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公开课教学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897045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花荡公开课教学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芦花荡公开课教学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芦花荡公开课教学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芦花荡公开课教学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芦花荡公开课教学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花荡公开课教学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题:芦花荡二、时间:2006 年 12 月 4 日三、执行人: 四、教学目标: 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学习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3、体验孙犁小说的风格。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就在刚刚过去的 20 世纪,全世界发生的大小战争不下 400 次。战争,使得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流落他乡(2)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看待战争的呢?(指名说,学生评价)(3)那么,同学们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战争的小说和影

2、视剧,下面请大家说一说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炮火连天;马革裹尸;血肉横飞)(4)同学们说得既多又好, “血肉横飞” “刀光剑影”充满血腥味的战争场面描写的确让人惊心动魄,煞是过瘾。今天我们要学的孙犁的芦花荡 (板书)也是描写抗战最艰苦阶段白洋淀人民的战斗生活的。2整体感知。(1)大家听过课文了,小说中有没有“血肉横飞” “刀光剑影 ”的战争场面?(没有)那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

3、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3.第一教学板块:走进芦花荡(1)问:在这篇小说中,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芦花荡、老头子、大菱二菱)首先,让我们走进芦花荡师:能不能谈你的印象?(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芦花荡;那是一片月明风清的芦花荡;那是一片静谧安宁的芦花荡;那是一片斗志昂扬的芦花荡) (2)师: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找一找,划一划,文中有哪些描写芦花荡景色的句子。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

4、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师:这段文字,传达给你什么信息?(芦花荡的夜色是非常优美,非常安宁的)师:能不能想象一下这种情境? (晶莹的星星倒映在明澈的淀水里,微风吹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多么美的夜色啊,可是,敌人却侵占了我们的家园,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 )师:理解得很到位。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为什么说“狠狠的”?2(这里是孙犁在他的小说荷花淀中的一段描写,我想,与这一句所传达的语言信息是一样的。)她们奔着那不

5、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我想,芦苇和荷花是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意志和斗争的力量的象征吧。) 师:是啊,就在芦苇荡、荷花淀里,孙犁看到了一处无形的力量,他说“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师:你觉得应当用怎样的语调来读这一句?(很美好的语调。 )师:很轻快,很潇洒。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颇有些苏东坡的意味了。同学们再看

6、一看,课文中还有没有描写水淀月色的佳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师:同学们以前学过课文,还有没有写水乡月色的句子。(社戏中描写江南水乡夜景的句子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映入平羌江水流。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师:你觉得这句描写有什么作用呢?生:因为,天气热,鬼子才水,为下文老头子引诱鬼子上钩作了铺塾。生: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荷花下面歇凉去

7、了。师:水淀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影?生:因为敌人严密的封锁。生: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的浮动。师: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生:清澈见底。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生:我认为这句是写出了胜利的喜悦之情。师:让我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再一次感受芦花荡那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诗般境界。在抗战中,有一段令人发指,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南京大屠杀,日本侵略者杀害了我们三十几万同胞)在这里,老师要问:抗日战争是如此残酷,为什么要把如此残酷的战争置于这种如诗如画的环境中来描写呢?生:可能是白洋淀的战争没有那么残酷吧?生:可能跟作者的生活经

8、历有关吧?他没有经过残烈的战斗。生:我想,可能作者不愿写这样令人悲痛的故事,而是写一些鼓舞人们的斗志的作品。师:我想,这跟作者的人生态度和文化哲学是分不开的。 “人生在世,有幸福,有欢乐,也有孤独,有彷徨,有无奈,但人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欢乐与痛苦?”是一味的宣泄,还是含蓄的倾吐?是悲愤的控诉,还是从容的讲叙?是沉溺于旧时的伤痛,还是乐观的面对新生?我想,孙犁,选择的是后者。老师希望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在今后的日子里,也应当用这种“笑谈从容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中的“风雨变幻” 。4.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1、读完课文,文中的老头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他是一个抗日英难。你认为作者是3如

9、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呢?生:我认为主要是通过他与小姑娘的人物对话来刻画的。师:小说共四千余字,我统计了一下,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是人物的对话描写,很显然这篇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主要手法是生:人物的对话描写。 (师板书学习重点)孙犁的菏花淀汲取了传统经典小说的精华,把对话写得简洁朴素,读后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窥见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和大家一起来赏析这部小说高超精妙的人物对话艺术。5.第二教学板块:分角色朗读,品味人物对话。(1)师: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

10、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她挂花了!” (声音小,延长惊慌,害怕)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她挂了花!” (与前面的“她挂花了!”读来又何不同?着急,还有一点恼怒,突出重音,声音稍大)“谁?”“谁?” (很平和的说;不耐烦的说;很吃惊的说; )举例:(1)你真讨厌小学生甲对小学生乙如是说恋爱中的女孩对男孩如是说(2)这小家伙就知道淘气一位老师对小孩子的家长说爷爷摸着孙子的头对别人说教师:通过比较可得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一语言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思。(应当读出“很吃惊,很意外,不相信,有如晴天霹雳”的意味。 “谁挂了花”平淡多了。 “

11、大道低回,大味必淡。 ”孙犁的文化哲学)(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3)、指名分角色朗读,学生评议。6.第三教学板块:通览全篇,感知人物形象。在同学绘声绘色的朗读之后,大家又对文章语言进行了细细的品味。相信小说的人物已经在大家的脑海中跳跃,请大家谈一谈,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填空:本文人物: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可爱的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鬼子兵(可用一个词来形容,从课文中寻找支撑观点的语言信息) 。1、一个矍铄干炼的老头子: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点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

12、是在白洋淀上。2、一个智勇双全的老头子(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3、一个过于自信自尊的老头子;(“过于”你是怎么理解的?此处可组织一次辩论)甲方观点: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如: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藐视敌人的气概上)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十个人流血!当二菱对不想信时,他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本事。愿意看,明天4

13、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痛打鬼子兵,找回了自尊,始终是非常自信的。乙方观点:“过于”是过头的意思,大女孩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三个“不怕” 。 (过于自信)“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在老头子护送的过程中,他连续说了哪三句类似的话?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不怕,洗一洗吧,多麽俊的一个孩子呀!”“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提问:这三个“不怕”的意思是否一样?第一

14、个“不怕”的意思是“可以”的意思,后面两个是“不要害怕”的意思。提问:三个“不怕”各应用怎样的语气读?前一个应该带着喜爱的语气,后两个“不怕”应该带着镇定、自信、乐观的语气。4、一个老当益壮的老头子: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讲应该是养老的年龄,可他却能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5、一个具有爱国热情的老头子:为什么能够“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为什么能够“出生入死”的来往于敌人的封锁线上?生:为了保卫自己的亲人,保卫自己的家乡。 师:一九三六年到一九三七年,孙犁曾在白洋淀附近,教了一年小学。使得他有机会熟悉这一带的风土和人民的劳动、生活。他曾在关于荷花淀的写作一文中这样写道:农民抗日,完全出于自愿。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他曾经深情的追忆那段时光:他说“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孙犁(高潮语)7.文章主题九、拓展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