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887001 上传时间:2017-11-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教材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1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1. 明朝(1368-1644)概况: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都城:应天(南京)永乐盛世:朱棣(明成祖)都城:京师(北京)明初的统治:政治:废除丞相、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强化皇权经济: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1627 年;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结果:1644 年,李自成(闯王)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起义成功的原因: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2. 清朝(1616-1636-1912

2、):5.1.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 明清典型民族政策:明:防御政策(增修长城) ;清:怀柔政策(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喇嘛庙、册封达赖、班禅等) ;2. 明至清前期,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措施:明清 清:清明清 明:清: 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奠定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郑成功 KO 荷兰殖民者戚继光,俞大猷平定倭寇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意义: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巩固东南海防)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康熙抗击沙俄修长城目的:防范蒙古骑兵南下作用:保护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出现长期和平交往局面。平定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意义:加强新疆与中央联系,巩固边防)意义:统一

3、天山以北地区册封达赖、班禅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东北改土归流意义:加强中央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联系西北北西南 东南后金(女真)17 世纪初努尔哈赤清(满洲)1636皇太极1644(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初弊政 康雍乾盛世新教材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25.1.3 农耕文明的繁盛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的进步,如“多熟制”种植制度,农业 的形成,大量新品种的培育等引进、推广大量新品种(如甘薯、玉米) ;明至清前期,我国 工具、技术、产品质量、行业种类、规模、产量超过前代,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手工业 棉纺织业(松江) 、制瓷业(景德镇)特别发达;(了解即可)民间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明朝

4、中后期,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 商帮形成(徽商、晋商)海外贸易活跃(表现:商品大量出口;白银大量流入)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5.2.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文字狱 八股取士(科举制在明清时期的新变化)目的: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巩固统治;影响:制造严重恐怖气氛,知识分子人人自危,思想领域呈现万马齐喑的现象,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命题范围:“四书” 、 “五经” ;文体:八股文;特点:规定命题,指定观点,不准发挥;影响: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成为皇帝的重视奴仆。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大背景(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思潮 世俗文化表

5、现:要求个性解放要求平等和民主批判皇权注:带有早期启蒙性质补充背景:明清之际统治阶级的极端腐败表现:挑战“以农为本” 、 “重农抑商”的观念拜金主义,追求奢侈描绘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观赏戏曲(京剧、昆曲)成为主要娱乐形式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水浒传 ,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 ,明朝中期,一部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 ,清朝,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5.2.2 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1. 晚明科技发展的原因: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的发展;2. 表现:作者 书籍+类别 评价李时珍 本草纲目 (药物)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6、;李时珍创立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徐光启 农政全书 (农学) 农业百科全书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新教材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3宋应星 天工开物 (工艺:生产技术) “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地理) 最早揭示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3. 科技特点: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4. 整体表现: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第三课 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5.3.1 皇权膨胀明清时期,皇权高度膨胀,帝王与大臣之间完全是主奴、主仆关系:1. 明朝:2. 清朝:设立军机处(设

7、立前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时间 特点 影响雍正年间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跪着记录,然后传达下去执行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3、皇权高度膨胀带来的消极后果:造成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 阻碍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5.3.2 近代前夜的危机正当欧洲主要国家实现资产阶级革命并进行工业革命之际,清朝统治者仍推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由此发生逆转:基本国情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重点)原因工商也不能生产粮食,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工商业发展容易滋生奢华之风,败坏社会风气; 原因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稳定

8、繁荣;清统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认为无需同外国通商买卖;防范“外夷”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重要措施影响 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积极: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危机 人多地少;政治腐败;各类起义皇帝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废丞相,创内阁制度(前身:殿阁大学士)废行省,设“三司”“廷杖”制度中央地方知识分子群臣人民群臣新教材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4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探究项目 乾隆盛世 西方国家(英国)史实: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史实: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结论:专制 结

9、论:民主史实: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史实:工业革命席卷西方经济结论:经济发展缓慢 结论:经济迅速发展史实:主要使用的是冷兵器(如刀、矛等) 史实:使用热兵器(火炮、步枪等)军事 结论:落后 结论:先进史实:明清科学技术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特别是入清以后,在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的影响下,差距已经越来越大。思想文化结论:闭塞落后 结论:开放先进第六单元 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1.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黄金和白银,希望到东方“寻金” ;意大利人、阿拉伯人操纵东西方贸易,奥斯曼帝国阻断传统道路;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加商业资本,扩大对外

10、市场;(根本原因)2. 新航路开辟的航线:代表国家 方向 航线 航海家 时间 航线A 迪亚士 1487-1488 西欧好望角(非洲)葡萄牙 东方C 达伽马 1497-1498 西欧好望角印度B 哥伦布 1492 西欧美洲西班牙 西方D 麦哲伦 1519-1522 环球航行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积极: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加强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全球范围内物种的交流;消极: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亚洲和非洲进行殖民扩张,犯下滔天罪行;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6.2.1 “人的发现” (14-16 世纪:文艺复兴)背景:商品经济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天主

11、教会;文艺复兴 时间:14-16 世纪;(古希腊、 开始国家:意大利; 罗马文化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的再生) 代表人物: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性质:思想解放运动;意义:推动文学艺术的繁荣,使人们的思想从中世纪的蒙昧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成就:代表人物 地位 代表作但丁(意) 先驱;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 神曲ABCD新教材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5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意) 艺术巨匠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意) 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和诗人 大卫 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莎士比亚(英) 戏剧家、诗人 喜剧威尼斯商人 仲夏夜之梦悲剧哈姆雷特 奥赛罗6.2.2

12、科学革命(16-17 世纪)代表人物成就 意义哥白尼 提出“日心说”否定教会权威,改变人们对自然、自身的看法,鼓励人们去探索自然,开启科学观念的变革,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发现月球表面有山谷、金星围绕太阳运行等被人们认为“发现新宇宙”牛顿 提出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发展推向新高峰意义:诞生近代科学,科学受到推崇,科学知识得到普及。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迎来了技术发明的高潮。6.2.3 启蒙运动(17-18 世纪)背景:科学发展深化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促进对社会的思考;时间:17-18 世纪;中心:法国;启蒙运动 核心思想:理性主义;性质:思想解放运动;意

13、义:撼动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为即将到来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思想和舆论的基础。思想家 主要观点伏尔泰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宣扬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倡导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卢梭 提出“人民主权”思想;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6.3.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 背景(详见 P44)2.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3. 流程::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受议会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革命爆发1640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

14、国1649 资产阶级革命初步胜利克伦威尔“光荣革命”1688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君主立宪制1689 制度确立新教材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66.3.2 美国的诞生(美国独立战争)1. 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 流程:3.1787 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制国家。4. 意义:战争使美国赢得独立。通过 1787 年联邦宪法,美国确立了共和体制。自由、平等、共和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6.3.3.1 法国大革命1. 背景(详见 P49)2.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3. 流程:4. 意义:结束法国封建

15、专制统治,沉重打击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充分显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和政体最终确立;6.3.1.2 拿破仑帝国补充: 英、美、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重要文献 权利法案 人权宣言 独立宣言重要人物 克伦威尔 罗伯斯比尔 华盛顿政体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不同 历史意义 揭开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结束法国封建专制统治,沉重打击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充分显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共和政体确立;使美国赢得独立相 革命原因 资本主义发展受阻,资产阶级为掌握政权,发展资本主义而发动革命波士顿倾茶事件1773 导火索来克星顿的枪声1

16、775 爆发独立宣言发表1776.7.4 美国诞生萨拉托加大捷1777 转折点约克镇击溃英军主力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781 军事胜利 1783 独立战争胜利制定1787 年宪法1787 费城制宪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筹款1789 导火索攻克巴士底狱1789.7.14 革命爆发法国国庆日第一阶段成果颁布人权宣言 ,实行君主立宪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第二阶段成果1792大革命达到顶峰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3 第三阶段罗伯斯比尔发动政变1799 1804夺权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称帝对外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战败下台1814新教材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7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