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58364215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5.1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可修改随机事件 一、简介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概率正是通过对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为人们更好的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这部分内容能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让学生了解可能性是普遍的,有助于他们理解社会、适应生活。 关键信息: 1、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事件,而概率正是对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描述,它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2、以实际操作和联系生活实际作为培养学生随机观念的主要途径和代表方式。例如:通过摸球、掷硬币等随机游戏加深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理解

2、;使学生积极参与试验,在活动中积极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能从实验数据中获得对概率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判别能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数据的能力,并可以对其行进简单的数据分析,进而寻找出其中的规律。 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还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发展趋势、他们的思维仍属于经验性的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故本节课老师在多个环节尽可能通过学生的身心感受和经验来发展他们的随机观念,极力推行“做中学”,帮助学生由先动手后思考,逐步向先猜测再动手过渡。 2、在学习本课前

3、,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得现象,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别。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等过程。 (2)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重点:了解并能说出哪些事件是不确定事件、确定事件。并渗透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难点:学生对收集的数据学会如何整理,合理利用数据。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现在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结构,选取适当的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

4、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并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创设情景,方法要合理多样,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积极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数学的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活动,能恰当地处理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误;能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控学习进度,妥善分配活动时间。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融

5、洽,人人参与。 2、 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析、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物模型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图形,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自主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 注重了解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观经验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2) 注重评价学生对不确定事件及可能性的理解。 (3) 注意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试验,能否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能否与同伴进行合作,能否从实验数据中获得规律。 (4) 通过作业及时查缺补漏,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5) 师生互

6、动及个人自评相结合:在小组比赛环节设置开放性问题,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全面的发展;在感悟与收获板块,同学回顾本节课所学习到的新知识,再次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加以巩固复习,并给学生一个自我梳理本节课知识板块的契机。 五、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的共同辅助。事物教具是指盒子、红球、白球、硬币等。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上课用的课件;制作上课用的教具:装有十个红球的盒子、装有十个白球的盒子以及装有五个红球五个白球的盒子。 2、学生每人准备一枚一元硬币。 3、课前和学生一起探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现实生活中事情发生的

7、可能性。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是数学活动课,教材“一定能摸到红球吗”共分2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需45分钟来完成。 需要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应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1名组长,1名中心发言官,1名活动记录员。组长负责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中心发言官负责陈述本组观点,活动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成员的观点意见和实验结果。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科学整合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以下九个板块: 第一板块:情景引入 1、将十个红球装入甲盒中,十个白球装入乙盒中,五个红球五个白球装入丙盒中(球

8、除颜色外都相同,同时将放球过程完整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将盒子的背面冲着学生,将盒中的球摇匀,并在每次摸球时都应将球摇匀。 (1) 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一定是红球吗?说说你的想法。 (2) 摸几次试试看,每次都能摸到红球吗? 设计意图:教科书首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为背景,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人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使学生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检验等活动过程,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第二板块:想一想 1、以生活为蓝图,考虑下列事件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 (1) 太阳升

9、起 (2) 玻璃杯从高处落下 (3) 掷硬币国徽面落地 (4) 青岛五月一日下雨 (5) 从分别标有号数1,2,3,4,5,6,7,8,9,10的十张号签中任取一张,得到6号签; (6) 盒子中有十个红球,摸到白球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为蓝图,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同时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交流的方式,去形成新的知识,描述概念 ,自然而然的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等概念。 第三板块:找一找 1、晚上,我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咱班和其他班级进行五人足球赛,结果咱班打败全年级成为冠军,同学们一听,高兴的变成一群小鸟围着球场叽叽喳喳的跳啊飞啊

10、,而且太阳公公也开心的笑弯了腰。通过阅读以上文字,你能从中找出哪些事件是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再次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来了”是必然事件;而“同学们一听,高兴的变成一群小鸟围着球场叽叽喳喳的跳啊飞啊,而且太阳公公也开心的笑弯了腰”是不可能事件;同时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到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咱班和其他班级进行五人足球赛,结果咱班打败全年级成为冠军”是不确定事件。通过这一梦境让学生去领悟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描述性概念。 第四板块:比一比 1、举出生活中的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擂台赛

11、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第五板块:议一议 1、在足球比赛中,裁判通常用掷一枚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那么裁判在掷硬币时要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概率试验时一定要保证随机性。 第六板块:做一做 1、掷硬币游戏: (1)小组之间相互配合:每人抛一枚硬币十次,分别纪录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次数,其中两人应保证抛硬币时从一定高度任意抛出,另两人则保证每次从不同高度抛出硬币。 (2)全班分类统计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次数。 (3)结合统计结果,由小组发

12、言官结合上面的议一议来谈一下,为什么在足球比赛前裁判通常用掷一枚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小组相互协作的能力,使学生亲自动手获得试验数据,分析数据,再次体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第七板块:同步练习 1、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说明理由。 (1)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停止转动后6点朝上; (2)任意选择电视的某一频道,它正在播动画片; (3)广州市每年都会下雨。 2、一个盒子里装有数量相同的红、白两种颜色的球,每个球除了颜色外都相同。摸到红球甲胜,摸到白球乙胜。为了使游戏对甲、乙公平,摸球以前是否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充分巩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试验公平性、随机性等知识,并能通过对以上知识的理解去正确运用。 第八板块:感悟和收获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自主、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多说。 第九板块:布置作业 1、书204页1 2、目标:“一定能摸到红球吗” 第一课时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