的承重标准和蓄电池组的承重要求,不满足时须进行加固处理。(4)全业务汇聚机房一方面部署大容量的ODF架,实现全业务接入区内光纤的终端和调度;另一方面部署汇聚层OTN/PTN设备、OLT设备以及其他数据接入设备,实现全业务接入区内所有业务的汇聚和疏导。考虑中远期设备配置

8、的要求,建议使用面积不小于60平米、具备不低于30KW的电力引入条件;对于乡镇自建或者原自有基站扩建的,可适当增加全业务汇聚机房的面积;对于兼顾完成多个汇聚环业务转接的汇聚机房和郊区(县)业务出局的汇聚机房议使用面积不小于100平米、具备不低于50KW的电力引入条件。(5)为充分利用现有局房资源,全业务汇聚机房的选择应按照以下优先顺序:1)首先,全业务汇聚机房应优先选择现有的传输汇聚机房。原则上所有的传输汇聚机房都应作为全业务汇聚机房。对于原有的传输汇聚机房不满足全业务汇聚机房的,应该在该全业务接入区内另外选择符合条件的全业务汇聚机房,但是该传输汇聚机房仍应作为该全业务接入区内另一个全业务汇聚

9、点(除非需要搬迁)。2)其次,全业务汇聚机房应选择满足条件的基站或者渠道资源(如营业厅、片区营销中心等)共用。3)再次,全业务汇聚机房应选择满足条件的铁通机房共用。4)最后,对于全业务接入区内没有上述三种机房可作为全业务汇聚机房的,可新建全业务汇聚机房。(6)新建的全业务汇聚机房规划和电源引入应按照远期设备配置要求考虑,设备和电源系统的建设可分阶段进行。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下图的全业务汇聚机房标准模板可作为机房规划的参考。6、无源节点即光缆交接箱的建设原则(1)无源节点即光缆交接箱无法对全业务接入区内的业务进行汇聚和疏导,只能通过对全业务接入区内光纤的调度,通过汇聚层光缆跳接到其他全业务接入区

10、的全业务汇聚机房内的业务汇聚设备,完成对本区内业务的汇聚和疏导。示意图如下:(2)光缆交接箱可分为室内、室外两种。优先采用室内光缆交接箱,对于确实不具备条件,也可在室外设置光缆交接箱。全业务汇聚点是全业务接入区内的业务汇聚中心,但是作为全业务汇聚点的室外光缆交接箱由于受地理环境、城市建设、市容市貌等因素的影响,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较差,因此应限制其大规模应用。(3)作为全业务汇聚点的光缆交接箱应尽量采用大容量、模块化结构,配置一步到位,满足中、远期扩容需求,内部机框及配线单元可按近期业务需求进行配置,今后逐步扩容。(二)一级光分配节点:是配线层光缆和引入段光缆的交汇点,实现对其覆盖区域内用户光纤

11、的终端和跳接。一级光分配节点的建设原则如下:1、一级光分配节点分为有源节点和无源节点。有源节点可选择管道资源相对丰富、光缆进出较为便利的基站或者铁通机房。无源节点可选择在现有管道路由上的室内外光缆交接箱或者壁挂式的光纤分配箱,光缆交接箱和光纤分配箱的容量应尽可能采用大容量(原则上不少于288芯),配置一步到位,满足中、远期扩容需求。2、市县城区内一级光分配节点的选择:应优先选择有源节点。一方面,选择有源节点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站空间资源和光缆管道资源;另一方面,有源节点安全可靠性较高;此外,随着业务发展,便于今后业务接入设备进一步向下延伸部署至一级光分配节点。示意图如下:3、乡镇农村一级光分配节

12、点的选择:原则上乡镇农村所有的基站均应作为一级光分配节点,对于面积较大且经济较发达的镇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若干无源的一级光分配节点。示意图如下:(三)二级光分配节点:是引入段主干光缆和引入段接入光缆的交汇点,实现对其覆盖区域内最终用户的光纤分配,实现对业务接入点(主要指商业及办公楼宇、酒店、校园、住宅小区等)的预覆盖。目前主要可采用光缆接头盒、各种分纤箱、基站以及铁通的机房或者业务接入点等多种形式作为二级光分配节点。1、光缆接头盒:作为二级光分配节点的光缆接头盒可设置在建筑群相对集中的道路管道人手孔内(适用于城区或镇区)或者架空杆路上(适用于乡镇农村)。应采取可重复开启式的光缆接头盒的方式预留

13、纤芯,避免在同路由上布放多条小芯数光缆,以节约管道杆路资源和光缆交接箱的进缆空间。2、分纤箱: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分纤箱作为二级光分配节点,同时分纤箱内应考虑预留分光器的安装位置。例如:在楼宇的外墙或者弱电间设置壁挂式的光纤分配箱,在住宅小区、校园内设置落地式的光缆交接箱。分纤箱的容量根据引入段主干光缆的芯数以及覆盖范围内潜在用户的光纤接入需求进行配置。3、基站:可采用非一级光分配节点的基站作为二级光分配节点,对基站所在的建筑群进行预覆盖,特别适用于城区以及镇区。示意图如下:城区二级光分配点示意图乡镇二级光分配点示意图4、由于光缆接头盒的数量和容量受限、管道人手孔空间狭小、接续繁琐,不利于对用户光

14、纤的分配,不利于实现对业务接入点的预覆盖,因此二级光分配节点应优先采用分纤箱的方式。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将分纤箱放置到业务接入点,以实现对业务接入点的预覆盖。对于确实无法设置分纤箱的,才采用光缆接头盒的方式对业务接入点进行预覆盖。5、应加大各全业务接入区内二级光分配节点的建设,以实现对业务接入点的全面预覆盖。业务接入点主要指:商业及办公楼宇、酒店、校园、住宅小区、工业园区、街道乡镇的沿街住宅商铺、行政村等。五、全业务光缆网络的建设全业务光缆网络层次分为:汇聚层光缆、配线层光缆、引入段主干光缆、引入段接入光缆。(一)汇聚层光缆:指核心节点与全业务汇聚点之间,全业务汇聚点之间的光缆及其光缆交接

15、设备。1、汇聚层光缆原则上应采用环形结构,对于暂时确实无法形成环网的,应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逐步成环。汇聚层光缆环网上应包含且仅包含核心节点和全业务汇聚点。2、一个市县内有2个以上核心节点的,应当采用2个核心节点带汇聚层光缆环;一个市县内只有1个核心节点的,可采用1个核心节点带汇聚层光缆环。3、每个汇聚层光缆环网上的全业务汇聚点数量原则上不超过6个。4、汇聚层光缆采用共享纤芯的方式进行纤芯分配。根据光缆环上的节点数量,市县城区的汇聚层光缆宜采用48-96芯光缆,乡镇农村的汇聚层光缆宜采用48芯光缆。示意图如下:5、汇聚层光缆应充分利用原有的汇聚层光缆,对其途经的全业务汇聚点重新进行纤芯分配,使其

16、成为符合要求的全业务汇聚层光缆。原则上所有原有的汇聚层光缆都应改造成为全业务汇聚层光缆。示意图如下:(二)配线层光缆:指全业务汇聚点与一级光分配节点之间的光缆、一级光分配节点之间的光缆及其光缆交接设备。1、配线层光缆原则上以环形结构为主、链形结构为辅。配线层光缆环或者链上应包含且仅包含全业务汇聚点和一级光分配节点。2、考虑到全业务网络的安全性,防止全业务汇聚点的单节点失效,原则上每个配线层光缆环上都应当有2个全业务汇聚点。可在相邻的全业务接入区之间布放配线层光缆(连通光缆),即从一个全业务接入区的一级光分配节点到邻近的全业务接入区内的全业务汇聚点布放配线层光缆(容量参考配线层光缆芯数),从而实现上述要求。示意图如下:3、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