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158710088 上传时间:2021-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2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榆中四中 高建慧一、课时安排说明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的第二节。本节内容共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近似数和精确数;第二课时,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等相关知识。二、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上学期已经学习过生活中的数据中的一百万有多大,认识了较大的数据,并学会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据,本学期又学习了认识百万分之一以及负指数的相关知识,而在上一节课又学习了近似数以及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的方法。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对生活中的较小数据以及

2、近似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并且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教学任务分析在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近似数;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取近似数;结合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认识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照要求取近似数,并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中所采用的问题情境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与数据有关的素材,使他们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

3、念,并能熟练运用。2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如何确定一个数据的有效数字。四、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回顾复习、学习新知、例题讲解、课堂练习、拓展提高、知识小结、布置作业。第一个环节:回顾复习活动内容:1.阅读报道 中国是世界面积第3大国;中国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中国共划分34个省级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人口约12.9533亿,占世界人口的21.2%;共有56个民族

4、,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万人。2.回答问题你能找出这篇报道中的精确数据和近似数据吗?3.知识回顾1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明确近似数产生的原因。2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并能进行合理比较。活动目的:改变原有的直接复习知识模式,通过阅读一篇报道,找出其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达到复习上一节内容的目的。其一可以改变枯燥的概念复习,使复习环节变得更加有趣;其二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此报道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我们的祖国。 活动注意事项:(1)复习过程中虽然不直接的对概念进行复习,但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仍应对上节所学概念加以巩固(2)复习一方面是对上节课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应为新课的

5、学习和探究作和铺垫和作准备工作。第二个环节:学习新知活动内容:学习新概念(1)精确度: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s). 活动目的:通过学习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两个新的概念,为下面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工作。活动注意事项:(1)对于精确度概念的理解,要做到把精确度和四舍五入法有机的统一。让学生明确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2)对于有效数字的理解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从那个数字起,到那个数字

6、止;(3)这两个概念是这节课的基础和关键,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才能更好的去解决实际问题。第三个环节:例题讲解活动内容:例3 按要求取右图中(见教科书)溶液体积的近似数,并指出每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四舍五入到1毫升; (2)四舍五入到10毫升解:(1)四舍五入到1毫升,就得到近似数17毫升,这个数有两个有效数字,分别是1,7;(2)四舍五入到10毫升,就得到近似数20毫升,这个数有一个有效数字,是2.例4 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 295 330 000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精确到百万

7、位;(2)精确到千万位;(3)精确到亿位;(4)精确到十亿位。活动目的:通过对例3的学习让学生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例4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活动注意事项:(1)在例3的学习中,第二个问题得到近似数20毫升,部分学生会误认为有效数字的个数是两个,这时,教师一定要对该知识分析透彻,从定义的角度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的判断有效数字。(2)例4中对于较大数据,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例如:例4中,若不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据,则(2)和(3)的结果均可表示为1 300 000 000,除非用文字加以注释,否则难以区分,因

8、此,教师最好要求学生对于某些数据要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活动内容: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03精确到百分位,有一个有效数字 B. 1423精确到个位,有四个有效数字C. 87.4精确到十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D. 5.67010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2下列各近似数精确到万位的是( )A.35000 B.4亿5千万 C.3.5104 D.410430.03296精确到万分位是 ,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4近似数0.8050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是 。5近似数4.8105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是 。6近似数5.31万精确到 位,有 个有效数字,是

9、。 7一箱雪梨的质量为20.95,按下面的要求分别取值:(1)精确到10是 ,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2)精确到1是 ,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3)精确到0.1是 ,有 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活动目的: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落实学生对精确度和有效数字这两个知识点的应用。 活动注意事项:(1)前六个练习题是没有实际背景的基础练习,要求学生应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第七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间的互相转化。(2)例如近似数4.8105精确到哪一位的这类判断精确度的题目要强调先还原数据,再判断精确到哪一位。 第五个环节:拓展提高活动内容: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可以粗略

10、的看成是一个长方体,撒哈拉沙漠的长度大约是5 149 900m,沙漠的深度大约是3.66m。已知撒哈拉沙漠中沙的体积约为3 345km3。(1)将沙漠的沙子的体积表示成立方米,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2)撒哈拉沙漠的宽度是多少?(保留三个有效数字)(3)如果一粒沙子体积大约是0.0368mm3,那么,撒哈拉沙漠中有多少粒沙子?(保留三个有效数字)解:(1)3345km3=3345109m3=3.345103109m33.31012m3活动目的: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掌握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要通过数据的计算,再按要求取近似数据。活动注意事项:(1)要

11、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数据计算必须在单位统一的情况下才能进行;(2)计算过程提倡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运算;(3)对于能力达不到的学生在这一环节不做过高要求。 第六个环节:知识小结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1.掌握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2.会按照要求利用科学记数法取近似数。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畅谈个人的学习感受。活动目的:一方面通过小结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一个概括和升华,对学生易错的知识加以强调和补充;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活动注意事项:在总结中要发

12、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仔细聆听,对于学生的错误和漏洞要及时作出纠正和补充。第七个环节:布置作业活动内容:教材习题3.3 知识技能 1,2活动目的:落实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活动注意事项:学生应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五、教学设计反思1要全方位的选取教学素材教学中可以选择反映现实社会和科学技术中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多渠道的提供有意义的问题,既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寻找素材,也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2要把“学以致用”的意识深入人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注意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问题,而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 3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多接触新事物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多去接触新鲜事物,不要墨守陈规,抱住旧观点不放。我们教师也应该多接触新事物,多学习、多思考,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做一名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