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58364331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4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三第三次月考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语文试卷试卷 时间:时间:150 分钟分钟分值:分值:150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些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史观逐渐被人们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 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方式。全球史观强调的是各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互动与融合, 是文明的互鉴。文明互鉴是认识历史文化的新角度,但文明互鉴本身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 史经验。几乎可以说从文明的原生时代开始,至少在欧亚大陆上,就有了不同民族文化交流 的

2、涓涓细流。比如在殷墟的考古文化中,就发现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痕迹,更不用 说汉唐时代那种文化大交流、大融合了。从这种观点来看,源远流长的对外文化交流,不仅 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创新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也是获得自身的世界性、获 得在世界文明格局中重要地位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对于中华传统文明的认识,除了强调 原生性、独创性之外,还要从世界文化的眼光,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来解读。 中华文明的传播,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大家耳熟能详的“四 大发明” ,其意义已远远超出其自身的技术领域,对文化的传承、人类征服世界能力的提高, 对世界历史的演变,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巨

3、大的影响。对于这种贡献,马克思和恩格斯 都有很高的评价,西方许多思想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比如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就说它们是 改变世界的力量。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并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技术 成果,反映和代表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不仅仅是四大发明,中国的制度文明、艺术形态和学术思想乃至生活方式,都对世界文 明有很大的贡献。在近代的大航海时代以后,欧洲与中国有了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在欧 洲各国出现了两个世纪的“中国热” ,中国风成为流行一时的时尚风潮,涉及艺术、建筑、造 园乃至日常生活领域,中国儒家思想则成为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 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格局的变迁中考察

4、中华文明在其中的地位,可以得知,从世界文明 的初创时期开始,历经时代变迁,直到现代的世界文明体系,在各个历史阶段上,中华文明 始终占有很显著、很突出、很重要的位置,始终是世界文明总体对话中很重要的一极。在全 部世界文明史上,在所有的发展阶段上,中华文明都充当着主要的、不可忽略的和具有重大 影响的文明之源。究其原因,是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先进性。在几千年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 程中,中华民族无论是在器物文化的层面,还是在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面,都取得了令 人叹为观止的巨大成就。中华文化以其历史悠久,更主要的是以其丰富性和博大恢宏,在世 2 界文化史上获得了持久的魅力和风采,直接参与和影响了世界文明的

5、历史进程。 了解历史上中华文明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中的地位和影 响,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为了说“当年老子也阔过” ,更主要的是从这样一种“文明互 鉴”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全面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文明和传统,增加对于文明民族 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节选自文明互鉴的历史样本读文明的力量: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认识中华传统文明,强调它的原生性、独创性固然重要,但文明互鉴的视野更为重要。 B.文明互鉴并非新生事物,在文明的原生时代就已经出现,殷墟的考古文化中有其痕迹。 C.文明互鉴是全球史观

6、的重要内容,是各民族文明之间的交流、碰撞、互动与融合。 D.文明互鉴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以自己的眼光观照他人,取长补短,分享人类文明的优秀 成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由全球史观引入文明互鉴的概念,论述了从文明互鉴的角度来解读中华传统文明 的原因。 B.文章以“四大发明”为例,论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 响。 C.文章指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格局变迁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先 进性。 D.末段运用对比论证,论述了用“文明互鉴”的方法有利于了解中华文明对于世界文明的 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7、项是() (3 分) A.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获取自身的世界性,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B.在欧洲曾出现两个世纪的“中国热”, 中国儒家思想成为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C.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和先进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总体对话中的决定权。 D.正确运用“文明互鉴”的视角审视中华文明,可以帮助中华民族牢固树立文化自信。 (二二)实用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2 分)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7 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6 年全 国快递业务量达 312.8 亿件,共消耗

8、约 32 亿条编织袋、约 68 亿个塑料袋、37 亿个包装箱以 及 3.3 亿卷胶带。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的瓦楞纸箱原纸就多达 4600 万吨,相当于 消耗了 7200 万棵树。 据了解,目前中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的实际回收率不到 10%,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 20%,以聚乙烯、聚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塑料和胶带等最难降解,这些包装材料在自然界中, 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降解。大部分的快递纸箱在经过一次使用后被丢弃,能够回 收再利用的并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包装的分类处理意识不足,加大了回收的难度。为了保证 货物能够完好无损地被送到消费者手中,多数商家选择用塑料胶带对包装进行加固。 缠

9、上塑料胶带的纸板箱被送到造纸厂打纸浆时,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从而造 成机器损坏,所以回收时,缠有过多胶带的纸板箱会被全部丢弃。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 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无法再回收。消费者则表示,在快递站点或社区内, 没有快递包装的回收点,导致快递包装大多进了垃圾箱。 (摘编自快递包装垃圾成灾 , 中国青年报 ) 材料二 为解决快递包装产生的污染,近年来各方都开始积极行动。国家层面, 推进快递业绿色 包装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协同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引导快递 业的绿色发展,规范快递包装的使用。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也积极响应,从推行“无 纸化”

10、电子面单,到推行共享快递盒、可循环快递袋等,都在力争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产生。 但记者在走访北京多家快递站点后发现,大多数商家尚未使用这样的绿色包装。对于全国上 4 千万小电商卖家来说,成本较高是他们不愿使用绿色包装的主要原因。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总工程师曲睿晶指出,包装物材料替代、点对点回收、建立绿色账户 等措施,有利于提高包装物的回收率,但对于电商平台、快递公司及消费者来讲仅仅是开始, 其示范性远远大于实际可操作性,离成为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 1991 年、1997 年先后出 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

11、生利用法 ,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在日本, 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 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 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可谓是一举多得。我 国现有标准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在今年的 全国上,就有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快递包装问题确实到了必须立法予以解 决的时候了”,足见快递绿色包装立法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摘编自推行快递绿色包装刻不容缓 ,河北新闻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12、是() (3 分) A中国快递业中目前普遍存在包装物回收率低下的问题,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 10%。 B 快递业用来包装的塑料和胶带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聚氯乙烯,它们在自然界中极难降解。 C纸盒等可回收的快递包装不能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以免被其他垃圾污染,影响回收。 D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快递业消耗的快递包装盒所需要的瓦楞纸箱 原纸多达 4600 万吨,相当于消耗了 7200 万棵树。浪费极其严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从 2013 年到 2016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急剧增加,由 91.9 亿件增长至 312.8

13、 亿件,但逐年增 长速度持续下降。 B2016 年全国快递业使用了 3.3 亿卷胶带,胶带的黏胶会影响过滤器工作,造成机器损坏。 C菜鸟、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响应国家政策,推行“无纸化”电子面单、共享快递盒、可 循环快递袋等,以减少污染。 D德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而我国现有标准 只是行业规范性标准,缺乏强制性。 6、怎样才能有效减少快递业包装污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 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小题,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书匠杨岳黄书匠杨岳黄 凯歌 张老实给一瓢凉水

14、呛死后,张家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好心人劝她说: “你还年轻,路长 呢,寻思找个人家嫁了吧。 ”又说,崖畔上那个说书艺人叫憨憨儿的就好着呢! 憨憨儿其实并不憨,是多年前从陕北逃难过来的。那年河西大旱,一个说书的老艺人领 着一个孩子来到小山村。刚进村,老艺人的头一歪,就不行了。大伙儿唏嘘着将老人埋在村 西的半峁上。孩子哭天抢地。收拾起老人的一副行头,留在这个临近黄河的小山村。跟了老 艺人的缘故,孩子会说些零散的段子,在这黄土纵横梁峁起伏的小山村,渐渐地成了一个角 儿。 角儿憨憨儿说书真不含糊。 憨憨儿说杨家将,先喊声: “走起”一拨三弦琴,放开喉咙唱: “杨家儿郎今在 此,千军万马杀上前”那个气势

15、,有万夫不当之勇,足将台下众人唬住。 又说岳家将。激越高亢处,起身离座,双目圆睁: “呔,兀术太子你听真,岳家将士数不 清,尔敢扰我边疆欺我民,管叫你有来无回化烟云” 台下一片叫好声。 这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不嫁他,嫁谁? 憨憨儿自从混上个媳妇,精神大振,每天晚上从田里一回来,就在门前摆开了阵势。怀 里抱稳三弦琴、腿肚子上绑好甩板,再在琴头上拴一条一尺长的红绸带,山风一来,呼呼作 响,引得乡亲们这儿圪蹴一片,那儿圪蹴一片,美滋滋的足可以胜过一大碗猪油拌高粱饭。 时间久了,大伙儿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连张家女人也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 憨憨儿说书有点儿不地道。 憨憨儿常常将书中的人物张冠李戴,要么就

16、是朝代混淆,再要么,干脆胡说。 有听过城里梆子戏的,说,憨憨儿你瞎说哩,这段子不是这个样子的 虎目圆睁,憨憨儿一撇手中的三弦说: “不是这个样子,你说是甚样子,你说” 大伙儿不作声了。再说下去,胡侃的书也听不到了。 老人们心里明白:憨憨儿的爹离开的时候,憨憨儿还小,一个十来岁的娃子,能学来而 今这个本事,已经很不错了! 6 地主少爷高茂财来听憨憨儿说书。高茂财进过省城的大学堂,听说还留过东洋。 “走起”憨憨儿一拨三弦琴,亮开嗓门说起了“杨家将” “岳家将” 。 高茂财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品咂起来。 听着听着,高茂财忽然睁开眼睛说: “不对,金国四太子怎么变成了宋朝皇帝的孙子?宋 朝皇帝打仗不行,可是一直给金国人称孙子的! ” 憨憨儿不理不睬,依旧说自己的书。 再听。高茂财忽然破口大骂: “满嘴胡言! ” 话音未落, 那说书的甩板早被憨憨儿捋下, “嗖” 的一声, 愣愣地砸在了高茂财的嘴巴上。 少爷的嘴立刻变成了一根猩红的大肥肠。 再看憨憨儿,横眉竖眼,倒握琴柄,随时准备扑过来。 真是个憨货!少爷疼得眼泪直流,大叫一声,与一群随从作猢狲散。 身后,憨憨儿的声音霸道又硬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