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58363597 上传时间:2021-01-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六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 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子代DNA分子C.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场所只有细胞核D. 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答案】A【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复制的条件、特点和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两个子代DNA分子,B错误;C、真核生物D

2、NA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D错误。故选A。2.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A. 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B. 长颈长腿比短颈短腿有较多的生存机会C. 长颈长腿影响了遗传基因D. 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

3、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可能性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详解】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属于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因为长颈长腿比短颈短腿有较多的生存机会,B正确;C、长颈长腿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不会影响遗传基因,C错误;D、基因控制的性状受到了环境的选择,D错误。故选B。3.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A. 胎儿

4、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B. 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C. 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D. 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答案】C【解析】【详解】A、产前诊断只能诊断某种遗传病,A错;B、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不能杜绝,B错;C、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C正确;D、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不能通过遗传咨询确定,D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优生优育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4.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有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体细

5、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及染色体形态种类数依次是( )A. 3、7B. 1、7C. 3、21D. 7、3【答案】A【解析】【分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叫多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或者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叫做单倍体)。【详解】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它的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小麦细胞中共有42条染色体,所以每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数目为7,A正确;B、C、D错误。【点睛】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结构各不相同,但是

6、却控制着该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单倍体中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含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5.科学家以玉米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则F1中出现绿株的根本原因是()A. 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B. 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C. 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片段缺失D. 射线处理导致控制茎颜色的基因发生突变【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纯合绿株与紫株杂交,其中紫株产生的一个配子中的染色体在射线的作用下,含有PL基因的片段发生了缺失,进而影响了后代的表现型。【详解】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PlPl、PLPL,它们都属于纯合

7、子,不存在等位基因,亦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A错误;B、射线处理后,只是使染色体上发生了片段的缺失,而染色体的数目并没有减少,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射线处理导致配子中含有PL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后代中只有一个Pl基因,因此表现绿株,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C。6.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 和放射性同位素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 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 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侵

8、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 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用培养基培养,A错误;B、分别用35S 和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保温培养,但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B错误;C、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并没有进入细菌内,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若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未与细菌分离所致,C正确;D、因为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所以32P 、35S

9、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B.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 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D.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特定核苷酸形成的氢键【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限制酶的有关知识。【详解】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并不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一种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故选B。8.范科尼贫血是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科

10、学家已经找到了与范科尼贫血相关的13个基因,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时就会引发该病。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B.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C. 该遗传病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D. 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该遗传病【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指的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范科尼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与之有关的基因有13种。【详解】A、不同的基因或DNA分子中碱基的种类相同,因此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不能确定变异的类型,A错误;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

11、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且调查的人数要足够的大,B正确;C、范科尼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儿科疾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不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C错误;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结构的改变,但是不会导致该基因的缺失,D错误。故选B。9.人类的生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多胞胎现象,若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多少个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 )A. 4个,1个B. 4个,2个C. 4个,4个D. 1个,4个【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每个卵原细胞分裂最终产生1个卵细胞,每个精原细胞分裂最终产生4个精子;异卵四胞胎

12、由4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异卵四胞胎是由4个卵细胞同时或相继与4个不同的精子结合发育而成的。1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而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要形成异卵四胞胎,在双亲体内至少有4个卵原细胞和1个精原细胞同时参与减数分裂,故选A。10.已知某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2104,该多肽彻底水解所得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又测得控制该多肽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300,那么控制合成该多肽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为( )A. 12 120B. 90 900C. 181 800D. 170 928【答案】D【解析】【分析】脱

13、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假设该多肽链由n个氨基酸组成,已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该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32104,则120n-18(n-1)=1.032104,解得n=101;根据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可知,DNA的脱氧核苷酸数:RNA的核糖核苷酸数:肽链中的氨基酸数=6:3:1,则DNA中的脱氧核苷酸数=1016=606个,又因为脱氧核苷酸

14、的平均分子质量为300,所以控制合成该多肽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至少为300606-18(606-2)=170928,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其中的延伸规律准确答题。11.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A. 全部正常B. 一半正常C. 全部有病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假如该女性血友病患者的基因型为XhXh,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变的只是患者造血干细胞的基因型,没有改变其他细胞的基因型,即她产生的卵细胞都含

15、有Xh,所以其儿子患病几率为10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转基因技术及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卫生防疫站在对某学校学生作健康检查时,随机抽出该校男、女生各100人,测知男性色盲患者9人,女性色盲患者4人,携带者7人,则该学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是( )A. 8%B. 6%C. 12%D. 16%【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意知,男生100人,其中色盲患者是9人,女生100人,女性色盲者4人,携带者7人,由于色盲基因是伴X隐性遗传,Y染色体无对应的等位基因,因此则该学校学生中的色盲基因频率是:(24+7+9)300100%=8%。1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有些生物没有X、Y染色体B. 若X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b,就不会产生XbY的个体C. 伴性遗传都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D. X、Y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涉及性别决定方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