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58879116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备战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电能的综合备战高考模拟和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一、化学能与电能1 为探究 Ag+与 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 AgCl:1 5 10- 424: 0 796 ggAg SO(1)甲同学的实验如下:序号操作现象将 2 mL 1 mol/ L AgNO3 溶液加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入到 1 mL 1 mol / L FeSO4 溶液中实验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红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Ag 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 。 甲同学得出Ag+ 氧化了 Fe2+的依据是 _。(2)乙同学为探究Ag+和 Fe2+反

2、应的程度,进行实验。a按右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4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 SO )回到零点逆向偏移。 a 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_。 b 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 _极(填“正”或“负”)。 由实验得出 Ag+ 和 Fe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操作现象将2mL 2molL Fe NO3)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实验/(银镜消失中实验将 2mL1 mol/ L

3、 Fe2( SO4) 3 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实验将 2mL 2mol/ L FeCl3 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实验 _ (填“能”或“不能”)证明Fe3+氧化了 Ag,理由是_ 。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与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_。【答案】 Ag2SO4有黑色固体( Ag )生成,加入KSCN 溶液后变红Fe2+ e- Fe3+负2+ Ag+3+ Ag 不能因为 Fe( NO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 也可能氧化 AgFeFe3) 3NO3溶液中存在平衡:+AgCl 比 Ag2SO4-Fe3 AgFe2 Ag ,且溶解度更小, Cl 比 SO42 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

4、,所以实验比实验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或促使平衡正向移动,银镜溶解)。【解析】【分析】【详解】( 1)将 2mL 1mol / L AgNO3 溶液加入到 1mL 1mol/ L FeSO4 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会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银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会氧化Fe2+为 Fe3+,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上述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为硫酸银,它的化学式是 Ag2SO4,故答案为 Ag2SO4;甲同学得出 Ag+氧化了 Fe2+的依据是实验现象中,银离子被还原为黑色固体金属单质银,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有铁离子生成,故答案为有

5、黑色固体(Ag)生成,加入KSCN溶液后变红;( 2)实验过程中电压表指针偏移,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依据原电池原理可知银做原电池正极,石墨做原电池负极,负极是甲池溶液中亚铁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离子, a 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 Fe2+- e- =Fe3+;故答案为 Fe2+- e-=Fe3+;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Fe2(SO4) 3 溶液,和乙池组成原电池,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回到零点逆向偏移,依据电子流向可知乙池中银做原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铁离子氧化为银生成亚铁离子;故答案为负;由实验现象得出,Ag+和 Fe2+反应生成铁离子和金属银,反

6、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2 +Ag+Fe3+Ag;故答案为Fe2+Ag+Fe3+Ag;( 3)将 2mL 2mol / L Fe( NO3) 3 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说明银杯氧化,可能是溶液中铁离子的氧化性,也可能是铁离子水解显酸性的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具有了强氧化性,稀硝酸溶解银,所以实验不能证明3+氧化了 Ag,故答案为不Fe能;因为Fe( NO3 3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NO3-也可能氧化 Ag;)将 2mL1mol / L Fe2( SO4) 3 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减少,未消失说明部分溶解,将 2mL 2mol / L FeCl3 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银镜消失

7、,说明银溶解完全,依据上述现象可知,溶液中存在平衡:+-比 SO42-Fe3 +AgFe2 +Ag ,且 AgCl 比 Ag2SO4 溶解度更小, Cl更有利于降低Ag+浓度,所以实验比实验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故答案为溶液中存在+Fe2+-更有利于降低+平衡: Fe3 +Ag+Ag ,且AgCl 比 Ag2SO4 溶解度更小, Cl 比 SO42Ag浓度,所以实验比实验正向进行的程度更大。2 钨是我国丰产元素,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用于拉制灯泡的灯丝,有 “光明使者 ”的美誉。钨在自然界主要以钨 (+6 价 ) 酸盐的形式存在。有开采价值的钨矿石是白钨矿和黑钨矿。白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钨酸钙( C

8、aWO4);黑钨矿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化学式常写成 (FeWO4 和 MnWO 4 ),钨酸( H2 WO4)酸性很弱,难溶于水。已知: CaWO 4 与碳酸钠共热发生复分解反应。 钨在高温下可与焦炭(C)反应生成硬质合金碳化钨(WC)。( 1) 74W 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 _周期。( 2)写出黑钨矿中 FeWO4 与氢氧化钠,空气熔融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白钨矿粉与碳酸钠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氢气或铝还原WO3 冶炼 W。理论上,等物质的量的CO、H2、 Al 作还原剂,可得到W 的质量之比为 _。用焦炭也能还原WO3 ,但用氢气更具有优点,其理由是_

9、 。( 4)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 (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下图为不同温度下 Ca(OH)2、 CaWO4 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 T1 时sp42。将钨酸钠溶液加入石灰乳得到大量钨酸钙,发生反应的离K (CaWO )_(mol/L)子方程式为 _ , T2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5)工业上,可用电解法从碳化钨废料中回收钨。碳化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盐酸为电解质溶液,阳极析出滤渣D 并放出 CO2 。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_ 。【答案】六4 FeWO422 3242+8NaOH+O2Fe O +4Na WO +4H OCaWO +Na COCaCO+N

10、a WO42 2 3焦炭为固体,得到的金属钨会混有固体杂42332质,并且用焦炭还可能产生CO 等有污染的尾气-42-2-1 104WO+ Ca(OH) =CaWO + 2OH3-+1 10 mol/L WC 10e +6H2O= H2WO4+CO2+ 10H【解析】 (1)W 为 74 号元素,第五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为56 号,第六周期最后一种元素为84号,因此 74 号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故答案为:六;(2)FeWO4 中的铁为 +2 价,与氢氧化钠在空气熔融时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FeWO4223242+8NaOH+O2Fe O +4Na WO+4H O;白钨

11、矿粉与碳酸钠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aWO4 +Na2CO3CaCO3+Na2WO4,故答案为: 4FeWO +8NaOH+O2Fe O +4Na WO +4H O; CaWO +Na COCaCO+Na WO ;4223242423324(3)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氢气或铝还原WO3 冶炼 W。理论上, 1mol 的 CO、 H2、 Al 作还原剂时,转移的电子分别为2mol , 2mol, 3mol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到W 的质量之比为 2 2 3。用焦炭也能还原WO3,但用氢气更具有优点,因为焦炭为固体,得到的金属钨会混有固体杂质,并且用焦炭还可能产生CO 等有污染的尾气,故答案为: 22 3;焦炭为固体,得到的金属钨会混有固体杂质,并且用焦炭还可能产生CO等有污染的尾气;2+2-5-5-10,将钨酸钠溶液加入(4) 根据图像, T1 时 KSP(CaWO4)=c(Ca )?c(WO4)=1 10 1 10=1 10石灰乳,发生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钨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钨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