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8364227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 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由基因调控的B.细胞衰老的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C.细胞癌变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分子中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D

2、.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3下列关于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流动镶嵌模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脂双层B动物细胞膜中含有胆固醇C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流动镶嵌模型D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细胞膜是暗亮暗三层结构4.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细胞膜外侧糖类分子只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结合B. 在叶绿体内仅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其他的生理过程C. 改变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会影响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 将从活细胞中分离出来的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不久后,线粒体内膜会先于外膜破裂5下列关于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能反应所需要的能

3、量全部来自于放能反应B所有细胞中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糖的氧化CATP的水解总是与放能反应联系在一起D因为ATP所含能量较多,所以能作为细胞中普遍使用的能量载体6.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有些膜蛋白具有识别或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B. 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都能接收信号分子传递的信息C. 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且都需要mRNA的参与D. 有些膜蛋白能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7.冬季很多蔬菜需要在塑料大棚中种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阴雨天,应提高大棚的温度B. 大棚内夜间的温度高,不利于植物有机物积累C. 晴朗的中午,农民将塑料大棚开口,可以提高大棚内CO2的浓度D. 大棚施

4、加农家肥,既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以提高棚内CO2的浓度8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是细胞连续进行分裂的结果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 C衰老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D色素沉积出现“老年斑”是细胞分化的结果9 .森林中,阳光可能会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在地上投下“光斑”,它们随着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下图显示了在“光斑”照耀前后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 CO2和释放O2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光斑”开始表明此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图中的A点两条曲线重合,表明植物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 A至B段表明植物呼吸

5、作用大于光合作用D. 该实验表明,制约氧气释放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10. N脂酰鞘氨醇(Cer)在肿瘤细胞凋亡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它能通过线粒体的调节,促进凋亡酶激活因子的释放,激活细胞内的凋亡酶,从而使肿瘤细胞凋亡,调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的结合具有特异性B. 过程说明线粒体能进行信息交流C. 图示体现凋亡酶激活因子是一种致癌因子D. 图示体现细胞能实现自然更新及对异常细胞的清除11下列有关遗传病及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咨询是优生的措施之一 B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C不能通过基因诊断查出是否患有猫叫综合症D凡是细胞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的都称遗传病

6、12A、B、C分别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已知AA和BB中各有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被荧光探针标记。若植物甲(AABB)与植物乙(AACC)杂交得到F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的基因型是AABC,复制后共含8个基因BF1是四倍体,复制后可形成8条姐妹染色单体C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形成1个四分体DF1在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都可观察到3个荧光点13.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如下图),证实了DNA是以半保留方式复制的。、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培养条件与方法:(1)在含15N的培养基培养若干代,使DNA双链均被15N标记(试管)。(2)转至14

7、N的培养基培养,每3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DNA样本,并离心分层。A 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的结果至少需要90分钟B 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是复制二代的结果C如果14N的培养基中含有少量的15N,则中条带的宽度略微变宽D给试管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所示14.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年他又重申了中心法则的重要性并完善了中心法则(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B. 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 图中过程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D. 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15.2018年

8、3月,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将人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症的模型猪,为治疗人类神经细胞功能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外源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B. 以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全能性C. 可以直接将人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注入猪成纤维细胞中D. 模型猪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研发提供试验材料16格里菲斯在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时只有在小鼠体内才能转化成功,他用灭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物在培养基中体外培养时,总是无法得到转化现象,而艾弗里在培养基中

9、加了一定量的抗R型菌株的抗体就在体外成功重复了转化现象。关于以上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小鼠体内的某种物质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物质是“转化因子” B抗R型菌株的抗体控制着肺炎双球菌荚膜的生成,该抗体是“转化因子” CS型细菌对小鼠免疫力的抵抗力更强,转化生成的S型在与R型的竞争中占优势 D未加抗R抗体的混合物培养基中S型的DNA不会进入R型细菌,无法发生转化1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描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一定贮藏在DNA分子中B.DNA转录时,所有氢键都要断裂C.除了少数RNA病毒,所有RNA分子都来自DNA的转录D.翻译时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多种密码子决定18.核基因

10、CCR5控制的CCR5蛋白质是HIV入侵人体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研究人员对受精卵进行基因编辑,将CCR5基因中的32个碱基去除,使之无法在细胞表面表达正常受体,从而使人类先天免疫艾滋病。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的缺失B.编辑后的基因与原基因互为等位基因C.编辑后的基因中(A+G) / (C+T)不会改变D.基因编辑能改变人类基因库,要严防滥用19、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如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所需的嘧啶数与嘌呤

11、数相等B. 过程中a核糖体结合过的tRNA最多C. 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只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表达D. 终止密码与d核糖体距离最近20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不正确的是A. 假说-演绎法:分离定律发现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B. 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鲁宾卡门探究光合作用过程释放的O2中氧元素的来源C. 模型构建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D. 同位素标记法: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人鼠细胞融合实验21.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某DNA病毒把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基因重组B一对夫妇中只有一方

12、患线粒体肌病(线粒体DNA缺陷导致),子女表现为全部正常或全部患该病C皱粒豌豆的染色体DNA中插入了一段外来的DNA序列,导致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结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D控制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控制多基因遗传病的基因遗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2.在生物体内,控制tRNA合成的基因经过转录生成tRNA前体,tRNA前体经过核糖核酸酶P的剪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tRNA。据此分析,核糖核酸酶PA能够催化tRNA基因的转录 B通过破坏氢键剪切前体RNAC可能存在于细胞核或某些细胞器中 D可对双链DNA分子进行剪切和加工23.下列过程可以“双向”进行的有几项()染色体-染色质的形态转换

13、ATP-ADP的转化遗传信息在DNA-RNA间的传递等位基因间发生的基因突变A.一项B. 二项C. 三项D. 四项24.下列关于“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DNA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质一定不同D、酵母菌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NA25.核糖体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4、 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 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 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 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26.图中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B. 在原核细胞中,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C. 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内D. 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不同于的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27.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如图途径进行

15、增殖。如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分别用32P和35S标记EBV的核酸和蛋白质不能证明谁是遗传物质B. 过程所需的所有成分都由宿主细胞提供C. 过程所需嘌呤数与过程所需嘌呤数相同D. 参与过程的RNA只有2种28.如图为某植物根尖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情况下基因a可以通过基因重组变成AB. 基因c中碱基对若发生改变,生物体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D. I、II也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但不属于基因突变29.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病因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重要的事件。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