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843691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霍学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框架与哲学思考(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互联网金融不是在现代金融体系之外的一个异生物或类生物,而是现代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在金融上所表现出的新特征、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和新实现形式。互联网时代,金融=制度+技术+ 信息。分析、认识和运用好互联网金融,必须从哲学思考、系统思维、前瞻思路来认识互联网这一当代最伟大的发明对金融业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为什么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 时代决定命运。我们个人所处的时代将决定我们个人的命运。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回溯人类发展的历程,就必须对人类的未来有深刻的洞察力与想象力。当一个新时代到来时,与这个新时代相一致的思想在一些有洞见的思想家那里其实已经产生。有三个作者也许具备这样的深刻而富有前

2、瞻性的思想:一是凯文?凯利的失控 、 新经济新规则 ,二是雷?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 ,三是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 。 凯文 ?凯利是著名的硅谷思想家, 失控是1994 年出版的名著,当年的很多预言和想象到现在成为现实,书中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小到一个蜂群、一组计算机代码、一个封闭试验基地,大到人类进化、人工智能、网络经济,等等。凯文?凯利非常喜欢研究生物进化理论和生物技术,试图用这些生物的思想去分析未来的网络经济、物联网、人工进化等问题,这种系统地、动态地、辨证地、多维地分析范式让我们受益良多。 失控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极简的事物,聚合到一定数量,其行为协同达到一定程序,将“涌现”出前所未

3、有的新特征,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形成一个超越原有结构体系的新结构体系。一条鱼在深海中毫无影响,一群鱼可以表现出相同的特征,当一个巨型鱼群在深海中按着某一个有形无形的规则和方向游动时,就会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壮观场景,产生巨大的能量。 相比之下, 新经济新规则则是专注研究当前互联网时代新经济所展现的 12 个新特征、新规则和新的商业运行规律,这些规则对互联网金融依然适用,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雷 ?库兹韦尔的奇点临近是预测人工智能未来的权威书籍,书中描述的技术变革和未来场景非常震撼人心。书中从技术演变的规律,提出了技术演进的指数增长规律,而且指数增长的技术创新速度也以指数形式增长,从而形成技术创

4、新过程中的新范式。 杰里米?里夫金的零边际成本社会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一个社会的经济范式取决于其三个要素:通信媒介、能源、运输机制,三个要素互动并形成一个整体。通信有助于管理经济活动,能源提供传输动力,物流运输实现经济活动的价值链,这三个系统共同构成了经济运行的技术平台。电报、煤炭、蒸汽机和火车造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电话、电力和石油、内燃机和飞机造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分布式、可再生、低成本的通信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物流和运输互联网和物联网,造就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他还指出,“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担任领头羊,而中国则将目光投身了第三次工业革

5、命,成为最早打造物联网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协同共享机制的超级大国。 ”他还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互联网的分布式技术所导致的协同共享机制,并由此造就了一个“零边际成本社会” 。 这些伟大思想家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麦肯锡发布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提高生产率的下一个新领域预示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泛信息化社会在加速到来;2011 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工业 4.0”概念,2012 年美国的通用电气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人工机器和物联网、计算机等技术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技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突破;在不同产业,互联网经济正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塑。 互联网金

6、融就是伴随这些新经济、新技术快速发展起来。供给创造需求,技术改变一切。数据成为资产、行业垂直整合、平台泛金融化成为商业发展主流趋势,行业产业链条加深加长,促使商业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塑造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基因已经融入到社会运行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之中。回顾金融创新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历史变革都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此当金融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也必将发生新的变革。 预见未来,最不能缺乏的是想象力。我们需要跳出当前的思维定势,跳出当前各种纷争的局限性,站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去眺望未来。新经济新规则曾提到一种观点,成功的企业难以逾越是因为其有“组合技能” ,而其他企业只是学到其

7、中一两项技能是难以超越的。然而同时,组合技能也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创新的障碍。这时生态系统中就会有边缘突破即边缘创新,他们阻力最小、形式最新、最适合环境,从边缘地带开始生存发展,不断改变和颠覆中心地带,最终成为新的中心。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最先缘起于第三方支付,就是在填补中国支付服务不到位中慢慢发展壮大的。后来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支付逐渐渗透到银行的核心业务领域,互联网基金销售侵蚀银行的中间业务,P2P、网络小贷开始做贷款类的资产端业务,网络银行也在筹划当中,传统金融的中心地位正在被这些细微的创新所包围。虽然银行也在变革,但是其具备的组合技能会阻碍其根本的变革创新,毕竟推倒重来、自我革命是

8、非常艰难的事情。中国互联网金融就是边缘创新的典型,在未来必将发展壮大,成为新的金融发展核心,这是金融发展的历史趋势。 这是我们从技术哲学角度,对互联网金融在当代发展做的一个思考。分析、认识和运用好互联网金融,必须以哲学思考、系统思维、前瞻思路来认识互联网这一当代最伟大的发明,对金融业所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金融” ,也不是复杂到与传统金融没有关联,更不是在现代金融体系之外的一个异生物或类生物。互联网金融是现代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在金融上所表现出的新特征、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和新实现形式。 金融的最基本功能是存、贷、汇,即货币资金的聚集功

9、能、运用功能、支付功能。随着现代金融的发展,三个功能中的聚集功能、运用功能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演化出了不同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承担并实现其功能,只有支付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并制约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实现、深化、创新。无支付不金融。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和社会活动,很多都需要完成交易,促成交易完成的最后一公里是支付。虽然传统金融组织、市场、产品创新都在不断发展,但是支付组织、支付工具、支付形式和支付功能的实现,与互联网时代的支付需求拉开了巨大的差距,从而促成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阿里巴巴微博 电子商务和支付宝 微博的发展历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淘宝在完成交易过程中,亟需支付的促成,而

10、当时传统金融机构的朝九晚五的大支付体系,满足不了阿里巴巴的小额、分散、即时的国际贸易、国内贸易的支付需求。正是有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创设和全力支撑,才有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壮大。互联网支付工具成就了电子商务,同时,电子商务也成就了互联网支付工具。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造了互联网金融的底层技术基础。 互联网时代,金融 =制度+技术+信息。制度决定谁能够做金融,包括金融业务活动的法律、规则和范式,是金融功能的基础。技术提供金融功能实现的基础设施,技术变迁驱动着金融创新和功能结构。信息是金融业务活动和处理的核心。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下,金融的内涵、外延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拓

11、展和提升。现代金融的范畴已经大大突破了传统金融所能覆盖的范围和实现的功能。随着金融需求的不断创新,需要更快捷、方便、高效的金融功能实现形式来满足不断拓展的金融需求。 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笔者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方法,即互联网金融的七个公式: 一、金融底层物质技术结构:金融=制度+ 技术+信息。制度+技术+信息,构成了金融业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这一结构的改变,将带来整个金融业的深刻变化。制度决定谁能做金融,技术驱动金融,信息则是金融业务处理的核心内容。ICT 技术是推动金融创新的核心技术、技术平台和技术支撑。金融业的发展历来都是与信息技术的创新齐头并进并深受影响。在传统金融业不断互联网化过程中,金融

12、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并没有把信息技术的巨大潜能充分发掘出来。同时,巨大的普惠金融需求,在远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为 IT 企业跨界金融业,从事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垂直搜索、互联网金融门户等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笔者的底层物质技术结构理论,与里夫金的技术驱动经济范式创新的理论是内在一致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融资的边际成本不断降低,虽然到不了零边际成本,但是,低利率时代必将到来。 二、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四个假说:供给创造需求,形式决定内容,受众决定未来,技术改变一切。供给创造需求。技术创新推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和生态创新。不怕有缺陷,就怕不更新。市场需求是产品供给创造出来的,这

13、其中速度第一。 形式决定内容。技术表达形式、技术实现形式、技术送达形式决定市场可接受程度,没有良好形式承载的内容难被接受,这其中感受第一。 受众决定未来。规模第一、客户数量第一,赢家通吃,没有客户就没有生存根基,这其中流量第一。 技术改变一切。没有不跨界的技术,只有不跨界的思维。制度的巨大差异,在技术上只是小小的参数变异,技术跨跃制度,这其中创新第一。 三、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大数据金融+云端金融。移动金融= 无线接入+ 智能终端+App内容运营,移动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移动端的运营上一定要注意 App 的用户基数。 大数据金融=数据积累技术+数据处理方法+信用评估应用,大数据风控是互联网金融核

14、心技术。没有大数据风控的互联网金融=失控的高速车=风险源。 云端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高级形态下的云存储技术+云风控平台+云指挥系统,互联网金融的终极形态是云金融。云金融下,金融=技术。金融活动将在云端开展。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资产交易所。 四、互联网金融状态空间=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生态圈+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是老三论与新三论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与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构成了自我循环的开放的状态空间,这是互相竞争、融合发展的必须。一个=死亡,集体=共赢。 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创新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实现相同功能的多个商业模式构成生态

15、圈。实现共同目标的多个生态圈构成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生态之道是共同构造利益共同体的生态系统。 商业模式+生态圈+生态系统将构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状态空间。一旦形成状态空间,将使互联网金融摆脱共同面临的生死困境。 五、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产品登记+信息披露+ 资金托管。在互联网时代,不怕有风险,就怕找不到风险源。大数据风控就是针对风险的独特设计。没有风险的互联网金融=自我死亡。 产品登记=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风险识别+金融风险处置,信息披露= 诚信经营+ 好人举手+鼓励创新,资金托管=构筑底限+ 强化外控+ 纳入监管。 六、关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复杂问题简

16、单化+简单问题标准化+标准问题极致化。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则=问题导向+解决需求+ 服务民众。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复杂问题简单化。要想把问题简单化,就得标准化,才能流程化,可计量。要想把标准化达到良好体验,就得极致化。极致化体验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检验标准。 七、关于互联网金融本质:互联网金融本质=为人民服务。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互联网金融正因为为人民大众服务,才获得了力量源泉,政府支持和民众拥护。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进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 普惠金融时代,需要互联网金融来满足小额、分散、大量的客户支付、理财和投融资需求。尤其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迫切需要创新驱动。传统金融的制度约束和行为规范难以满足创新驱动对股权资本、债务资本、产品匹配、征信体系、快捷支付、投资理财等巨额金融需求,这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也因此,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