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58364272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修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30分)1如图,甲、乙两船同时从港口O出发,其中甲船沿北偏西30方向航行,乙船沿南偏西70方向航行,已知两船的航行速度相同,如果1小时后甲、乙两船分别到达点A、B处,那么点B位于点A的()A南偏西40B南偏西30C南偏西20D南偏西102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则它的表面展开图可以是()ABCD3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的图形的个数是( )ABCD4平面上有三个点,如果,则( )A点在线段上B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C点在直线外D不能确定5如图,已知AOB=120,COD在AOB内部且COD = 60 ,则AOD

2、与COB一定满足的关系为( )AAOD = COBBAOD + COB = 180CAOD =COBDAOD + COB = 1206如图,工作流程线上A、B、C、D处各有一名工人,且AB=BC=CD=1,现在工作流程线上安放一个工具箱,使4个人到工具箱的距离之和为最短,则工具箱安放的位置( )A线段BC的任意一点处B只能是A或D处C只能是线段BC的中点E处D线段AB或CD内的任意一点处7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OD在直线AB的同侧,AOD40,BOC50,OM,ON分别平分BOC和AOD,则MON的度数为()A135B140C152D458如图,AOB=120,OC是AOB内部任意

3、一条射线,OD,OE分别是AOC,BOC的角平分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OD+BOE=60BAOD=EOCCBOE=2CODDDOE的度数不能确定9下列说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不同方式摆放,则图中与相等的是( )ABCD二、填空题(15分)11已知线段AB16 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10 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的长为_ cm.12如下图,在已知角内画射线,画1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

4、角;画2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画3条射线,图中共有 个角;求画n条射线所得的角的个数 .13已知M、N是线段AB的三等分点,C是BN的中点,CM=6 cm,则AB=_ cm14如图,两个点之间有一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之间有三条线段,用n表示点的个数,用s表示线段的条数,根据下列各图的排列规律,猜一猜s与n之间的关系是_.15钟表在整点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会出现5种度数相等的情况,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度数_.三、解答题(75分)16如图,以直线 AB 上一点 O 为端点作射线 OC,使BOC=7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O 处(注:DOE=90)(1)如图,若直角三角板 DO

5、E 的一边 OD 放在射线 OB 上,则COE= ;(2)如图,将直角三角板 DOE 绕点 O 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 OC 恰好平分BOE,求COD 的度数;(3)如图,将直角三角板 DOE 绕点 O 转动,如果 OD 始终在BOC 的内部, 试猜想BOD 和CO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7如图,已知,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一个顶点放在点处,现将三角形纸片绕点任意转动,平分斜边与的夹角,平分.(1)将三角形纸片绕点转动(三角形纸片始终保持在的内部),若,则_;(2)将三角形纸片绕点转动(三角形纸片始终保持在的内部),若射线恰好平分,若,求的度数;(3)将三角形纸片绕点从与重

6、合位置逆时针转到与重合的位置,猜想在转动过程中和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8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4,2,3(1)若使C、B两点的距离是A、B两点的距离的2倍,则需将点C向左移动 个单位;(2)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a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点A、B、C表示的数分别是 、 、 (用含a、t的代数式表示);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d1,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d2,当a为何值时,5d13d2的值不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并求此时5d13d2的值19如图,在

7、数轴上点A,点B,点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1)线段AB的长度为 个单位长度,线段AC的长度为 个单位长度(2)点P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8)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P的长为 个单位长度,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 ;(3)点M,点N都是数轴上的动点,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N从点C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设点M,N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x秒点M,N相向运动,当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3个单位长度时,求x的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0如图,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从点P处把

8、绳子剪断,已知AP:BP2:3,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60 cm,求绳子的原长21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的路线以2 cm/s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 cm,设点B的运动时间为t s(0t10)(1)当t2时,求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AB的长(3)在运动过程中,若AB的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2(1)如图所示,已知AOB90,BOC30,OM平分AOC,ON平分BOC,求MON的度数;(2)如果(1)中AOB,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3)如果(1)中BO

9、C(为锐角),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4)从(1)(2)(3)的结果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23如图,若要使得图中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求x+y+z的值.【参考答案】1C 2B 3C 4A 5B 6A 7A 8A 9B 10C113或13123;6;10;.131214s=1530,60,90,120,15016(1)20;(2)20 ;(3)COEBOD=2017(1);(2);(3),证明见解析18(1)1或9(2)4at;2+2t;3+5t;19.19(1)3;8;(2)(3t)或(t3);2+t;(3)x=3;M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020(1)150cm (2)绳子的原长为150cm或100cm21(1)AB4cmCD3cm(2)AB(3)不变,EC5cm22(1)45(2)(3)45(4)MON的大小总等于AOB的一半,与锐角BOC的大小无关23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