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8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刑法学(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08)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 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1. 刘某为追讨李某所欠五万元货款,设计将李某骗至某处扣押,然后打给李妻,称交清十万元 后放人,否则就砍掉李某一只手二天后,李妻交给刘某十万元,刘某遂将李某释放回家对于刘某的行 为,应当以()论处A. 绑架罪B. 非法拘禁罪C. 敲诈勒索罪D. 抢劫罪2. 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刑讯逼供罪犯罪主体的有()oA. 公安机关的刑侦人员B. 检察机关的检察人员C. 纪检机关的纪检人员D. 海关的缉私人员3. 民警刘某家中被盗,怀疑是叶某所为,遂将叶某强行带回家中逼问,并对其拳打脚踢,长达二小 时之久,致使叶某受轻伤对刘某的行为应以()论处A. 刑讯逼供罪B. 非法拘禁罪C. 故意伤害罪D. 暴力逼证罪4. 某甲乘某乙外出之机,潜入某乙家中,盗得人民币5000余元、信用卡及某乙身份证各一张,并用 信用卡购买了约3500元的物品对某甲的行为应当()A. 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B. 以盗窃罪论处C. 依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D. 依非法侵入住宅罪、盗窃罪和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5. 王某为报复上司刘某,趁刘某一人值班时在其所在店铺浇上汽油点着,致使刘某被烧成重伤,店 铺被烧掉大半,损失巨大。
幸扑救及时,隔壁店铺未受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A. 故意杀人罪B. 故意毁坏财物罪C.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D. 放火罪6. 下列犯罪中,其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属于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oA. 信用卡诈骗罪B. 保险诈骗罪C. 合同诈骗罪D. 贷款诈骗罪7. 信用卡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A. 使用伪造的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B. 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 冒用他人信用卡D. 恶意透支二、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8. 分裂国家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9. 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成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10.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已满14周岁的人11.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行 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2.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构成绑架罪13. 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根本区别在于造成的危害结果不同14. 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是合法从业的医务人员,其犯罪对象是就诊人。
15.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构成妨害 公务罪16.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体是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17.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8.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 重大损失的行为19.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 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20. 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滋生是非、横行霸道,或者肆意骚扰和伤害无辜,破坏 社会秩序的行为21.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 的行为四、 简答题I每小题12分.共24分)22. 简述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 侵犯的客体是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犯罪对象只,能是妇女和儿童2分)(2)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或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
2 分)(3)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2分)(4) 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出卖谋利的目的2分)23. 简述妨害公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红十字会工作 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 严重后果的行为4分)本罪的构成特征是:(1)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公务活动侵犯的对象只能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履行职责 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3分)(2) 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 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 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分)(3) 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1分)(4) 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1分)五、 分析案例(15分)24. 案情:吴某,男,17岁,无业2008年6月,某市公安机关发现吴某有向他人兜售毒品的嫌疑(后经查证属实),但在侦查过程中, 吴某突然失踪原来,吴某觉得转手买卖赚钱不多,便于7月12日从云南省某地偷偷出境到缅甸境内, 购买了一些海洛因,准备“赚大钱”。
当吴某携带毒品回到国内乘车前往昆明时,被我公安人员查获吴 某见势不妙,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押送其下车的公安人员扎伤后逃跑,但随即就被抓获经检验,吴某 所带的毒品共6000克,纯度为80%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吴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答:⑴吴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2分)⑵吴某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兜售毒品,其行为符合刑法关于贩卖毒品罪的规定,构成贩卖毒品罪2 分)⑶吴某偷越国(边)境,将国家禁止进口的毒品偷带回国,准备在国内贩卖,既违反了海关法规, 也违反了国家对毒品的管理法规,其行为完全符合走私毒品罪的构成特征,构成走私毒品罪走私毒品的 数量应以查实的6000克海洛因计算,不以纯度80%折算4分)⑷吴某采用暴力手段逃跑的行为包含在走私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内,属于提高法定刑的情形,不应另行 定罪2分)⑸吴某偷越国(边)境的行为与走私毒品的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不应单独认定为偷越国(边)境 罪2分)⑹吴某出于两个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两个犯罪行为,构成两罪,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走私毒品罪实行 数罪并罚1分)⑺吴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旦不能适用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