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二12月考文科综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5839827 上传时间:2017-11-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二12月考文科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届高二12月考文科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届高二12月考文科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二12月考文科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二12月考文科综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 12 月考试题政治试题24.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 ”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文化是人类社实践的产物 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 B C D25.与往年相比,2011 年票房过亿的国产贺岁影片明显增加, 大笑江湖 、 赵氏孤儿等均宣布过亿,其中, 让子

2、弹飞更是单日票房突破 6000 万,打破了 2010 年 1 月 9 日阿凡达创下的5760 万元单日票房纪录。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 抵御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A B C D26在第 34 届世界遗产大上,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河南省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之后的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确定,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前进C文化对经济的发

3、展具有重要影响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相互影响27.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 60 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拾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进行图书漂流。图书漂流活动A.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B.超越时空对文化传播的局限C.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促进了文化传播与交流28.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己所欲,尽施于人ABCD29.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社火之中的欢歌劲

4、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 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是人类社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们社实践的产物 文化创新推动社实践的发展A B C D30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得就越快越广,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 )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 传媒应承担社责任,防止消息扩散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 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谣言止于公开A B C

5、D31近 100 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影响了整个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带来了 20 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这表明A文化创新促进社实践发展和民族文化繁荣 B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变革,推动社发展C社制度的变革能够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社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32.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多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发展方向 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

6、过程的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A B C D33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获 2012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谈到建筑文化时,吴老强调,“并不是说不能借鉴西方,我也不是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学生,也经常出国和国外的建筑师接触。这其中当然得学习国外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这段话告诉我们,文化发展应当(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因循守旧 继承传统,古为今用,反对民族虚无批判借鉴,洋为中用,反对全盘西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文化复古A B C D34.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

7、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选择有个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A. B. C. D. 35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欲先齐家者必先修己身,欲先修身者必先正其心。”这表明A. 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 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C. 只有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才有所成就D. 只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能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8、第卷 非选择题36. 材料一 2011 年 3 月,全国“”传出消息,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支出为 374.43 亿元,同比增长 18.5%,逐步解决文化事业费支出比重过低的问题,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这些财政支出将优先用于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保障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大国家重点文物和文化遗址保护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论述财政支持上述文化建设项目的意义。(12 分)材料二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指出,要增加文化消费总量,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提供个性化、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引导文化企业兴建更多

9、适合群众需要的文化消费场所,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2)有人认为,我们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允许各种思想文化并行流传。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该观点予以评析。(12 分)37.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几十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全社形成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某校学雷锋志愿者小组就新时期如何学习雷锋进行讨论。同学乙说:从上世纪6 O年代到现在,雷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在哪都能找到雷锋的痕迹,雷锋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影响巨大。不管学习雷锋的载体与形式如何变化,雷锋精神始终是影响中国最重要的精神坐标。半个世纪以来,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几代

10、中国人奋发图强,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焕发出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把公民道德建设不断引向深入。(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16 分)(2)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文明”为主题向社发出倡议。(12 分)12 月考高二文科政治参考答案24-25: BA 26-30: CDBDB 31-35: CCBBC 36. 【答案 】(1)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文化影响人来自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有利于用优秀的文化塑造人,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促进人的全面

11、发展,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重点文物和大遗址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见证,保护国家重点文物和大遗址可以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利于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夯实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大众传媒是现代社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我们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加强新闻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答案】(2)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但是认为要允许各种思想文化并行流传是错误的,因为文化有先进和腐朽、

12、落后之分,先进文化对社起促进作用;腐朽落后文化对社起阻碍作用。我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先进文化,支持发展多样化的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所以,该观点是不科学的。37. 【答案】(1)精神力量:雷锋精神始终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雷锋精神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主流价值:传承雷锋精神,奏响主旋律,有利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道德典范:充分发挥雷锋作为道德典范的榜样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社。民族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突出表现之一。传承雷锋精神,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答案】(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