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586537 上传时间:2017-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验点滴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课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晃我已执教41 年, 从事语文教学15 年, 从事地理教学26 年。41 年的教学历程我深深体会到: 无论那一个学科,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 使师生间交流合作达到最佳状态, 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过去我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使用新课程后, 实践证明, 创设情境教学作用尤为突出。一.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能降低教学难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课程的特点是强调学生“学” 的活动, 强调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因此, 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学生的积极性是受一系列的因

2、素制约的。教学内容的难易、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教师课堂教学的技巧、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精神状态等都有着不同的影响。课堂上教师如能综合处理各种因素, 努力创设引发学生注意, 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愉快的学习情境, 定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中学生正处于表象思维和形象思维阶段, 处于比较浅显和感性的状态, 同时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将一些事物的特征及规律, 用真实、生动、形象的情境描述或表达出来,用贴近生活以及生产实际的案例, 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降低知识的难度, 也能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学生心理压力。我讲“大气运动”时, 先指出“大气永远从高 压流向低 压” 这一规

3、律, 然后 举“海陆风”、 “山谷风” 为例, 还让学生自己举例。经过认真思考, 学生能举出“城区与郊区的热力环流”, 这样 学生很快掌握知 识, 化难为易, 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中如能紧扣教学内容, 随机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见闻、 诗歌等, 那怕寥寥数语, 就可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我讲“洋流”一节时, 学生对“ 密度流 ”难理解, 我便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小故事, 英国和德国、意大利打潜艇战, 英国重兵把守直布罗陀海峡, 要把德军困死在地中海, 没想到德军利用密度流的特点, 把潜艇沉于海底, 利用洋流的流向, 神不知鬼不觉从直布罗陀海峡海底溜走了。这一故事, 学生很感兴

4、趣, 也易于记忆。同样, 当我讲“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时, 我引用两句 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接着学生也举出: “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师生互动、创设良好的 课堂教学情境, 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1 . 创设问题情境古人云: “学起于思 , 思起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抓住时机, 引疑导学, 能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当我讲“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时, 我提示学生, 影响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有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山体的高度、山体的

5、坡向。然后我请学生分析: “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垂直带谱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台湾山脉有世界天然植物园之称 ? ”问题的提出, 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我给学生解释“世界天然植物园 ”的含义就是自然带谱齐全, 植物种类繁多。就这样学生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探究, 很快得出正确答案。不过, 问题的设置一定要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想象, 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所以我特别注意创设条理清晰、合乎逻辑、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 努力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引发学生由浅入深, 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 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 以达到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

6、力。2 . 创设实践情境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 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有助于学生综合认识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 发展他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讲“地球上的大气”一章 时, 向学生提出 : “为什么白天多云, 气温不会太高, 夜间多云, 气温不会太低? ”“为什么阴天和黎明前天空仍是明亮的? ”这些问题学生有亲身感受, 容易结合生活实践回答。经过他们认真看书探究, 很快找出答案。一个学生还站起来说: “冬天, 农民在田头放一堆火, 原来就是应用大气保温的原理。”这就是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带来的效果。3 . 创设激励情境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说过, “教育的奥

7、秘不在传授, 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要给 学生一个精神依托, 要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有目的地给予激励、鼓舞, 使他们产生内驱力。几十年来, 我养成一个习惯, 不管是对尖子生还是对后进生, 我经常给他们投以信赖的目光, 经常运用激励的语言。我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创造各种表扬的情境。我重视期待效应, 在提问学生时,只要有一丝闪光点, 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表扬甚至奖励。对其不足之处, 也诚恳地指出, 绝不讽刺打击, 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调动了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让他们感受到“我行”、 “努力就行” 、“我愿意尝试” 这一向上的激动。这样学生不仅感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尊重,感

8、到师生之间的平等、真诚, 而且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和目标的认同, 愿意主动接受知识。4 . 创设探究情境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与能动性的有效保证。解答问题, 可能仅是教学或实验的技能问题, 而提出新问题, 提出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老问题, 则需要创造性的想象。我平时在教学中, 喜欢鼓励学生勤思善问, 要求学生记住“学而不思 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古训,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意识决定行为, 问题意识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有了问题意识, 学生才能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情境的创设方法很多, 作为教师应因“材” 施“教”, 因“ 时” 施“法”, 将教材的知识性、思维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增强学生探究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为参与教学活动树立“心理优势”, 教师也 应不断学 习, 不断探究, 改变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