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驻村扶贫故事3篇(通用稿)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59056724 上传时间:2021-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门推荐)驻村扶贫故事3篇(通用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热门推荐)驻村扶贫故事3篇(通用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热门推荐)驻村扶贫故事3篇(通用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门推荐)驻村扶贫故事3篇(通用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推荐)驻村扶贫故事3篇(通用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驻村扶贫故事3篇“牙齿轻轻咬下,酸甜可口,鲜嫩多汁”郑万里眯着眼,咧着嘴,笑嘻嘻地用他的土味普通话介绍着永春枇杷,末了还不忘学着网红主播的样子用力喊上几句“买它!买它!买它”郑万里是XXX海关派驻XXX省永春县梅林村的第一书记。梅林村是革命老区村,也是省级建档立卡重点贫困村。从20*年12月至今,为了这个贫困村的发展,郑万里硬生生地把自己从动植物检疫专家“改造”成了网红带货主播。上任之初,郑万里没日没夜调查走访,挖掘“家底”。他了解到梅林村以前种过青梅,没有效益砍掉了;后来种了芦柑,黄龙病死掉了;现在有枇杷,但成本高、品质不稳定卖不上价。许多村干部的意见是枇杷是个没有前景的产业,还是改种其它吧

2、。郑万里却没有轻易放弃,作为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且从事动植物检疫十多年,他认为梅林村的枇杷品质并不差。“你们保证品质,销路我来想办法。”他一次次请来技术专家,为村民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指导,还找到XXX海关技术中心的同事,和他们就农作物病虫害鉴定和防控、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质量管控等签订合作协议。历经三年,枇杷的品质稳定了,销路却成了首要问题。“不能让百姓的心血烂在地里!”郑万里先是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买,用自己的车几十箱几十箱地跑物流。长期下来,发现这并不现实,“一是速度慢、跑不远,二是无法建立长效机制”。郑万里四处想办法,借助电商平台,跟顺风、德邦等快递公司谈合作,以前1

3、箱5斤的枇杷寄到XXX运费要43元,谈到只需12元,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为产品打开销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物流通畅了,宣传就一定要跟上。没钱请网红,那就自己上。郑万里联合其他4名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一场推广永春枇杷的直播。没想到几个大老爷们的大白话收到了那么好的效果,现场直播带货751件。郑万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郑书记,我这有几百只鸡滞销了。”“郑书记,我手上有芦柑卖不出去”找他的村民越来越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点子非常多”的郑书记开始考虑,打造直播带货培训点,教会当地农民使用新型营销手段。说干就干,他和其他几个第一书记一起,在高速路口的共享扶贫驿站里专门购置了设备,请来老师,为

4、村民们搞起了免费培训。郑万里爱笑,哪怕那句“说多了都是泪”他也是笑着说出来的。三年来,跑资金、要项目、下田地、进果园,他可以卷起裤脚下田地,也可以蹲在炉边烧柴火。他不怕累,就怕累了却没效果, “毕竟扶贫只是一时的,贫困村要脱贫,必须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于是,在郑万里的策划下,梅林村注册了“驻村的味道”品牌,并开通了同名微店,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农产品。品牌创办当年,梅林村的第一批农产品,500多份蔬菜+1只鸡的年货组合就走出了大山,送到了XXX市民的餐桌上。“郑书记是自己人、贴心人,为了帮助我们早日脱贫致富,真是下足了功夫,费尽了心血。这样的干部我们很信任!”提起郑万里,梅林村

5、村民黄文树竖起了大拇指。目前,梅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势头喜人,新引入2家企业种植的500亩芦柑今年年底就可以采收,周边几个村的枇杷加工点从以前的3家发展到今年的10几家,招商的生姜加工厂已经落地吾峰镇区。一些外出务工的子弟也开始回家创业。“这婚到底还结不结,你连续几个周末都加班,结婚的衣服都还没买,是打算穿牛仔裤结吗?”电话那头,是未婚妻一肚子的抱怨。9月20号了,离结婚仅剩10天,黄继靖却依旧奋战在扶贫岗位上。眼前带着眼镜,身材瘦小的小伙子是大理州统计局下派弥渡县密祉镇兴隆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黄继靖,虽看起来瘦瘦小小,做起事来却勤快麻利,跟我们聊起帮扶措施也是

6、侃侃而谈。来兴隆当驻村队员已20个月的黄继靖前不久刚刚结婚。走访的过程中无意间听到兴隆村一组组长说:“小黄,你连蜜月都没度就来干工作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特好奇凑过去问道:“你连婚假都没请吗?”小黄说:“最近村里事情有点多,而且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还有些扫尾工作没做完,我想着既然做了就得善始善终,婚假就等后面忙过了再说吧。”“你们还晓不得呢,小黄媳妇前久还来帮我们干工作呢!”驻村工作队长接过小黄的话。黄继靖在一旁嘿嘿地笑着,这下我更有兴趣了。原来小黄媳妇今年刚考上事业单位,九月初,原本打算带未婚妻来兴隆爬爬山采采菌子,不料却被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打乱了计划,整个村委会每晚灯火通明录数据,由

7、于事情多人手少,理解了小黄的工作,未婚妻也加入了兴隆的扶贫工作,连着整整一周都在加班,从周一到周六,高强度的工作明显让未婚妻劳心劳力。9月8日,时间已经是周六晚上9点多了,看着眼前成堆未解决的工作,未婚妻显得有些焦虑,一边是还没完成的工作,一边是第二天就要到新单位去报道,黄继靖只能边安抚心急如焚的未婚妻,一边加紧工作,那晚工作结束已经是深夜了,黄继靖急匆匆地带着未婚妻赶回下关,第二天一早,他又赶回村里接着工作。015年8月初,绛县交通运输局党委选派我担任横水镇加堡村第一书记。经过几个月走访干部和群众,我初步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概况:全村一个居民组,104户、406口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8户、1

8、58人,土地1400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200亩,只有一口人蓄吃水井,全村的主要经济依托是小麦、玉米和部分瓜果蔬菜。一年到头,人们的经济收入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多次召开干部会议,并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终于找出了困扰经济发展的根本症结所在一个是水,一个是路。A修路我和支村两委干部研究决定,先修路,路通百通。我先后多次回到局里汇报情况,打报告争取项目。在时任局长荆晨波的大力支持下,批复了水泥300余吨,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村里的破烂路面、边沟和护坡的修补,初步实现了路通。我先后组织横北、加堡、西仇3个村主干到修路工地现场实地查看,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又把三村各揣小算盘的私心杂念撮合到一股道上,大

9、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程进展又快又顺利。西仇加堡横北一线贯通,路段全长5.6公里,路面宽4米,厚度16厘米,但仍没有解决群众对路窄、沟险、会车难路段拓宽的强烈诉求:一面临10多米高的土崖,一面是几米深的沟洼地,总长560米,需动用机械200个台班,运输车辆500台次,挖掘夯实土方沟通协调,项目外占地、毁青补偿、机械施工等10万元费用,由加堡、西仇、横北三个村分担,这是个创举。局长荆晨波现场办公,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特许该路段路面拓宽到5米,这一前无先例的浩瀚工程仅用了45天就完全竣工,工程质量达到干群、施工方和领导三满意。路修好了,我们村“两委”一班人,又把申请到的移民办项目资金20

10、余万元,对村内循环主街道进行了硬化;申请农业开发项目,扩修机耕路4200米;随后又争取了“一事一议”工程项目资金16万元,建筑了文化娱乐中心和文化广场。从此,支村两委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的人群日渐增多。B打井、吃水20*年6月,老天又来了“卡脖子”干旱,眼瞅着大片面积玉米干枯。我连夜起草了新打深井的申请,在县宾馆开会间隙,找到了包点领导薛玉马县长。他接过我手里的打井申请,连看几遍后予以批示,按照工程预算报批,完善相关程序。这一次,我们争取到了扶贫资金35万元,新打406米深井一眼,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吃水及农田有效灌溉难题,为群众增收夯实了基础。水网老化也是加堡人的一块心病。因

11、为吃水问题,邻里间、干群间常常闹意见。20*年4月10日,加堡村饮水管网改造工程正式立项批复。6月4日,工程顺利开工。历时38天的7月12日,村里饮水管网改造及路面修复工作全部完工。据统计,该工程涉及全村81户,安装水表坑15个,安装主管道1200米,进户管道5000米,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题。C帮扶为了帮助贫困家庭走出困境,我们免费为贫困户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给贫困户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贫困户加怀俭儿媳患癌病故,争取大病救助保险7489.97元;贫困户田兰英儿子患肝癌病故,家中债台高筑,本人患病,工作队跑前忙后,为她申请民政临时救助2000元,解决了20*年部分医疗报销费用,办理了慢性病她精心制作了“心系百姓、扶贫助困”的锦旗送到了工作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