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59050695 上传时间:2021-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难题(含解析)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备战高考化学培优易错 难题 ( 含解析 ) 之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附答案一、铝及其化合物1 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注: NaCl 熔点为 801; AlCl3 在 181升华)(1)工业上电解法获得金属铝的过程中,须在氧化铝中加入_,其目的是 _。( 2)精炼前,需清除坩埚内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新的杂质,铝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将 Cl2 连续通入粗铝熔体中,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成分有_;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

2、的物质有_。(4)在用废碱液处理A 时,写出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5)镀铝电解池中,以钢材镀件和铝为电极,熔融盐做电解液。则金属铝为_极。电镀选择在170下进行的原因是_。采用的加热方式最好是_。(填字母选项)A 水浴b 油浴c 直接强热快速升温至170(6)钢材表面镀铝之后,能有效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_。【答案】冰晶石或 Na3AlF62Al Fe2O3高温降低氧化铝熔融所需的温度2Al2O3 2Fe Cl2、32- ClO- H2+-2HCl 和 AlClNaClCl 2OH=ClOH +OH =H O 阳极,防止氯化铝升华损失b 铝在钢材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保护了内层金属【解析

3、】【分析】(1)根据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入冰晶石;(2)氧化铁和铝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铝和铁;(3)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钠、铝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铝,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以及 NaCl 熔点为 801 ; AlCl3 在 181 升华,在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4)酸性气体能和强碱反应,用烧碱来处理尾气;(5)电镀池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氯化铝在在的最高温度为100 ,油浴的温度大于100,且受热均匀;181 升华;根据水浴(6)根据氧化铝的性质来回答。【详解】(1)氧化铝的熔点高,为降低其熔点,常加入冰晶石;高温(2)氧化铁和

4、铝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铝和铁:2Al Fe2O32Al2 O3 2Fe;(3)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钠、铝和氯气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氯化铝,氢气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化氢,其中氯化钠熔点为801 ,较高,是固态杂质随气泡上浮,气泡的主要成分有 Cl2、 HCl、 AlCl3 ;(4)A 中有氯气以及氯化氢,均能和烧碱反应,用于尾气处理,实质为:Cl2+2OH-=Cl-+ClO-+H2O, H+OH-=H2O;(5)电镀池中镀件金属铝作阳极,金属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氯化铝在在181 升华,所以电镀选择在 170下进行;水浴的最高温度为 100 ,油浴的温度大于100 ,且受热均匀,所以控

5、制温度在170 下进行的方式最好是油浴,故选:b ;(6)铝金属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具有保护作用,致密的氧化膜能隔绝钢材与空气中的O2、 CO2 和 H2O 等接触,使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不能发生。2 为了降低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 25 Al、 4 Fe 及少量 Au、 Pt 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1)第 步 Cu 与混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得到滤渣1 的主要成分为_。( 2)第 步中加入 H2O2 的作用是 _,使用 H2O2 的优点是 _;调溶液 pH 的目的是 _。( 3)简述第 步由滤液 2

6、 得到 CuSO45H2O 的方法是 _。( 4)由滤渣 2 制取 Al2(SO4 )318H2O ,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上述三种方案中,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方案更合理。(5)用滴定法测定CuSO含量。取 a g 试样配成 100 mL 溶液,每次取 20.00 mL,消45H2O除干扰离子后,用-1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 bc mol LEDTA( H2Y2+22+mL。滴定反应如下: Cu + H2Y CuY + 2H。写出计算 CuSO4 5H2 O 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_ 。【答案】 Cu + 4H+ 2NO3-=Cu2+ 2NO2 +

7、 2H2O 或 3Cu + 8H+ 2 NO3-=3Cu2+ 2NO + 4H2OAu、 Pt将 Fe2+氧化为 Fe3+不引入杂质,对环境无污染使 Fe3+、 Al3+沉淀除去加热滤液 2,经过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制得硫酸铜晶体甲所得产品中含有较多Fe2 (SO4)3 杂质 乙cb 10 32505 100%a【解析】【分析】【详解】(1) Cu 与混酸反应的实质是与H+、 NO3-反应,随反应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 + 4H+ 2NO3-=Cu2+ 2NO2 + 2H2O, 3Cu + 8H+ 2 NO3-=3Cu2+ 2NO + 4H2O,Au、 Pt 不与混

8、酸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Au、Pt;(2)加过氧化氢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方便除去;而且加入过氧化氢不会引入新的杂质且无污染;调节溶液的pH 目的是使Fe3+、 Al3+沉淀除去;( 3)由滤液 2 得到 CuSO45H2O 的方法是把滤液蒸发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得硫酸铜晶体;(4)甲方案不可行,因为滤渣2 的主要成分是Fe(OH) 3、 Al( OH) 3 沉淀,加入硫酸沉淀全部溶解使制得的产品中含有较多Fe2(SO4)3 杂质;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分析,乙方案更合理,不仅能除去硫酸铁,同时增加了硫酸铝的量,原子利用率较高;( 5)由滴定反应方程式得 100mL 溶液中 n

9、(Cu2+) =b10-3 a 5mol,所以 CuSO45H2O 质量-3分数 = b10 a 5 250/a 。100%3 现有金属单质A、 B、 C 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 E、F、G、 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 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丙 _ 。(2)写出黄绿色气体乙的一种用途_,反应过程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AlHCl杀菌消毒、强氧化剂、漂白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 +O2+2H2O=4

10、Fe(OH)3 2Al+2OH- +2H2O=2AlO2-+3H2【解析】【分析】金属 A 颜色反应为黄色证明A 为金属 Na, Na 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 D 为 NaOH;金属 B 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说明 B 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 Cl2,气体甲是 H2,H2 和 Cl2 反应生成丙为 HCl, HCl 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 为盐酸溶液,盐酸与金属C 反应产生F 溶液是金属氯化物,该氯化物与Cl2 还可以反应产生 G,G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 H 为 Fe(OH)3,则 G 为 FeCl3,推断物质 F 为 FeCl2;判断 C 为 Fe,以此解答该题。

11、【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 是 Na, B 是 Al, C 为 Fe,气体甲是 H2 ,气体乙是 Cl2 ,气体丙是 HCl;D 是 NaOH, E 是盐酸, F 是 FeCl2, G 是 FeCl3, H 是 Fe(OH)3。(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B 是 Al,丙是 HCl;(2)黄绿色气体乙是Cl ,该物质可以与水反应产生HCl 和 HClO,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作2氧化剂,氧化一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也用于杀菌消毒或用于物质的漂白;(3)FeCl2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FeCl2+2NaOH=Fe(OH)2 +2NaCl, Fe(OH)2 具有还原性,容易被溶解在溶液中

12、的氧气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 +2H2O=4Fe(OH)3,固体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因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222Al+2OH-(4)反应是 Al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产生 NaAlO和 H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2AlO2-+3H2。【点睛】本题是无机物推断,物质的颜色及转化关系中特殊反应是物质推断的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4 有 A、 B、 C、D、 E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 B、C、 D 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 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 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 mol E 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2;E 的阳离子与A 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