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20****03 文档编号:158477223 上传时间:2021-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XX-XX学年度下学期半期5校联考历史试题命题人:樊锦审题人:张孝和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2.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

2、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4.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5.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

3、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6.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7.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

4、映了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8.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0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

5、是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1.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2大清律例规定:“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一规定可以印证当时A对行政人员有严格的人身控制B政府着力规范官吏正当行使权力c以严刑酷

6、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D官营成为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3.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由此获得发展c、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D、明成祖延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早可能出现在A汉代成都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明代苏州地区D清代的洛阳地区5.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

7、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6.下表(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873年893年903年910年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286.6万元2842.3万元8949.6万元23195.7万元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约2.6%5.6%26.8%39.1%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B中

8、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多重压制c中国已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7.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A洋务企业B民族资本企业c外国资本企业D官僚资本企业8.下图中一位中国人划着写有“中华货”“中国出品”“中国自造土产”的小船,在“泊来货”的汪洋大海上前行。该图A揭露了列强武装侵华的恶劣行径B表明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c说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巨大障碍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19.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

9、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20.“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21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

10、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22.右侧的新闻出自哪一时期A“大跃进”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23.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4.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11、B浦东开发与开放之时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25.“如今的计委大院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计委大院的落寞,是由于A中苏关系恶化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c中美关系正常化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二、材料解析题26古往今来,社会经济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并由此引发相应调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

12、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材料二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谙熟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

13、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材料三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据万历十五年编写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材料四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宋代出现了哪些近代经济因素?(4分)(3)阅读材料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