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浙美版)(新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58928143 上传时间:2021-01-04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3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浙美版)(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浙美版)(新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浙美版)(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浙美版)(新修订)(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浙美版) 小学美术第十一册全部教学教案 一、总体思路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 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 近学生,学已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五年级小学生身心特 点的教学内容。全册共有16 课,分为6 个隐性单元,时代 新貌、校园生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创造天地、艺术瑰 宝六个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 述、综合探索4 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 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 中。 二、教学目标 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 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

2、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才,通过看 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设计和装饰,体验设 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 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 作、表演和展示。 三、教学方法 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应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优秀美术作品的 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苗子一定是在让其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 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

3、系的。 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 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 合性强的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 接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 成部分,对于人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作用。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次课改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 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学 习方式中,培养学生凭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与活动,去与他 人互动,达到自身进一不发展的目的。 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泛

4、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四、全册的单元及内容总体安排: 单元课序课题学习领域美术人文内课时数 时代新貌 1 美丽的家乡造型表现构图练习热爱家乡2 街市新貌关注设计关注生活关注设计关注生活2 校园生活 3 首日封设计 . 应用板报设计情绪体验1 难忘的一件事造型. 表现 2 人与社会 5 木版年画造型表现民间绘画传统实践1 有趣的脸谱设计应用传统艺术设计能力2 电话亭 设计 . 应用生活设施爱护环境2 路灯设计 人与自然 适合纹样设计. 应用多种形式造型体验爱自然爱动 物 2 0 泼墨画造型表现3 1 指墨画 创造天地 光与影造型表现光影原理造型能力2 3 正负图形设计 . 应用图形设计创新思维2

5、圆筒造型造型 . 表现造型能力立体构成1 彩点拼图造型表现造型能力色彩构成2 艺术瑰宝16 外国传世名作欣赏评述传世名作热爱传 统 1 浙美版第 11 册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以强烈的视觉形式来展示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作品,使 学生获得一种视觉上的体验,并初步直观地了解中国漆器的 艺术风格特征。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 从小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是本套教材的特色栏目之一。 当你打开每册教科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幅我国传 统艺术的精华之作。这个栏目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经 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艺术日益受到现代

6、社会生活 方式,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艺术, 如何从小培养学生热爱本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是新 世纪赋予每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涉及相当广泛,就美术 领域而言,有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艺术等 等。本栏目撷取传统艺术中的精品,同时符合学生不同年龄 阶段欣赏特点,使学生首先对这些优秀的作品留下深刻的视 觉印象,并能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的种类以及特征。在教 材编写中,选用图片的原则是在兼顾内容的前提下,强调作 品的视觉冲击力,把美术是视觉艺术的这一重要特征强化出 来。 在内容安排上,本栏目小学阶段以我国工艺美术作品为 主,中学阶段

7、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小学阶段选取的作 品有民间玩具、剪纸、泥塑、青铜动物雕塑、皮影、陶瓷等。 本册选取了中国古代的漆器,有战国的虎座立凤、彩漆豆, 西汉的彩绘云龙纹漆案与杯盘,明朝的黑漆描金云龙纹药 柜。这些漆器不仅灿烂夺目,构思奇巧,而且彩绘与雕刻结 合得很协调,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漆器工艺的精湛技艺。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 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漆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从文献记载和现存实物两方面来 看,战国的漆器工艺已经十分成熟,至汉代则达到了高峰。 汉代以后,漆器工艺持续不断地发展,有许多新的创造,如 唐代的螺钿镶嵌,宋、元的雕漆,

8、明、清的描金漆器和脱胎 漆器等。 书中的虎座立凤漆器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件作品 通高 103 厘米,集“壮、美、奇于一身”。其中凤鸟是楚文 化鼎盛时期的象征,凤、虎、鹿角的超现实组合赋予了作品 神秘的象征含义。这说明了我国的漆器工艺在XX 多年前就 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三、教学建议 本栏目的内容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可适当进 行引导和启发,也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来活跃课堂气氛,激 发学生评述的欲望。学生学习本页内容可以在课堂上,也可 在课后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新书下发的时机,提出诸如: 这些是什么器物,你喜欢或不喜欢等问题。也可以提出学生 课后可以探究的问题,如:中国古代漆器的发展

9、史是怎样 的?各个时期的工艺特点是什么?建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并写出研究报告。 课美丽的家乡 一、教学目标 赏析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景画作品,了解简单的构图知 识。 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 法,完成一幅描绘家乡的作品。 培养观察生活的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编写思路。 人们以为最美的风景只在远方。远方固然有迷人的景 色,但在我们的身边美景也无处不在。无论是繁华的新街, 还是广阔的农田;无论是鸟语花香的新小区,还是宁静古朴 的水乡老街美有千万种模样。 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景、风情,初 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同时学会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创

10、作描绘家乡风景的作品。教学时应寓景于情,从而培养学生 观察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本课的内容编排是从欣赏入手,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风景 有不同的美感。由此学习风景画构图基础知识以及一般的表 现方法,并通过造型实践提高学生表现风景的能力。 本课未具体规定必须的表现形式和技法,由学生自主选 择,从而达到降低技能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重点、难点。 重点 : 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初步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 巧。 难点 : 灵活运用构图技巧和表现手法,描绘家乡的风景。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家乡富有特色的风景图片资料或美术作品。 各种风格的风景画图片作品、及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11、 感受风景中的艺术美。 提问:你认为最美的风景在哪里? 让学生讲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风景。 教师演示:展示各地风光图片资料,运用比较法引导学 生感受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特色。 欣赏描绘风景的绘画作品。 提问:风景画和风景照片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风景画作品。从这些风景画作品 的形式、艺术风格等方面展开欣赏与讨论。 教师重点讲解雨、干草车等三幅作品。引导学 生观察“画家用不同手法表达对雨景独特的审美感受”,并 让学生探究“表现手法与意境表达”之间的关系。 小结:看似平凡的风景,在艺术家的眼里会有不平凡的 美,这取决于一个人对于美的感受能力。 分析风景画的艺术特点。 提问:你知道怎样

12、才能画好风景画吗? 师生互动:赏析作品,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给人不同的 感受。 教师举例分析:油画具有写实效果较强和色彩丰富的 特点,适合表现色调优美、色彩丰富、 写实的风景画, 如干 草车、村口;水彩画具有色调明快、善用肌理效果 的特点,适合表现色彩及写实或有特殊效果的风景画,如 都 市情怀 ;版画具有线条块面明确,色彩较为单纯的特点, 适合表现明暗对比强烈,造型以线条块面为主,色彩关系较 简单的风景画,如山城印象、西递村系列之十一。 表达自己家乡的美。 提问: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风景?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风景图片和美术作品, 并谈谈自己对家乡景色的感受。小结:我们的家乡杭州,是

13、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美丽城市。 继续分组讨论:何种构图形式和表现手法适合表现自己 家乡的风景特点。 小结: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我们需要拥有善于发现美 的眼睛和感受美的心灵。在我们最熟悉的家乡就有最美的风 景。揭示课题:美丽的家乡。 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绘画工具。 下节课就让我们来画画我们美丽的家乡! 提问:你准备表现怎样的风景?选用怎样的材料和工 具? 小结:同学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表现能力,选 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和材料工具。课后画好草图,下节课 完成创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适合自己的材料和工具, 自己喜爱的家乡风景图片资 料。 范画作品、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技法介绍。 提问:怎样才

14、能有效地使用你们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了解学生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 师生互动,了解水彩、水粉、素描铅笔、油画棒等常用 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表现效果。 教师现场演示一些特殊技法,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创 作思路。 教师演示作画步骤。 提问:怎样开始你的风景画创作呢? 教师展示自己的范画和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直观教学 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景。 根据表现内容确定构图形式。 确定画面的主次关系。选择最感兴趣的风景作为画面的 中心。 开始表现。 学生创作。 根据教科书中的学习建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修改上一 节课的草图,开始进行创作。教师巡回并作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与评价。 第二课街市新貌

15、 一、教学目标 调查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并感知环境设计与生 活的关系。 学会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 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 通过综合探索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 的积极情感。 二、教材分析 编写思路。 中国城乡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速度,已经渐渐接近 国际步伐。我们能从街道两旁的店面变化深切地感受到发展 的速度。比如,街边普通小商铺的每个设计细节,都体现着 个性化经营的理念。本课教学,旨在通过调查家乡特色街的 文化艺术成果,让学生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同时, 通过美术设计与制作实践,训练学生平面与立体的美术表现 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家乡

16、的积极情感。 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如:道路边上的电话亭、 花坛、绿化植被、雕塑作品等公共设施,意在引导学生对生 活中熟悉的景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环境设计怎样体 现特色?又如:具有特色的店面图片,意在提示学生,店面 设计、招牌设计应考虑到商店的经营内容和所处的环境特 点。 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时间建议安排2 课时。课时,学生 独立完成平面设计;第二课时,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 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 模型,并添加绿化植被、电话亭、行道树、公共汽车站等道 路设施,使作品丰富完整。 重点、难点。 重点: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制作 “特 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 难点: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时 课前准备 彩色瓦楞纸、彩色卡纸、双面泡沫胶、彩色水彩笔、剪 刀、胶水等。 纸雕范作、常用的手工工具和材料、教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欣赏感受。 走入特色街。 提问:这条街有什么特色最吸引你? 新旧街道的对比。 提问:比一比,今昔的河坊街有什么变化? 小结: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